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电大本科中国古代文学总复习(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王昌龄写的《从军行》。 10.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1. 李白诗名句很多:“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出自《将进酒》。“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出自《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望天门山》。 1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李白站在黄鹤楼上目送孟浩然的情景。

13.陈绎曾在《唐音癸签》中说高适的诗“尚质主理”,岑参的诗“尚巧主景”,基本上道出了盛唐边塞诗派两位代表人物诗风的相异之处。

14.高适在《燕歌行》诗中用“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突出了军中苦乐不均的不合理现象。 15.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所送军队的主帅是封常清。

1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用梨花比喻雪。此名句出自岑参写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写的《望岳》。 1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杜甫写的《春望》。

19.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勿勿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0.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21.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白居易写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2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作者是贾岛,他属于中唐韩孟诗派的诗人。 24.晚唐“小李杜”是指李商隐和杜牧。

25.“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是李贺诗《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名句。 26.“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出自温庭筠的诗《商山早行》。

27.温庭筠是唐代写词最多的人。他把词的艺术水准提得很高,以致可与诗分庭抗礼。但他的词几乎全写爱情、相思,色彩浓艳,词藻华丽,充满浓烈的脂粉气。

2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李煜的词《虞美人》。 二.选择题

(B)1.“初唐四杰”是指

A.沈全期、宋之问、王勃、杨炯 B.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C.王勃、杨炯、杜牧、李商隐 D.王维、孟浩然、卢照邻、骆宾王 (B)2.《野望》的作者是

A.薛道衡 B.王绩 C.王勃 D.卢照邻 (D)3.“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出自

A.卢照邻的《长安古意》 B.骆宾王的《在狱咏蝉》 C.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D.杨炯的《从军行》 (AD)4.下列作品中,表现了春日思归主题的有 A.《人日思归》 B.《野望》

C.《正月十五夜》 D.《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A)5.下列诗人中,属于盛唐诗人的有

A.张说 B.杜审言 C.陈子昂 D.宋之问 (C)6.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表现的主题思想是 A.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B.游子的孤独寂寞之情 C.人生离别之感 D.人生短暂之叹 (D)7.“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作者是 A.李白 B.杜甫 C.顾况 D.贺之章 (C)8.《过故人庄》的艺术风格是

A.悲壮 B.豪放 C.平淡 D.雄浑 (D)9.孟浩然写《临洞庭》的用意是

A.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B.为得到美好的隐居地而高兴 C.抒发客游异乡的惆怅 D.希望得到推荐任用 (D)10.“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处是

A.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B.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6

C.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D.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B)11.王昌龄属于盛唐的

A.山水田园诗派 B.边塞诗派 C.山水诗派 D.田园诗派 (D)12.王昌龄《出塞》(其一)的主题是 A.表示渴望保卫边境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B.表达渴望早日结束战争的心情 C.表示艰苦奋战、克敌致胜的高昂斗志 D.表达盼望良将保卫和平的心愿

(B)23.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摩诘”指的是 A.岑参 B.王维 C.孟浩然 D.储光羲 (D)24.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

A.《山居秋暝》 B.《终南山》 C.《鸟鸣涧》 D.《使至塞上》 (B)25.王维的名诗《送元二使安西》在现在的

A.西藏境内 B.新疆境内 C.内蒙境内 D.甘肃境内 (C)26.李白《古风》(其十九)的主题是

A.表现兼济天下的志向 B.表现对权贵的蔑视 C.表现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思想矛盾 D.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27.“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是谁称赞李白、杜甫诗歌的名句 A.苏轼 B.韩愈 C.柳宗元 D.白居易 (D)28.《将进酒》是一首

A.七律 B.七绝 C.七言排律 D.古题乐府 (B)29.《枫桥夜泊》的作者是

A.钱起 B.张继 C.顾况 D.韩翃 (B)30.《滁州西涧》的作者是

A.刘长卿 B.韦应物 C. 顾况 D.韩翃 (B)31.中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是

