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6届高中生物第一轮复习练习 1.4.1-2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生物膜(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的是

( )

①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②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Na+、K+的吸收 ③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 ④变形虫能伸出伪足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解析】选D。①吞噬细胞吞噬病菌,④变形虫能伸出伪足直接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②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Na+、K+的吸收则要依赖蛋白质的运动,因此也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③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不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知识总结】高中生物中细胞膜流动性的具体表现归纳 (1)植物细胞出现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2)白细胞吞噬病菌。

(3)变形虫捕食和运动时伪足的形成。

(4)草履虫取食过程中食物泡的形成以及废渣的排出。 (5)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的缢裂过程。 (6)细胞杂交时的细胞融合。

(7)红细胞通过狭窄毛细血管时的变形。 (8)精子细胞形成精子的变形。 (9)受精过程。

(10)变形虫的切割实验。

8.(2015·鹤壁模拟)图甲是哺乳动物M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0)之比的变化曲线;图乙是红细胞裂解后正常、外翻性小泡的形成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红细胞细胞内液浓度与90 mmol·L-1NaCl溶液的浓度相当 B.250 mmol·L-1NaCl溶液不影响该细胞代谢 C.细胞裂解及小泡的形成可体现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D.外翻性小泡膜外侧可能不含有信号分子的受体

【解析】选D。从图甲可知,在NaCl溶液浓度为90 mmol〃L-1时红细胞涨破,说明红细胞细胞内液的浓度大于90 mmol〃L-1;NaCl溶液浓度为250 mmol〃L-1时,红细胞处于失水状态,细胞代谢受到影响;细胞裂解及小泡的形成可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外翻性小泡膜外侧相当于红细胞细胞膜的内侧,而信号分子的受体主要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

二、能力培优练(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9.(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将某植物的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

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

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 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 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

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 mol·L-1 【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臵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只有水分交换”。 (2)图示信息:蔗糖溶液浓度不同,浸泡在其中的植物的花冠细条长度不同,是细胞发生渗透作用吸水膨胀或失水皱缩的缘故。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渗透作用以及识图能力、数据分析能力。A项中,a组比值小于b组且都小于1,说明a组细胞吸水比b组多,所以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要小,错误。B项中,f组比值大于1,说明是细胞失水皱缩,b组比值小于1,说明细胞吸

水膨胀,因此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是大于b组的,错误。C项中,水进出细胞的方式属于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错误。D项中,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话,则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1,从图中可以看出,对应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 mol〃L-1,正确。 10.糖脂普遍存在于细胞膜上,不同的细胞中糖脂的种类不同,下图是人红细胞表面的ABO血型糖脂的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糖脂是由糖类和磷脂分子结合而成的

B.红细胞ABO血型的不同在于组成糖脂中的糖的种类和排列顺序 C.糖脂和糖蛋白都具有识别作用 D.糖脂位于细胞膜外表面

【解析】选A。糖脂是由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而成的,不一定是磷脂;由图可知,决定ABO血型的物质为糖脂中的糖的种类和排列顺序;糖脂具有识别作用,应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 三、大题规范练(共3小题,共48分)

11.(18分)(2015·济南模拟)根据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点,分

析下列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1)1895年E.Ov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通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这表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 (2)1925年E.Gorter和F.Grendel用丙酮提取红细胞细胞膜的脂质,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展开时,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由此可以认为细胞膜由 组成。

(3)科学工作者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鼠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将两个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起初,一半膜发绿色荧光,另一半膜发红色荧光。一段时间后,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均匀分布,如下图所示:

①该实验结果说明细胞膜 ,这是因为 。

②若在两个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后,将融合细胞置于0℃条件下保持40 min,则融合细胞仍是一半膜发绿色荧光,另一半膜发红色荧光,这说明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6届高中生物第一轮复习练习 1.4.1-2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生物膜(2)在线全文阅读。

2016届高中生物第一轮复习练习 1.4.1-2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生物膜(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1948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