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①承载能力极限状态;②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81、梁桥的梁底应高出设计洪水位多少? 答:不小于0.5米。
82、什么是连续梁桥的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法?
答: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是指:预制阶段为简支梁,成桥阶段为连续梁。 83、隧道日常、定期和特别检查结果的判定分为哪三类? 答:可分为:S、B、A三类。
84、隧道专项检查结果的判定分为哪四类? 答:可分为:B、1A、2A、3A四类
85、当隧道日常检查的评定结果为几类时,应进行监视、观测或做特别检查? 答:B类
86、当特别检查或定期检查的判定结果为几类时,应做专项检查? 答:B类
87、隧道日常检查的频度及相关规定?
答:隧道检查的频度应不少于1次/月,高速公路隧道应不少于1次/周。在雨季或冰冻季节,应加强日常检查工作。 88、隧道定期检查的周期及相关规定?
答:检查的周期宜1次/年,高速公路隧道应不少于1次/年。检查宜安排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新建隧道应在交付使用1年时进行首次定期检查。
九、公路技术状况评定(4)
1、MQI:公路技术状况指数。 PQI:路面使用性能指数。 PCI:路面损坏状况指数。 RQI:路面行驶质量指数。 DR :路面破损率。 IRI:路面平整度指数。
2、在公路技术状况评定中,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包含:路面损坏、平整度、车辙、抗滑性、结构强度五项技术内容。
3、在公路技术状况评定中,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包含路面损坏、平整度、抗滑性能三项技术内容。
4、根据路面破损情况,路面质量分为优、良、中、次、差五个等级。 十、公路安全保护(8)
1、公路建筑控制区范围是从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的距离标准为:国道不少于20米;省道不少于15米;县道不少于10米;乡道不少于5米。
2、新建村镇、开发区、学校和货物集散地、大型商业网点、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与公路建筑控制区边界外缘的距离应当符合:国道、省道不少于50米;县道、乡道不少于20米,并尽可能在公路一侧建设。
3、《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禁止将公路作为检验车辆制动性能的试车场地。禁止在公路、公路用地范围内摆摊设点、堆放物品、倾倒垃圾、设置障碍、挖沟引水、打场晒粮、种植作物、放养牲
畜、采石、取土、采空作业、焚烧物品、利用公路边沟排放污物或者进行其他损坏、污染公路和影响公路畅通的行为。
4、《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规定禁止在哪些范围内从事采矿、采石、取土、爆破作业等危及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公路渡口安全的活动:(1)国道、省道、县道的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100米,乡道的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50米;(2)公路渡口和中型以上公路桥梁周围200米;(3)公路隧道上方和洞口外100米。
5、《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规定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的为车辆补充燃料的场所、设施外,禁止在下列范围内设立生产、储存、销售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设施: (1)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100米;
(2)公路渡口和中型以上公路桥梁周围200米; (3)公路隧道上方和洞口外100米。
6、《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规定禁止在公路桥梁跨越的河道上下游的下列范围内采砂:(1)特大型公路桥梁跨越的河道上游500米,下游3000米;(2)大型公路桥梁跨越的河道上游500米,下游2000米;(3)中小型公路桥梁跨越的河道上游500米,下游1000米。 7、桥梁安全保护区内禁止抽取地下水等活动的范围?
答:严禁在中桥及以上公路桥梁跨越的河道上下游各1000米范围内抽取地下水、架设浮桥以及修建其他危及公路桥梁安全设施的活动; 8、《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规定进行哪些涉路施工活动,建设单位应当向公路管理机构提出申请:
(1)因修建铁路、机场、供电、水利、通信等建设工程需要占用、挖掘公路、公路用地或者使公路改线;
(2)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桥梁、渡槽或者架设、埋设管道、电缆等设施;
(3)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架设、埋设管道、电缆等设施; (4)利用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涵洞铺设电缆等设施; (5)利用跨越公路的设施悬挂非公路标志; (6)在公路上增设或者改造平面交叉道口; (7)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埋设管道、电缆等设施。 十一、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1) 1.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原则是什么?
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实施应按照“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原则,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采取综合技术措施进行整治,并注意避免盲目设防或过度防护。
2.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步骤是什么?
基础资料收集—路段排查—路段分类,建立基础数据库—制定实施计划—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验收—效果评估。 3.现有一、二级公路,一般采取什么方法进行评估? 宜采用交通事故风险评估和公路风险评估方法进行排查。 4.交通事故风险评估的评估指标是什么?
以每年单位公里交通事故死亡及受伤总人数为评估指标。 5.交通事故风险分为几级?
分为五级,按照罗马数字I、II、III、IV、V表示,I级为低风险,V级为高风险。
6.什么是公路风险评估?
按照公路基础和交通条件对交通事故发生概率和可能严重程度的影响模型,量化分析公路交通运行风险。 7. 公路风险分为几级?
分为五级,按照罗马数字I、II、III、IV、V表示,I级为低风险,V级为高风险。
8.交通事故多发点段的识别条件是什么?
2km范围内3年发生过1起及以上死亡3人及以上的事故或500m范围内3年发生过3起及以上死亡事故的路段。 9.公路识别条件是什么?
采用标准规范中最大(或最小)值的平纵线型组合不当或不协调的路段;路肩挡墙、陡于1:3的填方边坡、路侧陡崖或深沟高度大于一定值(一般为4~6m)或路侧一定距离(一般为3~8m)内有常水深0.5m以上的水体、干线公路或铁路等的路侧险要路段;行人、自行车、摩托车、农用车或周边环境等对行车造成安全隐患的交通环境负责路段,均识别为高公路风险路段。
10.一、二级公路排查结果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对于现有一、二级公路,宜依据交通事故风险评估和公路风险评估的结果对路段进行分类;进行公路风险评估条件不具备时,可用公路条件识别代替;进行交通事故风险评估条件不具备时,可用交通事故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湖北省普通公路迎国检创国优应知应会知识手册(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