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发酵技能考试 发酵技术及设备(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9、下列发酵过程检测的方法中属于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测量的有( )。 A、 pH值 B 胞内成分 C基质浓度 D 温度 10、泡敌是( )。

A、.GP型 B. GPE型 C天然油脂类 D硅酮类

11、柠檬酸的发酵最怕( )的污染,难以防治,容易造成连续污染。 A、噬菌体 B青霉菌 C细短产气杆菌 D芽孢杆菌 12、谷氨酸发酵最怕( )污染,难以防治,容易造成连续污染。 A、噬菌体 B青霉菌 C细短产气杆菌 D芽孢杆菌 13、一般来说,固定化酶相对于游离酶,其活力会( )。 A、偏移 B提高 C下降 D不变

14、一般来说,固定化酶相对于游离酶,其最适pH值会( )。 A、偏移 B提高 C下降 D不变

15、一般来说,固定化酶相对于游离酶,其最适温度会( )。 A、偏移 B提高 C下降 D不变

16、一般来说,固定化酶相对于游离酶,其稳定性会( )。 A、偏移 B提高 C下降 D不变

17、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微生物细胞三者抗剪切力由大到小依次为( )。 A、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微生物细胞 B、微生物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C、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微生物细胞 D、动物细胞、微生物细胞、植物细胞

18、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微生物细胞三者对营养的要求由简单到复杂依次

为( )。

A、微生物细胞、动物细胞、植物细胞 B微生物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C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微生物细胞 D动物细胞、微生物细胞、植物细胞

19、( )的特点是微生物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可进行少量多品种的发酵生产。 A、补料分批发酵 B分批发酵 C连续发酵 D A+B+C 20、( )的优点在于使发酵系统中维持很低的基质浓度。

- 6 -

A、补料分批发酵 B分批发酵 C连续发酵 D A+B+C 21、生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叫做( )。 A、辐射热 B蒸发热 C搅拌热 D生物热 22、( )发酵菌浓愈大,产物的产量也愈大。 A、 氨基酸 B维生素 C A+ B D 抗生素 23、当发酵( )时,泡沫异常多。

A、感染杂菌 B感染噬菌体 C A+B D 温度过高 24、溶氧浓度是( )。

A、 DO值 B、 OD值 C、 COD值 D、 BOD值 25、浊度是( )。

A、 DO值 B、 OD值 C、 COD值 D、 BOD值 26、发酵中引起溶氧异常下降,可能有下列( )原因。 A、污染好气性杂菌 B、菌体代谢发生异常现象 C、某些设备或工艺控制发生故障或变化 D 、A+B+C

27、( )的亲水性差,在发泡介质中的溶解度小,所以,用于稀薄发酵液中要比用于黏

稠发酵液中的效果好。

A、. GP型 B. GPE型 C. 天然油脂类 D. 硅酮类

28、( )的亲水性好,在发泡介质中易铺展,消泡能力强,作用又快,而溶解度相应也

大,用于黏稠发酵液的效果比用于稀薄的好。 A.GP型 B. GPE型 C天然油脂类 D硅酮类

29、在下列什么时期容易染菌,通常要将培养基废掉或者重新灭菌。( ) A 发酵前期;B发酵中期;C 种子培养期;D发酵后期 30、成熟的酒母液中,酵母的数量为:( ) A 1亿/ml; B 1亿/L; C 1万/L; D 1万/ml

31、用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如果是菌体,则进行分离提纯可采用的方法是( ) A、蒸馏过滤 B、过滤沉淀 C、萃取离子 D、沉淀萃取

32、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最适原料和产生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 ) A、玉米粉和有氧 B、大豆粉和有氧 C、玉米粉和无氧 D、大豆粉和无氧 33、在发酵中有关氧的利用正确的是( )

A、微生物可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 B、微生物只能利用发酵液中溶解氧

- 7 -

C、温度升高,发酵液中溶解氧增多 D、需向发酵液中连续补充空气并不断地搅拌 34、大量生产酵母菌时,不正确的措施是( ) A、隔绝空气 B、在对数期获得菌种 C、过滤沉淀进行分离 D、使菌体生长长期处于稳定期 35、连续培养酵母菌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及时补充营养物质 B、以青霉素杀灭细菌 C、以缓冲液控制pH在5.0~6.0之间 D、以酒精浓度测定生长状况 36、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发酵工程的产品是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菌体本身 B、通过人工诱变选育新品种

C、培养基、发酵设备和菌种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

D、环境条件的变化,不仅会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而且会影响菌体代谢产物的形成 37、发酵是利用微生物生产有用代谢产物的一种生产方式,通常说的乳酸发酵属于( ) A.厌氧发酵 B、氨基酸发酵 C、液体发酵 D、需氧发酵

38、某药厂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结果代谢产物没有谷氨酸而产生乳酸及琥珀酸,其原因是( )

A、温度控制不适 B、通气量过多 C. pH呈酸性 D.溶氧不足 39、发酵过程中,不会直接引起pH变化的是( ) A、营养物质的消耗 B、微生物呼出的CO2 C、微生物细胞数目的增加 D、次级代谢产物的积累 40、谷氨酸发酵结束后,常用哪种方法进行提取( )。 A 离子交换树脂法 B 膜过滤 C 凝胶电泳 D 沉淀法 41、在发酵工程中,( ) 是发酵成功与否的关键。

