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乘法(一)》同步试题
一、填空
1.6×5=( ),所用的口诀是( ),其中6和5是( ),积是( )。 2.在6的乘法口诀中,有一句口诀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这句口诀是( )。 3.积是12的乘法口诀是( )和( )。
4.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把乘法算式改成加法算式。 5+5+5+5=( )×( ) 0+0+0+0+0+0=( )×( )
4+4+4+4+2=( )×( )+( )=( )×( )-( ) 3×4=( )+( )+( )=( )+( )+( )+( ) 6×3-6=( )×( ) 5.( )里最大能填几? 3×( )<17 4×( )<25 ( )×1<6 6×5>( )
考查目的: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的综合应用。
答案:1.30,五六三十,乘数, 30 2.六六三十六 3.三四十二,二六十二 4.5×4,0×6,4×4+2 4×5-2,4+4+4 3+3+3+3,6×2或3×4 5.5, 6, 5,29
解析:第1题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五六三十”这句乘法口诀解答此题。 第2题因为在6的乘法口诀中,只有“六六三十六”这句口诀乘号前后两个乘数完全相同,所以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
第3题根据乘积想乘数,让学生练习把一个数与其他众多数联系起来,对数进行多模式表征,既灵活应用了乘法口诀,又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第4题从乘法的意义入手,4个5相加,6个0相加用乘法算式表示为5×4和0×6。4+4+4+4+2可以理解为比4个4多2,或比5个4少2。3×4根据乘法的意义,既可以表示3个4相加,又可以表示4个3相加。6×3-6从乘法的意义来理解,直观得出3个6减去1个6等于2个6,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尝试理解6个3减去2个3得4个3。
第5题进一步巩固1~6的乘法口诀,并为学生学习除法试商做准备。 二、选择
1.求2只手共有几根手指,列式不正确的是( )。 A.2×5 B.5+5 C.2+5
2.2个3相乘,积是多少?列式为( )。 A.2+3 B.2×3 C.3×3
3.一块橡皮4角钱,5块橡皮( )钱。
A.20元 B.2元 C.2角
4.( )×3<18中,括号里不可以填( )。 A.5 B.4 C.6
5.一本书有27页,每天看5页,( )天能看完。 A.6 B.5 C.4
考查目的:深入理解乘法的意义,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能根据需要灵活解决问题。
答案:1.C 2.C 3.B 4.C 5.A
解析: 第1题求2只手共有几根手指,可以理解为2个5相加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是5+5,用乘法计算是2×5,审题时要注意“列式不正确”。第2题“2个3相乘”,表示乘号前后的两个数都是3,它表示的意义是3个3相加,而2×3表示的意义是2个3相加。第3题不但应用了“四五二十”这句乘法口诀,还考查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关注了单位,注意到细节。第4题应用了“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三六十八”三句乘法口诀,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做出正确的判断,审题时要注意是“括号里不可以填”。第5题也是一道灵活应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题目,一本书有27页,每天看5页,5天看了25页,没有看完,4天也不会看完。6天看了30页,超过了27页,可以看完。
三、解答
1.一共有多少只蜜蜂?
2.购物。
(1)买5支圆珠笔要用多少元?
(2)买6本笔记本和一个铅笔盒要用多少元?
(3)你还能提出一个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并试着解答。 3.实验小学共有31个老师外出学习,准备5个房间够吗?
4.如下图所示,由这样的4组珠子穿成的一串长珠子,需要多少颗黑色的珠子?
5.一篮橘子有18个,小红每天吃2个,吃了5天后,篮子里的橘子少了多少个? 考查目的:学生是否能根据运算的意义,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答案:
1.2×6+1=13(只)或2×7-1=13(只) 答:一共有13只蜜蜂。 2.(1)2×5=10(元) 答:买5支圆珠笔要用10元。
(2)4×6+6=30(元) 答:买6本笔记本和一个铅笔盒要用30元。 (3)略
3.5×6=30(个) 30<31 答:准备5个房间不够。 4.3×4=12(颗) 答:需要12颗黑色的珠子。 5.2×5=10(个) 答:篮子里的橘子少了10个。
解析:第1题的方法不唯一,蜜蜂的总只数既可以理解为比6个2只多1只,又可以理解为比7个2只少1只。
第2题(1)理解为求5个2元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结果是10元。(2)先计算出6本笔记本的价钱,即6个4元是24元,再加上一个铅笔盒的6元等于30元。(3)根据题中提供的数据,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
第3题要看准备的房间够不够,就要看5个房间能容纳多少人,也就是求5个6是多少。因为房间所能容纳的人数小于教师总人数,所以准备的房间数不够。
第4题每组有3颗黑色的珠子,有4组,求一共有多少颗黑色的珠子,可以理解为4个3是多少。
第5题要注意问题是“篮子里的橘子少了多少个”,也就是小红每天吃2个橘子,5天共吃了多少个,可以理解为5个2是多少。
《观察物体(一)》同步试题
一、填空 1.
小猴看到的是图( ),小鹿看到的是图( ),小兔看到的是图( )。 2.
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3.
下面的四幅图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把相应的序号填到括号里。
4.如图:5.如图:
从上面看是( )形。
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和上面看都是( )形。
考查目的: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异同,熟悉从不同位置观察立体图形形状的特点。
答案:1.③①② 2.梅梅、小明、小娟 3. ③④①② 4.圆 5.正方
解析:第1题三个小动物分别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汽车的形状,这三个面的形状特征比较明显,学生较容易辨认。第2题后两幅图较难辨认,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后根据壶嘴的朝向区分。第3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学生想象自己在不同位置看到的图形是什么样子的。注意抓住各个角度的主要特征加以辨别。第4题圆柱的上、下底是圆形,所以立着的圆柱从上面看是圆形。第5题正方体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所以从上述几个面观察都是正方形。 二、选择
1.如图:
小红看到的是( )。
A B C
2.如图:
A B C
3.从不同方向观察A 长方形 B 正方形 C 圆
4.从不同方向观察下面立体图形,看到形状都一样的是( )。
,看到的形状不可能是( )。
A B C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数学二上同步练习题(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