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成型条件
料筒和喷嘴温度 1段(℃)2段(℃)3段(℃) 物料温度(℃) 模具温度 定模(℃) 动模(℃) 成型压力(kg/cm) 注射压力 ″ ″ ″ 保压压力 ″ ″ ″ 预塑压力 ″ ″ ″ 螺杆转速(转/分) 时间 (秒)
实验 9 复合材料真空导入成型工艺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并且学会真空导入成型实验原理。
2、掌握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技术要点、操作程序和技巧
3、进一步理解不饱和聚酯树脂和胶衣树脂配方、凝胶等物理概念和实际意义。
二、 实验原理
随着在游艇、风力发电叶片等制品上的应用,真空导人工艺 (Vacuum Infusion Process,VIP )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作为一种相对高性能低成本的成型技术,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采用。
真空导人工艺具体的成型方法是将纤维增强材料直接铺放在模具上,在纤维增强材料上再铺放剥离层和高渗透介质,然后用真空薄膜包覆及密封,抽出体系中的空气,利用真空产生的负压把树脂注人并浸渍增强材料,最后充满整个模具。制品固化后,揭去真空材料,在模具上得到所需的制品。
真空导入工艺能被广泛的应用,有其理论基础的,这就是达西定律(Darcy’s Law)
2 t =? 2h/(2 k DP )
t 是导入时间,由四个参数来决定。
h-树脂粘度,从公式上可以看出所用树脂的粘度低,则所需导入时间就短,因此真空导入所
用的树脂粘度一般不能太高。这样可以使树脂能够快速的充满整个模具。
?-注射长度,指的树脂进料口与到达出料口的之间的距离,距离长当然所需的时间亦长。 DP-压力差, 体系内与体系外压力差值越大,对树脂的驱动力也越大,树脂流速越快,当然
所需导入时间也越短。
k = 渗透性,指玻纤,夹心材料等对树脂浸润好坏的参数。k值大说明浸润好,象连续毡,
多向毡要比方格布,短切毡易被树脂浸润。因此为了使得树脂在增强材料被压实的情况下能方便的充满体系,一般会人为设置一些导流槽,比如在夹心泡沫上下打孔等。
三、真空导入工艺优点及对原材料的要求
与其他工艺相比,真空导人工艺具有非常多的优点 :①作为一种闭模成型工艺,树脂在固化过程中减少了交联单体的挥发 ,对环境几乎无污染 ,减少了操作者与有害物质的接触;②处于真空负压下的树脂能够完全浸渍纤维增强材料 ,并且体系中不留有多余的树脂,成型的制品纤维含量高、性能高 、孔隙率低 ;③在成型条件一样的情况下 ,真空导人工艺成型的制品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减少 ,这对于重量要求稳定的玻璃钢制品是很关键的;④对模具要求不高 ,模具制作相对简单。使用单面模具,就可以得到两面光滑平整的制品,节约了模具制造成本。
由于真空导入工艺具有很多的优点 ,所以对原材料的要求就相对比较高,特别是对在真空负压下流动的树脂 ,①具有低粘度 ,一般需控制在300cP以下 ,仅借助真空即可在增强材料堆积的预成型体中流动 、浸透 ,而且要有足够长时间不变的最佳粘度和流动性 ;②能够常温固化 ,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低收缩 、低放热的性能;③具有较好的固化特性 ,有适宜的凝胶时间和快速固化的性能。凝胶时间太短树脂较难填满整个模腔,凝胶时间过长将会影响制品的脱模时间和生产效率。基体树脂是复合材料成型的基础材料 ,在真空导人工艺成型中,目前最常用的基体树脂是不饱和聚酯树脂 (U 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s,UPR ),因为相对于乙烯基酯树脂和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具有综合性能优良、价格低 、流动性能好 、易加工等一系列的特点。 四、 实验仪器及原料 1、实验仪器
真空泵,接口,压力表,导流管,脱模布,导流布,真空袋等等。 2、 实验原料
