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自评内容:节能与能源利用
5 节能与能源利用
子项 条文 编号 5.1.1 5.1.2 条文 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不应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空调系统的供暖热源和空气加湿热源。 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应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得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中的现行值规定。 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对建筑的体形、朝向、楼距、窗墙比等进行优化设计。 外窗、玻璃幕墙的可开启部分能使建筑获得良好的通风。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均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的规定以及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能效限定值的要求。 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和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等的有关规定,且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比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规定值低20%。 合理选择和优化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 采取措施降低过渡季节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 采取措施降低部分负荷、部分空间使用下的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 走廊、楼梯间、门厅、大堂、大空间、地下停车场等场所的照明系统采取分区、定时、感应等节能控制措施。 照明功率密度值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中的目标值规定。 合理选用电梯和自动扶梯,并采取电梯群控、扶梯自动启停等节能控制措施。 满分 / / / 不参评分 / / / 达标/得分 √ √ √ 控制项 5.1.3 5.1.4 / / √ 5.2.1 建筑与围护结构 5.2.2 5.2.3 6 6 10 6 4 0 5.2.4 6 0 供暖、通风与空调 5.2.5 6 0 5.2.6 5.2.7 5.2.8 10 6 9 10 6 0 5.2.9 照明与电气 5 5 5.2.10 5.2.11 8 3 8 3
33
项目名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自评内容:节能与能源利用
5.2.12 合理选用节能型电气设备。 5.2.13 排风能量回收系统设计合理并运行可靠。 5.2.14 合理采用蓄冷蓄热系统。 5.2.15 5.2.16 合理利用余热废热解决建筑的蒸汽、供暖或生活热水需求。 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 合计 5 3 3 4 10 100 5 0 0 0 0 47 能量综合利用
34
项目名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自评内容:节能与能源利用
5.1 控制项
5.1.1 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1) 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 评价要点:
建筑所处城市的建筑热工气候分区: 执行的建筑节能标准: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 热工参数 体形系数 东向 窗墙比 南向 西向 北向 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例 屋面传热系数K 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传热系数K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传热系数K 东向 传热系数K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 遮阳系数SC 南向 西向 北向 东向 南向 西向 北向 单位 — — — — — — W/(m2·K) W/(m2·K) W/(m2·K) W/(m2·K) W/(m2·K) W/(m2·K) W/(m2·K) — — — — W/(m2·K) — (m2·K)/W (m2·K)/W 参评建筑 类型I 类型II 类型III 参照建筑 是否满足 屋顶透明部分 地面 地下室外墙 传热系数K 遮阳系数SC 热阻R 热阻R 注:参评建筑下的列分类“类型I、类型II、类型III”指一栋建筑中存在多种围护结构或一个项目存在多个参评建筑时的区别表示方式。
外窗和玻璃幕墙的气密性能指标: 指标类型 外窗 气密性等级 标准要求 是否满足
35
项目名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自评内容:节能与能源利用
幕墙
供暖锅炉的额定热效率: 锅炉类型 额定热功率(MW) 热效率 标准值 是否满足
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比:
编号 设备类型 额定制冷量(kW) 性能参数(W/W) 实际设备 标准要求 是否满足 对于公共建筑: 1)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选型: 空调冷负荷计算值 kW,机组总装机容量 kW。 2)锅炉房、换热机房和制冷机房是否进行能量计量:□燃料的消耗量;□制冷机的耗电量;□集中供热系统的供热量;□补水量。 3)锅炉房是否设置供热量自动控制装置:□是□否;换热机房是否设置供热量自动控制装置:□是□否。 4)供暖空调系统是否设置室温调控装置:□是□否,采用的调控装置为: 散热器及辐射供暖系统是否安装自动温度控制阀:□是□否,控制阀类型及安装位置为: 对于居住建筑: 项目是否采用分户(单元)热计量:□是 □否。 项目是否采用分室(户)温度调节:□是 □否,采用空调末端形式: 。 3)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材料及要求: 1、 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节能专篇:应有围护结构做法及性能指标说明,外窗和玻璃幕墙
气密性指标说明;
2、 暖通施工图设计说明:应有空调采暖系统形式及主要设计参数、热计量和末端温度调节
方式、自控要求等内容相关介绍;
3、 暖通设备清单:应有相关设备性能参数的完整详细说明,必要时附设备性能参数说明书; 4、 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规定性指标计算报告、节能计算书:应有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计算结果,采用软件计算的需要列出计算参数。以管理部门批复后的复印件或扫描件为准。
36
项目名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自评内容:节能与能源利用
实际提交材料:
3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评估报告 - 图文(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