A.钱起 B.李益 C.张籍 D.韩愈 (D)32.《进学解》的作者是

A.钱起 B.李益 C.张籍 D.韩愈 (D)33.《西塞山怀古》的作者是

A.钱起 B.李益 C.柳宗元 D.刘禹锡 (D)34.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A.杜甫 B.韩愈 C.刘禹锡 D.白居易 (B)35.白居易把自己所作的诗歌分为四类,《长恨歌》属于 A.讽谕诗 B.感伤诗 C.闲适诗 D.杂律诗 (A)36.白居易把自己所作的诗歌分为四类,《宿紫阁山北村》属于 A.讽谕诗 B.感伤诗 C.闲适诗 D.杂律诗 (C)37.标志着古代文言小说走向成熟的是

A.志怪小说 B.志人小说 C.唐代传奇 D.章回小说 四.简答题

1.《登幽州台歌》的艺术特点。

(1)诗歌以气势取胜,诗里有一股郁勃回荡之气,挟着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博大的历史情怀,以不可阻遏之势喷放出来。 (2)直接继承建安风骨的传统,体现出一种慷慨悲凉、刚健有力的风格。 2.简述《临洞庭》写景抒情的特点。

(1)诗歌写景,将洞庭湖写得气势磅礴,又形象逼真。

(2)诗歌抒情,把乞求荐引之情写得十分含蓄。常常通过联想,借助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眼前之景来曲折地表示自己的愿望。即使是较为明确的表示自己愿望的一句,也没有明说,而只是暗示。这样,乞求录用,而不自贬,不亢不卑,十分得体。 3.《燕歌行》的主题是什么?是如何表现这个主题的?

(1)这首诗描写了边塞战争紧张激烈的场面,漠北荒凉萧条的景色,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将帅骄纵荒淫的现实,歌颂了战

7

士们在这种艰苦条件下依然奋勇杀敌、不图功名的高尚精神,同时对征人思妇的久别之苦深表同情,并讽刺朝廷任用边将不得其人。

(2)全诗每四句一换韵(第十七到二十四句是八句一韵),每韵写一层意思:

第一层写出征,第二层写行军,第三层写遇袭,第四层写战败,第五层共八句写被围,第六层是诗人的议论。通过对战争的整体叙写,表现了上述主题。 4.《燕歌行》的艺术特点。

(1)全诗结构严整,开合有序,气势雄健,流畅自如,恰当地表现出了高适诗悲壮的主体风格。

(2)四句一换韵,一韵写一层意思,这种有意识的换韵使诗具有整饬美。在韵的选择上,和感情的表达一致,如表现紧张、悲苦、低回的感情时用仄声韵,表现高昂的感情时用平声韵。且偶散并用,抑扬有节,既有古体的刚健遒劲,又有律体的流美畅达。

(3)语言质朴,凝炼精警,与其深厚的内容、真挚的感情构成了完美的统一。 5.《春望》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这首诗抒写国破家亡而山河春色依旧的感叹,以及在乱离中盼望得到亲人信息的心情。

全诗以“望”字贯穿始终。诗题“春望”,就是望春。作者面对大地回春的自然季节而触景生情,企盼恢复国家安定繁荣的局面。

6.《登高》中写景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登高》中的四句写景,有力地烘托了诗人的心情,写出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悲秋之意,却又不直接使用“悲秋”的字面,而是将这种悲愁之情渗透在具体的画面之中。诗中所描写的这些自然景物,既具有客观事物的具体特征,季节特征,同时也饱含着诗人特殊的感情色彩,表现了诗人特定的心情。 7.《登高》情景交融的特点。

