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社会如何关爱、帮助病残人员?
答:①患者的家庭成员对患者负有照料和监护责任,积极帮助患者接受治疗、进行康复训练;
②社区要创造条件帮助患者康复;
③单位和学校应该理解、关心、接纳康复后的病残人员,为他们提供适当
的工作和学习条件。
二十三、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的症状 判断题
1.流感是普通感冒的一种。 (错) 2.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和流感病毒匹配的流感疫苗可预防流感。 (对) 3.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就可以不得流感了。 (错) 选择题
4.流感在我国多发生在哪个季节? (C)
A.春夏季 B.夏秋季 C.冬春季 D.秋冬季
5.关于流感疫苗,下列那种说法是正确的? (BC)
A.一生只需要接种一次,终生保护
B.由于流感病毒会产生变异,需要每年都进行流感疫苗的接种 C.一般来说,接种成功后,只能保护一年
7.哪些人应该优先要考虑进行流感疫苗的接种? (ABD)
A.儿童 B.体弱者 C.成年人 D.老人 E.上班族 8.下面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B)
A.接种了流感疫苗,能避免在下一年度患感冒
B.接种了流感疫苗,可在下一年度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的症状 C.接种了流感疫苗,可以终身保护,以后就不患流感了 问答题
9.接种流感疫苗有哪些好处?
答: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病毒匹配的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的症状。
二十四、妥善存放农药和药品等有毒物品,谨防儿童接触 判断题
1.家中存放的农药、杀虫剂和医用药品,应当分别存放于橱柜或容器中。(对)
21
问答题
2.为什么失效的农药或药品不可乱丢乱放?
答:失效的农药和药品也还是有毒性的,只是毒效降低而已。如果乱放不能及时处置好,就有可能发生小儿误服、污染食物、水源的情况。 3.家中如何妥善存放农药等有毒物品?
答:①将所有的家用农药等有毒物品存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最好是存放在上了锁的橱柜中;
②将农药等有毒物品放置在它的原包装容器中,将容器的盖子盖好,并把外面的箱子关好。而不要放在一般是用来存放食品的瓶子、杯子和其他容器中; ③不要将农药等有毒物品放置在地上或厨房的水槽之下,不要放置在食品和饮料的旁边,不要保存你不再需要的农药等有毒物品或空的容器; 4.发生农药或有毒物品中毒,怎样处理?
答:发现有人农药或有毒物品中毒,应当立即送医院或者拨打急救电话请医生救治,同时采取以下方法处理;
①口服中毒时,对中毒者进行催吐,但如果中毒者出现持续抽搐、服用了强腐蚀剂或有严重的心脏病,千万不可进行催吐;
②皮肤接触中毒时,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清水冲洗被污染的皮肤,特别注意毛发及指甲部位;
③毒物溅到眼内,立即用流动的清水反复冲洗;
④吸入中毒时,立即将患者脱离中毒现场,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 ⑤对已昏迷者,注意避免舌根后垂阻塞呼吸道。
二十五、发生创伤性出血,尤其是大出血时,应立即包扎止血;对骨折的伤员不应该轻易搬动 判断题
1.发生创伤性出血,尤其是大出血或者骨折时,如果伤势严重,应当在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对) 2.对骨折伤员进行急救时,应尽快对骨折处复位处理。 (错) 3.受伤出血时,应立即止血,以免出血过多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对) 4.对骨折的伤员不应轻易搬动。 (对) 选择题
5.如果伤势严重,应在进行现场急救同时,拨打哪种急救电话? (C) A.110 B.119 C.120 D.122
6.受伤出血较多时,应压迫哪个部位血管止血? (AC)
22
A.出血处上方 B.出血处下方 C.四肢靠近心脏一侧 D. 四肢远离心脏一侧 7.受伤出血较多时,压迫止血的方式包括有哪些? (ABD) A.指压止血 B.加压包扎止血C.简单包扎止血 D.止血带止血 8.在对骨折伤员进行急救时,在搬移前,应当先固定骨折部位,以免刺伤哪里
A.血管 B.肌肉 C.神经 D.皮肤 问答题
9.受伤者出血较多时,应立即压迫止血,请问应压迫哪个部位? 答:出血处上方(四肢靠近心脏一侧)血管。 10.试举出三种止血方法?
答:如指压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止血带止血。 11.开放性骨折急救处理时应注意哪些?