A 无目标微生物 B 无目标微生物以外的微生物 C 无菌 D 无氧 42、( )是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大规模生产的最关键环节。 A 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 B 细胞工程和酶工程 C 基因工程和酶工程 D 酶工程和发酵工程 43、有关酶的固定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离后的酶加填充剂 B.分离纯化后的酶加稳定剂构成 C、分离后的酶包埋在明胶中 D.固定化酶的形状单一

- 8 -

44、发酵是利用微生物大量生产有用代谢产物的一种生产方式。通常说的谷氨酸发酵又属

于( )

A、 液体发酵和需氧发酵 B、液体发酵和厌氧发酵 C、固体发酵和需氧发酵 D、固体发酵和厌氧发酵 45、在菌体生长和发酵产物生成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为:( ) A、先高后低 B、先低后高 C、一直不变 D、一直升高 46、引起发酵液中pH值下降的因素有: ( ) A、培养基中碳、氮比例不当,氮源过多,氨基氮释放, B、生理碱性物质存在

C、中间补料中氨水或尿素等的碱性物质的加入过多 D、生理酸性物质的存在

47、柠檬酸是食品、化工、制药等工业的重要原料,根据碳原子数可知是:(A 四碳酸; B 五碳酸; C 六碳酸; D 七碳酸; 48、下列属于嫌气性发酵产物的是:( ) A 青霉素; B 酒精; C 柠檬酸; D 谷氨酸 49、双水相萃取主要是用于( )的提取。

A 小分子糖 B 小分子蛋白质 C 大分子蛋白质 D 氨基酸

50、青霉素是1929年Paster发现的,是好氧发酵的产物。( × ) 51、一个完整的发酵操作过程可分为发酵和提纯两大部分。( √ ) 52、发酵热是指发酵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热量。( √ )

53、嫌气性发酵又为好氧发酵,是一种常见的发酵方式。( × ) 54、固定化细胞与固定化增殖细胞是两种不同的细胞形式。( × ) 55、柠檬酸是1929年Paster发现的,因此后者被称为发酵之父。( × ) 56、发酵工程下游的主要任务是分离提取发酵产物。( √ ) 57、发酵过程中可以有两种或者以上的微生物大量生长。( √ ) 58、青霉素发酵属于好氧发酵,是一种常见的发酵方式。( √ ) 59、固定化细胞在发酵过程中可以反复多次使用。( √ ) 60、谷氨酸发酵过程中要加强TCA循环的正常途径。( × ) 61、微生物其最适生长温度与最适发酵温度是一致的。( × )

- 9 -

) 62、四环素发酵过程中,添加NaBr,可以提高四环素的产率。( √ ) 63、通风量越大,泡沫越少;搅拌转速越大,泡沫越少。( × ) 64、控制泡沫的方法有化学消泡和机械消泡两种方法。( √ )

65、发酵罐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产物的形成都与搅拌速度有关。( × ) 66、字母SCP代表单细胞多糖,即一种作为食品的微生物。( × ) 67、分批发酵的主要特点是微生物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68、补料分批发酵的主要优点在于使发酵系统中维持很低的基质浓度。(√) 69、连续发酵的主要特点是微生物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70、分批发酵的主要优点在于使发酵系统中维持很低的基质浓度。(×)

71、补料分批发酵是指在分批发酵过程中,间歇或连续地补加新鲜培养基的培养方法。(√) 72、连续发酵是指在分批发酵过程中,间歇或连续地补加新鲜培养基的培养方法。(√) 73、pH值不同往往引起菌体代谢过程的不同,使代谢产物的质量和比例发生改变。(√) 74、pH值不同不会使代谢产物的质量和比例发生改变。(×) 75、可用KLα的变化来衡量发酵罐的通气效率。(√)

76、氨基酸、维生素这类初级代谢产物的发酵菌浓愈大,产物的产量也愈大。(√) 77、青霉素、链霉素这类次级代谢产物的发酵菌浓愈大,产物的产量也愈大。(×) 78、当发酵感染杂菌和噬菌体时,泡沫异常多。(√) 79、当发酵感染杂菌和噬菌体时,泡沫异常少。(×) 80、消泡剂都是表面活性剂,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 81、聚乙二醇等高碳醇消泡剂多适用于霉菌发酵。(√) 82、硅酮类消泡剂较适用于微碱性的细菌发酵。(√) 83、硅酮类消泡剂多适用于霉菌发酵。(×)

84、聚乙二醇等高碳醇消泡剂较适用于微碱性的细菌发酵。(×)

85、最适发酵温度是既适合菌体的生长、又适合代谢产物合成的温度。(√) 86、同一菌种,生长最适pH值可能与产物合成的最适pH值是不一样的。(√) 87、同一菌种,生长最适pH值只能与产物合成的最适pH值是一致的。(×) 88、污染烈性噬菌体会引起溶氧异常升高。(√) 89、污染烈性噬菌体会引起溶氧异常下降。(×) 90、泡敌是GPE型。(√) 91、泡敌是GP型。(×)

- 10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发酵技能考试 发酵技术及设备(2)在线全文阅读。

发酵技能考试 发酵技术及设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1916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