诗中所描写的自然景物,既具有客观事物的具体特征,季节特征,同时也饱含着诗人特殊的感情色彩,表现了诗人特定的心情。啼猿作为一种动物,本身并不具有人的感情,但在“艰难苦恨”中的诗人听来,猿啼声却充满着一种凄哀的情调。同样,那滚滚的长江,萧萧的落木,盘旋的飞鸟,冷清的小渚,也无一不起着渲染环境气氛、烘托诗人情绪的作用。“自然更使得诗人触景生情、引起相应的心理活动与感情变化了。而这种心理活动与感情变化,又反过来加深了景物的感情色彩。所以诗中的景物已不同于自然的景物,它是诗人主观化了的客观景物。 8.简述《山石》的艺术特点。

(1)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游山寺之所遇,所见,所闻,所思,像一篇游记。记游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一句一样境界。展现出远景,中景,近景,特写,互相穿插,安排布置也很有分寸。 (2)诗风平易流畅。

9.简析《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的结构。

前四句写眼前之景,从近“城上高楼”到远“大荒”、“海天”;再由近“芙蓉水”而特写“薜荔墙”写景即是抒情。后四句抒怀念之情,山遮水拦,音书阻绝。抒情中又有写景。

10.《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这首抒情诗,兴中有比,比喻贴切,情景交融,楚楚动人。首联出句“城上高楼接大荒”是起兴,即由眼前之景引起联想,引出对句的愁思;同时也是比喻,喻体“大荒”与本体“愁思”具有相似点——广而且远。颔联两句都用借喻,从字面上看,似与愁思无关,但由自然的狂风暴雨我们可以联想到政治的狂风暴雨;由狂风暴雨受摧残、侵害的芙蓉、薜荔可以联想到受政治的狂风暴雨摧残侵害的五位刺史,这比喻又很贴切。古人认为忧愁可使人的肠弯曲,故有“愁肠百结”之语,颈联对句用柳江之曲喻愁肠之曲,也很生动、贴切。

11.《宿紫阁山北村》如何揭露宦官纵容禁军抢劫民财的罪恶。

它细致地描绘了一幅禁卫军抢劫图,大胆地揭露了当时宦官纵容禁军抢劫民财的罪恶,反映了人民的痛苦。作品虽然没有一句议论,但字里行间饱含了对人民极大的同情,和对穷凶极恶的禁卫军的极大愤慨。 五.论述题

1.如何理解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抒发的感情。

仰观苍天,俯视大地,天地悠悠,而人生短暂。对胸怀大志的诗人来说,没有识才爱才用才的贤明君主,没有惺惺相惜、志同道合的俊杰,是多么孤独寂寞!这一生才能被埋没,壮志不得酬,是多么令人悲哀!

天地依旧是原来的天地,它们的生命多么悠久。相比之下,人的一生却是太短暂了!自己的雄心壮志来不及实现,自己的雄才大略来不及施展,就将匆匆地离开人世。想到这里,怎能不怆然涕下呢?诗人的孤独和悲怆,是那个压抑人才的封建社会造成的。他的这首浸透着泪水的诗就是对那黑暗社会的控诉。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是一声人生短暂的感喟。诗人纵观古往今来,放眼于历史的长河,不能不感到人生的短促。

8

天地悠悠,人生匆匆,短短的几十年真如白驹之过隙,转瞬之间就消失了。这种感既可以引出及时行乐的颓废思想,也可以引发加倍努力奋斗的志气。自古以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并不因感到人生短暂而消沉颓唐,反而更加振作精神,使自己有限的一生取得接近无限的意义。正因为陈子昂抱着这种积极态度,所以他才“怆然涕下”。也正因为在悲怆的深层,蕴蓄着一股积极奋发欲有所作为的豪气,所以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2.《山居秋暝》是如何通过写景来抒情的。

诗歌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自然之景清幽明净;写竹林里传欢声笑语,天真的少女洗衣归来,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分披,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写人的活动。喜悦中又有赞赏,怀有对隐居生活的非常满足。

最后,诗人直接抒发了自己的隐逸之情。山中要比“朝中”洁静、纯朴,所以更加喜爱自己的隐居生活,表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3.在《将进酒》中,李白是如何渲泄自己的情感的。

