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学》课程设计
根据测定的基础数据,分析计算得出鉴定结果(表1-6),本矿属低瓦斯等级。煤矿瓦斯是安全的重要隐患,应引起高度重视,要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之规定,建立健全各项有关瓦斯管理制度,采取广泛的、有效的预防措施。
表1-7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
瓦斯 全矿井 相对量(m3/t) 1.25 绝对量(m3/min) 5.2 上年度鉴定鉴定等是否 最大相对量相对量绝对量 最大相对量等级 级 突出 (m3/t) (m3/t) ((m3/min) (m3/t) 采区 全矿井 采区 否 1.67 2.97 10.49 1.30 低 低 二氧化碳 1.3.5 煤尘及煤的自燃
1) 煤尘
荆各庄矿对11煤、12煤的煤尘的爆炸性进行了鉴定,数据如表1-8,结果显示鉴定煤层均有爆炸危险。
表1-8 荆各庄矿实验室煤尘爆炸性鉴定 采样地点 三水平3312 三水平3324 一水平0090 一水平1426 煤层 名称 11 12 11 12 工业分析(%) 水分Wad 2.25 1.67 1.84 1.48 灰分Aad 9.70 挥发性 Vad Vdaf 38.85 44.12 爆炸性试验 火焰长度抑制煤尘爆炸最低(mm) 岩粉量(%) >400 >400 70 50 90 80 65 65 煤尘爆 炸性鉴 定结果 有爆炸性 有爆炸性 有爆炸性 有爆炸性 17.95 33.09 41.16 40.72 25.37 44.17 40.37 27.47 47.24 2)煤的自燃
为了探索荆各庄矿煤层的自燃发生规律,对11煤、12煤的自燃倾向性进行了测定(表1-9),结果显示各煤层均自燃。
表1-9 荆各庄矿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
煤层 11 12 水分Mad挥发分Vdaf灰分Aad(%) (%) (%) 1.53 1.12 12.06 39.09 42.44 39.75 吸氧量全硫St.d真密度TRD自燃倾向性(ml/g) (%) (g/cm3) 等级 干煤 7.44 0.31 1.48 1.75 0.67 0.60 Ⅱ级 Ⅱ级
16
《采矿学》课程设计
2采区境界及储量
2.1 境界
井田形状呈一个基本规则的矩形,东西宽9.3km,南北长4.0 km,面积37.2 km2。荆各庄煤矿井田境界示意图如图2.1所示:
图2.1 荆各庄井田境界图
2.2 工业储量
2.2.1井田勘探类型
经查地质报告查明了本井田的煤层赋存情况、构造形态、煤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井田勘探类型为大型。
2.2.2工业储量计算
1)矿井地质资源量:Zz=9300×4000×(5.01+5.08) ×1.5=56302.200万吨
2)矿井工业资源储量:60%为探明的储量,30%为控制储量,70%经济基础储量,30%经济边际基础储量。 由公式计算:
Z111b=ZZ×60%×70%=56302.200×0.6×0.7=23646.924万吨 Z122b=ZZ×30%×70%=56302.200×0.3×0.7=11823.462万吨 Z2M11=ZZ×60%×30%=56302.200×0.6×0.3=10134.396万吨 Z2M22=ZZ×30%×30%=56302.200×0.3×0.3=5067.198万吨 Z333K=ZZ×10%×k=56302.200×0.1×0.8=4504.176万吨(k=0.8)
17
《采矿学》课程设计
矿井工业资源储量:Zg=Z111b+Z122b+Z2M11+Z2M22+Z333K=55176.156万吨 式中:Zg——矿井工业资源/储量
Z111b——探明的资源量中经济的基础储量 Z122b——控制的资源量中经济的基础储量 Z2M11——探明的资源量中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 Z2M22——控制的资源量中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 Z333——推断的资源量
3)矿井设计资源储量
P1按矿井工业资源储量的30%估算
Zs=Zg×(1-30%)=55176.156×(1-30%)=53520.871万吨 4)矿井设计可采储量:P2按矿井设计资源储量的2%估算 Zk= Zs×(1-30%)×80%=53520.871×(1-30%)×80%=41960.363万吨
2.3 可采储量
2.3.1永久煤柱留设
1)边界煤柱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Z=L×b×M×r
式中:Z——边界煤柱损失量,t;
L——边界长度,m;
b——边界宽度,人为边界30 m。 2)工业广场保护煤柱
本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为5.0Mt/a,按《煤矿设计工业规范》,占地面积指标1公
顷 /10万吨。占地面积为5×105m2。故设计工业广场的尺寸为707×707m2的正方形。
工业广场位置处的煤层的平均倾角为5.2°,工业广场的中心处在井田走向中央,倾向
中央偏上。主井、副井、地面建筑物均在工业广场内,留围护带宽度为20m。
本矿的地质条件及冲积层和基岩层移动角见表2-1。
18
《采矿学》课程设计
2 广场中心深度 m -320
由此根据上述已知条件,画出如图2-2所示的工业广场保安煤柱的尺寸,并由图得出保护煤柱的尺寸为:
I - Im 40°表2-1矿井地质条件及冲积层和基岩层移动角 煤层 厚度 m 5.01 冲积层厚度 m 130 冲积层移动角Φ ° 40 走向移动角 δ ° 70 下山移动角 γ ° 70 上山移动角 β ° 65.8 煤 层 倾 角α ° 5.2 Ⅱ - Ⅱn 40° 40°rl 40° 70°m1 65.8°n1r1 70° 70°l1n2m2r2r3l2l3IIc2a2c1ca1add1bb1d2IIb2
图2-2 工业广场保护煤柱示意图
则工业广场压煤为:QZ=2%Zz=0.02×56302.200 =11.26Mt 3)断层煤柱
Qd=3%Zz=0.03×56302.200=16.89Mt
19
《采矿学》课程设计
3工作制度和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3.1 倾斜长度
分带工作面的倾斜长度就是工作面的连续推进的距离,约为上山或下山阶段斜长。我国2005年发布的《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为分带倾斜长度不宜少于工作面一年的连续推进长度。一般上山部分的倾斜长度宜为1000—1500 m或者更长,下山部分的倾斜长度宜为700—1200 m。本矿井采区倾斜长度为1584m。
3.2 走向长度
采区式划分 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具有体立生产系统的块段,每一块段称为采区。采
区的倾斜长度与阶段倾斜长度相等。采区的走向长度一般由500M到2000M不等。采区的斜长一般为600M到
1000M不等。在这样斜长范围内,如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也要沿煤层倾向将采区划分成若干个长条部分
,每一长条部分称为区段。每个区段斜长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工作面沿走向推进。每个区段下部边界开
掘区段运输平巷,上部区段开掘区段回风平巷;各区段平巷通过采区运输上山,轨道上山与开采水平大巷
连接,构成生产系统。
3.3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A=
ZKT?K?41960.36360?1.4=499.528Mt/a
T=60a,储量备用系数取1.4
ZK?41960.363=62.532a≈62.5a 2、矿井服务年限:T=A?K500?1.4
3、考虑矿井投产后,可能由于地质损失的增大,采出率降低和矿井增产 后的原因,使矿井的服务年限缩短设备用储量Zb Zb=ZK?0.4?1.4
41960.363?0.4=19602.143万吨
1.4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采矿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一组-荆各庄矿带区开采2(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