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条 勘察与设计的质量控制应达到下列要求: 一、勘察资料齐全,数据准确,结论可靠;
二、设计中采用的基本假定和计算模型合理,数值运算正确; 三、图纸和其它设计文件符合有关规定。
第7.0.4条 工程结构材料和制品的质量控制应包括下列内容,并达到相应的要求:
一、初步控制。在试生产阶段,通过试配或试运行,确定合理的原材料组成和工艺参数,为生产控制提供材料、制品和结构性能的统计参数。
二、生产控制。在生产阶段,对原材料组成和工艺过程进行控制,保证材料、制品和结构的质量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稳定性。
三、合格控制。在交付使用前,按规定的质量验收标准进行合格性验收,保证材料、制品和结构的质量符合规定。
第7.0.5条 为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在各工序内应实行质量自检,在各工序间应实行交接质量验收。对工序操作和中间产品的质量,应采用统计方法进行抽查;在结构的关键部位应进行系统检查。
第7.0.6条 在工程结构的使用期间,应保持设计预定的使用条件,定期检查结构状况,并进行必要的维修。当实际使用条件与设计预定的使用条件不同时,应进行专门的验算和采取必要的措施。 附录一 结构可靠指标计算的一次二阶矩法
(一)结构的极限状态方程应采用下列表达式: 式中
(二)结构的可靠指标β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为基本变量,如各种作用、材料性能和几何参数等,假定它们为统计独立。
式中
(·)│
(三)上列公式可综合表达为:
——(·)中的变量在
点赋值。
为验算点,其坐标值为
—基本变量
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
当基本变量
为非正态随机变量时,应转化为当量正态随机变量
,其平均值
和标准差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标准正态概率密度函数。 (·)——标准正态分布函数的反函数;
注:结构的可靠指标也可采用其它方法计算。对于基本变量的变异系数很大、极限状态方程的非线性程度很高等情况,可靠指标宜采用更精确的方法计算。 附录二 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偶然作用举例 (一)永久作用:
1、结构自重; 2、土压力;
3、水位不变的水压力; 4、预应力; 5、地基变形; 6、混凝土收缩; 7、钢材焊接变形;
8、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各种施工因素。 (二)可变作用:
1、使用中的人员、物件等荷载; 2、施工中结构的某些自重; 3、安装荷载; 4、车辆荷载; 5、吊车荷载; 6、风荷载; 7、雪荷载; 8、冰荷载; 9、常遇地震;
10、水位变化的水压力; 11、扬压力; 12、波浪力; 13、温度变化。 (三)偶然作用: 1、撞击;
2、爆炸; 3、罕遇地震; 4、龙卷风; 5、火灾;
6、极严重的侵蚀; 7、罕遇洪水。
附录三 永久作用标准值的确定原则
各种永久作用的标准值,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一)结构自重的标准值,可按设计图纸规定的尺寸和材料平均单位体积或单位面积上所受的重力计算。
对某些结构,可考虑尺寸的变异,采用较大和较小的两个标准值。
(二)非承重结构自重的标准值,可按设计图纸规定的尺寸和材料平均单位体积或单位面积上所受的重力计算。若移去这部分自重使结构处于不利状态,则在计算中应取其值为零。
(三)在大多数情况下,土压力的标准值应取主动土压力的较大值、静止土压力的较大值,或被动土压力的较小值。当土有可能被移去时,应考虑无土压力的特殊情况。 (四)预应力可采用较大和较小两个标准值,且均应考虑时间因素。
(五)施工和材料收缩、膨胀产生的变形的标准值,可采用某个指定值或零值。收缩和膨胀产生的变形宜考虑时间因素。
(六)支座沉陷可采用较大和较小两个标准值。一般情况下可取较小标准值为零。 附录四 可变作用标准值的确定原则
(一)可变作用最大(小)值的概率分布
根据可变作用的观测值,通过统计参数估计和优度拟合检验,可获得可变作用的概率分布函数。
当可变作用采用平稳二项随机过程模型时,设计基准期T内可变作用最大值的概率分布函数及最小值的概率分布函数
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F(x)——可变作用随机过程的截口概率分布函数;
m——可变作用在设计基准期内的平均出现次数。
例如,当截口概率分布为极值I型分布时(如年最大风压):
其最大值概率分布函数为:
率分布可用相应的公式计算。
(二)可变作用的标准值
当可变作用采用其它随机过程模型(如普哇松过程)时,设计基准期T内可变作用最大(小)值的概
可变作用标准值某个分位值确定。
宜根据可接受的概率p,由可变作用在设计基准期T内最大(小)值概率分布的
当可变作用增大对结构产生不利效应时,标准值
由下列公式确定:
此时,概率p应取较大值。
当可变作用减小对结构产生不利效应时,标准值
此时,概率p应取较小值。
由下列公式确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