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析小文夫妇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浅析《四世同堂》中小文夫妇的存在及意义

关键词:性格分析特殊存在意义

摘要:《四世同堂》中小文夫妇的存在是特殊的,通过对他俩的性格分析,试图解释小文夫妇身上所特有的意义与价值。

读罢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有这样两个很有嚼头的人物——小文夫妇。如果我们粗略的对书中的所有人物进行简单分类,则有:在思想上或者行动上反抗日本人的,诸如瑞宣、默吟、刘四爷等人;支持迎合日本人的,如瑞丰、冠晓荷之流。而小文夫妇仿佛不属于这个世界,他们的生活中没有日寇的侵略,鲜有生活的压迫,缺少亲邻死亡的痛苦,似乎只有那哀婉的琴音、好听的歌声、精致的行头……他俩对外界事物有着天然的淡漠与疏远。那么,小文夫妇在《四世同堂》中,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一):书中乾坤与性格分析

《四世同堂》对各式各样的人物的描写可以说是可圈可点,在八年的沦陷史里,几乎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都牵动着这个小羊圈胡同居民的神经,那么,小文夫妇呢?

1.人物出场:六号也是杂院,而人们的职业较比四号的略高一些;……东屋住着小文夫妇,都会唱戏,表面上是玩票,而暗中拿“黑杵”。(这里交代了他俩的经济来源,居住条件) 2.背景——北平沦陷:六号没有人出来,小文夫妇照例现在该吊嗓子,可是没敢出声。

1

3.第一次北平戒严:没有对小文夫妇的描写。

4.蒋介石发表抗日声明:小文夫妇今天居然到院中来吊嗓子,好像已经不必再含羞带愧的作了。

5.沦陷后的第一个中秋:没有对小文夫妇的描写。 6.钱孟石之死:没有对小文夫妇的描写。

7.给孟石、钱老送终:除了冠家,所有的邻居都立在门外含泪看着。……小文太太扒着街门,只看了一眼,便转身进去了。 8.第二十四章:对小文夫妇的长篇论述。

9.太原陷落:无直接描写,从瑞丰口中似乎得知,小文会去中山公园唱戏。

10.上海陷落:小文专心为若霞创造个新腔儿。

11.台儿庄后,日贩日造收音机:六号院里小文安了一架,专为听广播京戏。

12.瑞宣被捕:小文发表生死观。 13.小崔之死:把家中所有的钱贡献出来。

14.日本抢粮:(小文)若无其事的在六号院门口立着。 15.献铁风波:小文为人也不错,但他依旧揣着手不多说道。 16.天佑之死:小文忙前忙后。

17.小文夫妇之死:积极反抗,不受辱,不屈服。

18.众邻反映:大家对小文夫妇一致的表示惋惜,他们甚至到六号院里,扒着东屋的窗子往里看一看,觉得屋里的桌椅摆放的很神圣。

2

通过对小文夫妇在书中的摘要,可以总结出小文夫妇的主要性格特征:

1. 这对夫妻对外在事物有着天然的淡漠感:华北、华东的逐步沦陷在他们身上没有得到任何体现。政治上的变动、国家面临的危险,他们都能不动声色、安之若素;朋友、邻居的死亡倒是给他们带来了一些震动,但是,这样的反映都在自我保护圈之外,不会涉及到他们两个生活的根本要求;小文夫妇的死亡时带有烈士的悲壮色彩的,但是,这样的反映并不代表他们对敌人有极大的仇恨,或者对祖国极大的热爱,他们的反抗,只是为了人格的完整,生活的不改变性。他俩为自己围了一个圈,将周围的一切染上了一层朦胧,人与人的相处定了一个范围。所以,他们的淡漠感甚至无动于衷都不是后天培养的,是生在、长在没落王侯之家的、所惯有的、天生的气质。

2. 这对夫妻在生活中展现的大智大慧:在瑞宣被捕后,“小文发表了他的艺术家的意见:‘改朝换代都得死人,有钱的,没钱的,有地位的,没地位的,做主人的,做奴隶的,都得死!’”这番生死观一发表,似乎可以理解小文夫妇那股淡然不变了。小文夫妇经历了改朝换代,以他们的身份讲,也称得上亡国奴了;经历了有钱有地位,现在没钱没地位;原来是主人,现在是奴隶。那么,有了这样的人生感悟与体验,他恐怕早已把世间一切看透了吧?正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另外,

3

小文是贵族,幼年在侯爷府所看到的人情世故,使他对社会就会有一种不同于同龄人的看法。所以,小文的不反抗,无反映,不是因为他的麻木无知,而是因为他知得太多了。 3. 这对夫妻有着难能可贵的自尊与自爱:小文夫妇对得势的日本人不曲意逢迎,对破落的友邻不歧视贬低;对自身以往的身份不吹不擂;对厌恶憎恨的人全然空气视之;对对自己不满的人不可以改变,徒增烦厌;对对自己巴结讨好的人,也如常人一样对待……小文夫妇的自尊与自爱在小羊圈胡同中犹如一面镜子,与不同的人形成对照,反映每个人的性格特点。

由此,我们可以很确定的说:小文夫妇是异于常人的,尽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侧面,但作家对他俩的感情投入,与众多小人物不同,因为小文夫妇的不同甚至与整个民族所共鸣着的情绪平行无交集。

(二)特殊之处

作家对小文夫妇的描写,本身就有很强的特殊性。尽管小文夫妇住在六号院,与丁约翰、刘师傅一样的生活环境。但是,作家在写法、构思以及倾注的感情上都是不一样的。

1. 长篇论述非主角:小文夫妇显然不算是《四世同堂》中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但是,作者在第二十四章中花费了一个大章节来系统介绍他俩的背景,这是唯一的。我甚至觉得这是作者的刻意之举。明显地,作者为了引出小文夫妇,先介绍了

4

“大赤包与尤桐芳联合反抗冠晓荷的事件。这件事加深了读者对冠晓荷猥琐好色的理解,但这些性格侧面也都是介绍过的。而大赤包与尤桐芳的联合也不能说明什么,这一片段在大赤包与尤桐芳长期的斗争中显得突兀了。同时,这一情节对整部小说情节的推动也没有很大作用。而我的理解是:这样的行文就是为了详细的让读者了解认识小文夫妇。前文中几次对他俩的描写,使读者产生疑问:为什么国难当头会有这样的人?这一章对二人的来历的描写,正好解释了其性格成因,也与后文“死得悲壮”相呼应,使小文夫妇波澜不惊的性格出乎意料的爆发更加动人心魄。这样,我们就能看出作者对小文夫妇高超的写作技巧与倾注的深沉感情了。 2. 二人所承载的文化含义:老舍是北京的旗人,对旗人、对北平文化的了解是相当透彻的。小文夫妇不是旗人,但他们清朝侯爷的身份以及对北京文化的了解,使他俩也能称得上是大半个旗人了。试看他们的性格——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们的追求——作为侯爷享受花鸟虫鱼的追求以及破落后无所谓追求的追求;他们的人生态度——“在小文夫妇到须睡木板和草甸子的时候,他们并不因没有钢丝床而啼嚣,可是,一旦手中有了钱,他们认识什么是舒服的,文雅的,他们自幼就认识钢丝床,红木桌椅,与名贵的字画。”……他俩是老舍先生对北京文化的一次深刻描绘。小文夫妇寄托着老舍对北京传统文化的了解与思考。不然,怎么会有关于旗人生活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浅析小文夫妇在线全文阅读。

浅析小文夫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904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