答:①注意伤员整体状况,不能只顾局部而忽视身体其他部位可能发生的损伤;
②对骨折部位要进行临时固定,减少伤员的痛苦; ③固定前不要随意搬动伤员或者移动受伤肢体;
④及时转到医院治疗。
造成严重后果? (AC)
(健康生活方式与技能)
二十六、勤洗手、常洗澡,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 判断题
1.用清洁流动的水和肥皂洗手能有效防止细菌感染及疾病传播。 (对) 2.勤洗头、理发、洗澡、换衣,能及时清除毛发中、皮肤表面、毛孔中的皮脂、皮屑等新陈代谢产物。 (对) 3.洗脸应做到一人一盆一巾,不与他人共用毛巾。 (对) 4.勤洗澡、换衣能防止皮肤发炎。 (对) 5.为防止感染皮肤病,提倡不共用毛巾。 (对) 选择题
6.通常在洗头、洗澡时如何预防接触性传染病? (A) A.一人一盆一巾 B.共用脸盆 C.共用毛巾
7.提倡勤洗手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BC) A.制备食物前 B.吃饭前 C.外出回家后 D.上网前
8.最好多长时间更换一次牙刷为宜? (A) A.每3个月 B.每6个月 C.每9个月 D.每一年
9.正确的洗手方法是哪些? (BC)
23
A.用盆里的水 B.用流动的水 C.使用肥皂 D.不使用肥皂 10.与别人共用一条毛巾有可能感染上哪种疾病? (AB) A.沙眼 B.红眼病 C.近视眼 D.白内障
11.共用一条毛巾容易引起下列哪些疾病的感染? (AB)
A.皮肤病 B.性病 C.肝炎 D.艾滋病 问答题
12.怎样做到勤洗手?
答:经常用清洁的流动水和肥皂洗手。特别是制备食物前要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外出回家后要洗手。 13.简述使用公用毛巾的危害。
答:①与他人共用毛巾易感染沙眼、红眼病等接触性传染病;
②与他人共用毛巾易感染皮肤病和性传播疾病。
14.为什么说常洗澡对身体很有好处?
答:①洗澡能洗掉汗和污垢,促进排汗,进而保证皮肤有效地调节体温,有利于皮肤的“呼吸”功能;
②洗澡可以加快皮肤和肌肉的血液循环,使皮肤获得更多的营养,清除乳酸等使人体感到疲倦的物质和其他废物,消除人体疲劳,减轻或消除肌肉痛; ③温度适宜的浴水对皮肤和神经有安抚镇静的作用,有助于止痒止痛和缓解其他不适感。
二十七、每天刷牙,饮后漱口 判断题
1.吃东西后要漱口,以便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保持口腔卫生。 (对) 2. 所有人都应该用含氟牙膏。 (错) 选择题
3.提倡每天早晚刷牙,如一天仅刷一次牙,应选择在哪个时间? (D)
A.早晨 B.中午 C. 晚上 D. 睡前
4.牙刷要保持清洁,最好每隔多长时间更换一次牙刷? (A)
A.三个月 B.四个月 C.六个月 D.九个月
5.提倡每天刷牙,最好是每天刷几次? (B)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6.保持口腔卫生,下列哪些陈述不正确? (CD)
A.坚持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 B.不共用牙刷 C.最好每天更换牙刷 D.都使用含氟牙膏
24
问答题
7.使用含氟牙膏时应注意什么?
答:①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含氟牙膏,生活在高氟地区的人无需使用含氟牙膏,因为人体吸收的氟一旦过量会引起氟中毒;
②3岁以内儿童适合选用氟含量较低的儿童牙膏,学龄期儿童使用含氟牙膏要控制用量,每次用量为黄豆粒大小。
二十八、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 判断题
1.肺结核病、流感、流脑、麻疹其病原体可随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传播他人。 (对) 2.咳嗽、打喷嚏、随地吐痰易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对) 3、咳嗽、打喷嚏、随地吐痰易造成肠道传染病的传播。 (错) 选择题
4.随地吐痰容易传播下列哪种疾病? (C) A.肝炎 B.艾滋病 C.肺结核 D.乙脑
5. 肺结核病是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随患者咳嗽、打喷嚏、随地吐痰时产生的哪种物质进入空气传播他人? (A)
A.飞沫 B.液体 C.粘液 D.口水
6.下列哪些疾病可以通过打喷嚏、咳嗽传播给他人? (BCD)
A.传染性肝炎 B.肺结核病 C.流行性感冒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问答题
7.为什么咳嗽、打喷嚏要遮掩口鼻?
答:有许多传染病的病原体可随飞沫进入空气,传播给他人。所以咳嗽、打喷嚏时要注意遮掩口鼻,这也是文明素养的表现。 8.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
答:有许多传染病的病原体可随痰排出体外,可以传播呼吸道传染病。所以不要随地吐痰,这也是文明素养的表现。 8.肺结核病是怎样通过空气传播的?
答:患者的呼吸道内存在着含大量结核杆菌的痰液,这样的痰液在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的时候经鼻腔和口腔喷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飞沫。体积较大的飞沫很快落到地面,体积微小的带菌飞沫漂浮在空气中,表面水分蒸发后形成微滴核,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如果空气不流通,微滴核的颗粒在4微米以下,则可直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人吸入含有结核菌感染的微滴核就可能被感染。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知识竞赛(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