(1)由人生易老,岁月苦短到感叹怀才不遇。实际上是由怀才不遇才产生人生命若朝露的想法。 (2)由怀才不遇想到及时行乐,并觉得金钱不值得保留。蔑视金钱又是蔑视精神之外的一切有形之物。 (3)所以富贵权位也不重要,醉酒也不重要,身体也不重要,身边的行头也不重要。享乐是重要的。

这首诗抒写了岁月流逝却不能建功立业的感叹和怀才不遇的苦闷,以及由此产生的厌薄功名权贵、借酒浇愁、及时行乐的感慨。通篇弥漫着悲痛之情。

4.以《将进酒》为例,谈谈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这首诗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气势豪放,感情激越。黄河之水势不可挡的气势,纵情欢乐的狂放,自我肯定的豪情,视权贵如粪土的气度,以“五花马、千金裘”换美酒的豪爽,生动地展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第二,想象丰富,夸张大胆。“黄河之水天上来”、“朝如青丝暮成雪”,“三百杯”,“万古愁”等句,既表现了豪迈的诗情,又不失险怪,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第三,在语言运用上,这首诗以七言为主,而以三言、五言、十言句点染其间,参差错落,好像行云流水,飘逸奔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5.《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写景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开头的写景:辽阔的走马川,紧连雪海边,浩瀚的沙漠,黄沙滚滚接蓝天。轮台九月的秋风,日夜在狂吼,走马川的碎石,一块块大如斗。狂风刮得碎石满地乱滚。这几句写景实际上是写出师的环境,诗中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用夸张的手法来状写环境的艰险。从而衬托士卒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赏析。

各注本对这两句的理解有分歧。焦点在于,究竟是谁“溅泪”,谁“惊心”。一种解释是诗人自己对花而溅泪,闻鸟而惊心。另一种解释则认为句中的主语是“花”,是“鸟”。花因“感时”在溅泪,鸟为“恨别”而惊心。这看似不合理,其实是用了移情法。花、鸟本是自然物,现在由于诗人的特殊心境,把自己的感受移加到它们身上,觉得它们也通人情。花朵含露,是感伤时局在落泪,鸟儿跳跃,是因为生死别离而心绪不宁。这样写,比直抒自己内心如何如何,意味更浓郁,效果更强烈。如同说“天地含愁,草木同悲”那样,写的就不仅仅是个人的感受,而是表现当时遭受战乱之苦的许多人的共同感受。不采用特殊的表现手法,就难以恰切形容。

7.以《金铜仙人辞汉歌》为例,分析李贺诗新奇诡异的特点。

李贺被人们称为诗鬼,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诗新奇诡异。这首诗正体现了新奇诡异的特点。这首诗的题材来自魏明帝曹叡迁移汉武帝所铸铜人一事,属于咏史诗。一般的咏史诗借古谕今,借古讽今,往往写得一本正经。而这首诗虽然也有借古谕今、借古讽今的特点,却跳出了一般咏史诗的陈规格套,一开头就写汉武帝刘彻的幽灵跑出来晃荡,并且那么大不敬,呼之为“刘郎”。那铜铸的仙人竟然会流泪。这两件事本也不是李贺的发明,而是来自有记载的传说,一般一本正经的咏史诗不会选这种诡异的传说作素材,而李贺偏偏选这两个素材,用诡异的语言表现出一种神秘而荒诞的意境,即表现出浪漫主义风格,具有吸引人的艺术魅力。

