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软骨、韧带和肌肉构成,喉的软骨主要有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勺状软骨等。喉不仅是呼吸通道,还是发音器官。 (4)气管和支气管 观察气管和支气管模型,可见是连结喉与肺之间的管道。气管位于食管前方,上与环状软骨相连,下端分叉成左、右支气管。左支气管细长,斜行入肺,右支气管粗短,向下较直地行入右肺。 (5)肺 观察肺的模型,可见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肺呈圆锥形,上端突向胸廓上口称为肺尖,下面与膈肌相贴称为肺底,外侧面隆凸,称肋面,内侧面与纵膈相对,称纵隔面。左肺分为上下两叶,右肺分为上、中、下三叶。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而且还有内分泌功能。 (三)观察泌尿系统模型 1、观察泌尿系统整体模型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是产尿器官,输尿管是输送尿液入膀胱的管道,膀胱是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尿道是尿液排出体外的管道。泌尿系统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此外,肾还有内分泌功能。 2、观察泌尿系统各器官模型 (1)肾 观察肾的模型,可见肾左右成对,形似蚕豆,位于脊柱两侧,右肾略低,肾前后略扁,外缘隆凸,内缘中部凹陷称为肾门。肾门是输尿管、肾动静脉、淋巴和神经出入的地方。 (2)输尿管
观察输尿管模型,可见其是一对输送尿液的细长肌性管道,起于肾盂,终于膀胱,可分为腹段、盆段和壁内段三部分。输尿管全长有三处狭窄,第一处在输尿管起始处,第二处在小骨盆入口处,第三处在穿膀胱壁处。 (3)膀胱 观察膀胱模型,可见膀胱是一个伸缩性很大的肌性囊状器官。成人膀胱空虚时呈锥体形,顶端细小,向前上方,称膀胱尖;底部膨大,向后下方,称膀胱底;尖底之间为膀胱体。膀胱充满尿液时呈卵圆形。 五、实验结果 六、小结或结论
实验报告(八)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 一、实验内容 实验时间 脉管系统观察 年 月 日 实验成绩 观察人体脉管系统的各系统、器官模型。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心血管系统各器官的位置、毗邻关系及表面形态特点,并掌握其功能。 2.掌握淋巴系统各器官的位置、毗邻关系及表面形态特点,并掌握其功能。 三、实验器材 1、人体脉管系统的各系统、器官模型。 2、心血管系统模型。心脏模型。动、静脉模型。 3、淋巴系统模型。淋巴管模型。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观察脉管系统模型 对照教科书辨认脉管各系统的组成、各器官的名称。 二、观察各系统模型 (一)观察心血管系统模型 1、观察心血管系统整体模型 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血液由心脏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再回心,循环不止。根据其循环途径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种循环同时进行。体循环特点是路程长,流经范围广,以动脉
血滋养全身各部,而将其代谢产物运回心脏。肺循环特点是路程短,只通过肺,主要是使静脉血转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2、观察心脏模型 观察心脏模型,可见心脏位于胸腔的纵隔内,约2/3位于身体正中线的左侧,1/3在正中线右侧,下方为膈,上方连出入心脏的大血管。心脏似倒置的圆锥体,大小稍大于本人的拳头。心尖朝左前下方,心底朝右后上方,与出入心脏的大血管相连。心的表面有三条沟,近心底处有几乎呈环形的冠状沟,是心房和心室在心表面的分界;在心室的前、后面各有一条起自冠状沟达心尖处的浅沟,分别叫前室间沟和后室间沟,是左、右心室在心表面的分界。 3、观察动、静脉模型 动脉多位于深部或肢体屈侧较隐蔽的地方,多与静脉和神经干伴行,以最短的距离到达它所分布的器官和组织,管径大小及配布形式与器官形态结构和功能相适应,大多数两侧对称,在躯干可分为脏支和壁支。 静脉可分为浅静脉和深静脉,在四肢,一条动脉常有两条静脉伴行。 (二)观察淋巴系统模型 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和淋巴器官。淋巴管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分为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可视为静脉系的辅助部分,又是体内重要的防御装置。淋巴器官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是机体免疫系统中产生各种淋巴细胞和引起免疫反应的重要结构,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扁桃体、脾和胸腺等。 五、实验结果
六、小结或结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14级运动解剖学实验报告书(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