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复习(填空)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010年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总结(九年级部分)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1.物质的结构

(1)宇宙是由 组成的,物质是由 和 组成的。

(2)物质一般以 的形式存在,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3)原子的中心是 ,原子核由 和 组成, 绕核运动。 (4)量度宇宙的大小通常用 ,量度原子的大小通常用 。 2.质量

(1) 叫做质量,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 ,测量质量通常用 。 3.密度

(1)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密度的公式: ,国际单位是: (3)密度测量的一种间接测量方法: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1.机械运动

我们把 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

(1)定义: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2)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所选择的参照物而言的,即运动和静止是 的。

3.运动的快慢 (1)速度

①速度的物理意义: 。

②速度的公式: ,v表示 ,s表示 ,t表示 。 ③速度的主单位为米/秒(m/s),常用单位为千米/时(km/h),1 m/s= km/h。 ④匀速直线运动: 叫匀速直线运动。它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平均速度

①变速运动: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变速运动。 ②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用平均速度粗略地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的快慢程度.

s③求平均速度或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都可以用速度公式v?进行计算,只要知道公式

t中的两个因素,就能计算出第三个未知量。 4.长度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使用刻度尺前要“三观察”: 、 和 ;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选、放、看、读、记”五点方法:要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的刻度尺;放置刻度尺要沿着被测物体;观察示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

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的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2)更精确的测量工具有 、 等。 (3)长度的单位

①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其他常用单位,比米大的是千米(km),比米小的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②单位换算:1 km= m, 1 m= dm= cm= mm= μm= nm. 5.时间

(1)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其他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 1 h=60 min,1 min=60 s。

(2)测量工具是 。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用 , 和 是古代的计时工具。 6.误差

①定义: 叫误差。

②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与 和 有关。

③减小误差的方法主要有: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同一长度时选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④误差和错误不同。误差不是错误,误差只能减小 ,错误是由予不遵守测量规则引起的,是不应发生的,应当避免。 7.力

(1)力的单位: ,简称 ,符号为 。托起一个鸡蛋的力大约是0.5 N。

(2)力的作用效果:一是 (运动状态包括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二是 。

(3)力的三要素: 、 和 。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示意图:可以形象描述力的三要素。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一般起点在物体上即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代表力的方向,在同一图中,线段越长表示力越大,最后在箭头旁用数字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5)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有力作用的物体可以不相互接触。 8.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 。 (2)解释:“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指当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任何运动)的物体将以力消失时的速度沿力消失时的方向沿直线永远运动下去。

(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 的基础上,经过 得出的。 9.惯性

(1)定义: 。

◆(2)惯性只与物体的 有关,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而与物体运动的 、处于何种 等因素无关。 (3)认识身边的惯性现象,并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现象。 10.二力平衡

(1)二力平衡的概念: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就说这几个力平衡,这时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且合力为零。 ,就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 、 , 并且在 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是: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但“平衡力”的两个力的作用点在 上,而“相互作用力”的两个力分别作用在 上。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

知识梳理:

1.弹力

(1)定义: 叫弹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 。

任何物体受力后都会发生形变,有些物体撤去力时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特性叫 ,这样的形变叫 ;也有一些物体撤去力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特性叫 。

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撤去力后物体也不能恢复原状,如在使用弹簧、橡皮筋等时不能超过它们的 ,否则会损坏它们。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恢复弹性形变的方向 。 2.弹簧测力计

(1)测力计:测量 的仪器叫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有 、 等。 (2)弹簧测力计

①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 ,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两看、一调”,“两看”即使用弹簧测力计是先观察 (测量范围),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最大测量值,否则会损坏弹簧测力计,要观察弹簧测力计的 ,认清每一个小格表示多少牛。“一调”即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指针不在零刻线位置,应该先调节指针归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此外,用弹簧测力计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二是测量时,拉力的方向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三是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指针对磕钧刻度线 。 3.重力

(1)万有引力: ,这就是万有引力。 (2)重力: 。 ①重力的大小也叫 。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它的 成正比,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比值约是 ,用g表示这个比值,用G表示重力(单位为N),m表示质量(单位为kg),则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G=mg。g=9.8 N/kg,表示质量是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在不要求很精确的情况下,取g=10N/kg.

②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 。应用它可以做成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可以检查桌面是否水平。

③重心: 叫物体的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 。质地不均匀或外形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支撑法或

法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找到重心.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不在物体上。 4.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 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 。

(3)种类:摩擦力分为 、 和 。

(4)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和 ,与 、 等因素无关。 (5)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 、用 代替 、使两个相互接触的摩擦面彼此离开。 5.杠杆

(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2)五要素:一点、二力、两力臂.

“一点”即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O”表示。

“二力”即 和 ,它们的作用点都在杠杆上。 是使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F1”表示, 是阻碍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F2”表示。 “两力臂”即 和 , 即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L1”表示, 即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L2”表示。 (3)杠杆平衡条件

当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下就说杠杆平衡。 杠杆的平衡条件: ,表达式是 。或写成 。 (4)三种杠杆及其特点

①省力杠杆:当动力臂>阻力臂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阻力,则此杠杆为省力杠杆。省力杠杆虽然 ,但 。如起子、剪铁皮的剪刀、铡刀等。 ②费力杠杆:当动力臂<阻力臂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阻力,则此杠杆为费力杠杆。费力杠杆虽然 ,但 。如钓鱼竿、理发剪刀、赛艇的桨等。 ③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阻力,则此杠杆为等臂杠杆。等臂杠杆即 也 。如天平。 6.滑轮及滑轮组 滑轮是变形的杠杆。 (1)滑轮的种类及特点

①定滑轮: ,这种滑轮为定滑轮。定滑轮不省力(F=G物),但能 。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 (动力臂和阻力臂都为滑轮的半径)。

②动滑轮: ,这种滑轮为动滑轮。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当不考虑滑轮自重和摩擦等条件且竖直提升时,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F= G物,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滑轮的直径)是阻力臂(滑轮的半径)2倍的杠杆。

③滑轮组: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成为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既可以 又可以 。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取决于接触动滑轮的绳子的段数n,在不考虑滑

1轮摩擦条件下,使用滑轮组的拉力F=(G物+G动滑轮)。

n7.其他简单机械:轮轴和斜面都是省力的简单机械。生活中的轮轴有门把手、方向盘、扳子等。盘山公路属于斜面。

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

知识梳理:

1.压力

(1)定义: 。

(2)方向: 。 (3)压力的作用点在 。

(4)压力有时由重力引起,这时它的大小与重力有关;有时不是由重力引起,它的大小与重力无关。

(5)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 有关,还与 有关。 2.压强

(1)压强的物理意义: 。

(2)定义: .任何物体能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 (3)公式和单位

压强公式为 ,其中F表示 ,单位为 ;S表示 ,单位为 ;p表示 ,单位为 ,牛/平方米有一个专用名称叫 ,简称 ,符号为 。 这个公式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 (4)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 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 压力可以增大压强, 压力可以减小压强。 3.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对容器 和容器 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 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 有关系,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 ,压强越大。 (2)公式和单位

液体压强公式为 ,其中ρ表示 ,单位为 ;g为常数,一般取9.8 N/kg;h表示 ,即自由液面到所求液体压强处的距离,单位为米(m);p表示压强,单位为帕斯卡(Pa).

液体压强只与液体 和 有关,与液体重、容器的横截面积(粗细)等因素无关。 4.连通器

(1)定义: 叫连通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复习(填空)在线全文阅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复习(填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1941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