8.《泊秦淮》是如何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的。

由听到歌声而发感叹,点明全诗的主旨:这班歌女们哪,真是没有心肝,国家都亡了,还在唱《玉树后庭花》这种靡靡之音!这种亡国之音!其实,诗人讽刺的对象并不是歌女,因为没有喜欢这种淫荡曲子的醉生梦死的达官贵人点这支曲子,她们怎么会唱呢?更何况,歌女们不知亡国恨还可以理解,那些达官贵人,身负天下安危,还这样醉生梦死,就不可原谅了。所以这一联用的是影射法,明责歌女,实责那些达官贵人。回过头来,首句由冷的景中所暗示的诗人的心情,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了:诗人人是因为国势危殆,而那些身负国家安危的家伙还在那里醉生梦死,国家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出于忧国忧民,他的心才那么冷寂。 9.以《菩萨蛮》(小山重叠)为例,分析温庭筠词的艺术风格。

这首词意在描写人物的心境,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却写得这样委婉含蓄,几乎不露痕迹,是这首词的第一个特点。委婉含蓄也是婉约词的共同特点。

9

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以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以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是这首词的第二个特点。

用词堆金砌玉,色彩浓艳,词藻华丽,词风香艳,只从写色彩用“金”,状头发用“云”,描脸颊用“花”就可以看出来,是这首词的第三个特点。

10.《虞美人》(春花秋月)是如何抒写亡国之恨的。

上片写对“往事”、“故国”的追忆,而在禁不住的追忆中更感不堪回首的痛切。

“春花秋月”两句一问一答,是说春天的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秋天的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周而复始,何时才能够完结呢?“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词人却希望它赶快完结,不难看出词人内心的痛苦。他不只是希望春花秋月赶快完结,是希望一切都赶快完结。痛苦从何而来呢?因为他回忆起了往事,而这往事又何等多啊!“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两句,是说昨夜外面又刮起了春风,而且明月当空,又是一个春天开始了,这时自己的故国还在这春风明月中吧,自己却成为阶下囚,屈辱地过了一年又一年,往事真是不堪回首啊!

下片承上片而来,申述不堪回首又不得不回首的往事,并抒发自己无尽的愁思。

“雕栏玉砌”两句,是说故国的宫苑应该还在,只是江山易主,物是人非了。表达了词人内心的隐痛和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之情。最后两句一问一答,自己内心的愁究竟有多少呢?这愁就像春天奔流不息的江水一样,是无限的多,而且永无休止。 11.《虞美人》(春花秋月)的艺术特点。

第一,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由“春花秋月”季节变化的景色,联想到自己亡国之君的凄凉身世,情景融为一体,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第二,通过回忆和想象,充分流露了词人无尽的愁思,感人至深。

第三,以水喻愁,比喻贴切。“一江春水向东流”,使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地表达了词人无限忧怨的浓重感情。

宋元明清

一.填空题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出自晏殊写的《浣溪沙》词。

3.“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出自欧阳修写的《戏答元珍》诗。 4.“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自欧阳修写的《醉翁亭记》。

5.《五代史伶官传序》虽然是为伶官传所写的序,总结的却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经验教训。本文的中心焦点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柳永的词《雨霖铃》。

7.北宋前期词多写男女恋情,多是小令,言辞文雅;柳永扩大了词的题材,多写都市繁华、羁旅行役和下层歌妓们的悲欢。又多作慢词,并运用口语入词,长于铺叙。

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王安石所写《泊船瓜州》中的名句。 9.《答司马谏议书》是王安石写给司马光的一封回信。

10.“人生到处何以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是苏轼所写《和子由渑池怀旧》中的名句。 1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写的是黄州赤壁的景色。

14.“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写的是苏轼与朋友游黄州赤壁时所见之景。

15.宋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李清照,她的词集名《漱玉集》。 16.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17.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18.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9.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声歌里轻雷动,一夜连枷打到明。 20.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1.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词人是辛弃疾,他的词集名《稼轩长短句》。

22.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2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出自文天祥写的《过零丁洋》诗。

24.被朱元璋称为“开国文臣之首”的明初诗文作家是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是他写给同乡后辈马君则的一篇赠序。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电大本科中国古代文学总复习(2)在线全文阅读。

电大本科中国古代文学总复习(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906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