不饱和聚酯树脂、过氧化甲乙酮、环烷酸钴等 五、 实验步骤
1、准备模具
和其它积层工艺一样, 对VIP来说高质量的模具也是必须的。表面要有较高的硬度和较高的光泽,并且模具边缘至少保留15厘米,便于密封条和管路的铺设。对模具进行清理干净,然后打脱模蜡或抹脱模水。 2、施工胶衣面
可以根据制品的要求,可以用产品胶衣和打磨胶衣,选用类型有邻苯,间苯和乙烯基。用手刷和喷射的方法施工胶衣。 3、增强材料铺设
选用增强材料-玻璃纤维,碳纤维,夹心材料?这要依据制品强度要求来定。选择增强材料对积层工艺来说是很重要的一步,但对于VIP要多考虑几点。 虽然所有织物都可以用,但不同的材料和织法会影响树脂流速。
4、真空袋材料铺设
先铺上脱模布,接着是导流布,最后是真空袋。在合上真空袋之前,要仔细考虑树脂和抽真空管路的走向,否则有的地方树脂会无法浸润到。铺设时要非常小心,以免一些尖锐物刺破真空袋。
5、抽真空
铺完这些材料后,夹紧各进树脂管,对整个体系抽真空,尽量把体系中空气抽空,并检查气密性,这一步很关键,如有漏点存在,当树脂导入时,空气会进体入体系,气泡会在漏点向其它地方渗入,甚至于有可能整个制品报废。
6、配树脂
抽真空达到一定要求后,准备树脂。按凝胶时间配入相应的促进剂和固化剂,切记不能忘加固化剂,否则很难弥补。不过一般真空导入树脂含有固化指示剂,可以从颜色上来判断是否加了固化剂。
7、导入树脂
把进树脂管路插入配好的树脂桶中,根据进料顺序依次打开夹子,注意树脂桶的量,及时补充。
8、脱模
树脂凝胶固化到一定程度后,揭去真空袋材料。从模具上取出制品并进行后处理。
六、 思考题及实验感想
1、 真空导入法成型工艺有什么优点? 2、 真空导入成型工艺对原料有什么要求? 3、 实验感想
复合材料树脂传递模塑(RTM)成型工艺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RTM成型工艺,操作方法; 2. 了解RTM成型工艺的实验原理及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简称RTM(Resin Transfer Molding)。RTM起始于50年代,是手糊成型工艺改进的一种闭模成型技术,可以生产出两面光的制品。在国外属于这一工艺范畴的还有树脂注射工艺(Resin Injection)和压力注射工艺(Pressure Infection)。
RTM的基本原理是将玻璃纤维增强材料铺放到闭模的模腔内,用压力将树脂胶液注入模腔,浸透玻纤增强材料,然后固化,脱模成型制品。
成型设备 RTM成型设备主要是树脂压注机和模具。①树脂压注机由树脂泵、注射枪组成。树脂泵是一组活塞式往复泵,最上端是一个空气动力泵。当压缩空气驱动空气泵活塞上下运动时,树脂泵将桶中树脂经过流量控制器、过滤器定量地抽入树脂贮存器,侧向杠杆使
固化剂泵运动,将固化剂定量地抽至贮存器。压缩空气充入两个贮存器,产生与泵压力相反的缓冲力,保证树脂和固化剂能稳定的流向注射枪头。注射枪口后有一个静态紊流混合器,可使树脂和固化剂在无气状态下混合均匀,然后经枪口注入模具,混合器后面设计有清洗剂入口,它与一个有0.28MPa压力的溶剂罐相联,当机器使用完后,打开开关,溶剂自动喷出,将注射枪清洗干净。②模具 RTM模具分玻璃钢模、玻璃钢表面镀金属模和金属模3种。玻璃钢模具容易制造,价格较低,聚酯玻璃钢模具可使用2000次,环氧玻璃钢模具可使用4000次。表面镀金属的玻璃钢模具可使用10000次以上。金属模具在RTM工艺中很少使用,一般来讲,RTM的模具费仅为SMC的2%~16%。 三、成型技术特点及应用
RTM成型技术的特点:①可以制造两面光的制品;②成型效率高,适合于中等规模 的玻璃钢产品生产(20000件/年以内);③RTM为闭模操作,不污染环境,不损害工人健康;④增强材料可以任意方向铺放,容易实现按制品受力状况例题铺放增强材料;⑤原材料及能源消耗少;⑥建厂投资少,上马快。
RTM技术适用范围很广,目前已广泛用于建筑、交通、电讯、卫生、航空航天等工业 领域。已开发的产品有:汽车壳体及部件、娱乐车构件、螺旋浆、8.5m长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天线 罩、机器罩、浴盆、沐浴间、游泳池板、座椅、水箱、电话亭、电线杆、小型游艇等
四、实验用原材料及仪器 (1)RTM原材料
RTM用的原材料有树脂体系、增强材料和填料。 树脂体系 RTM工艺用的树脂主要是不饱和聚酯树脂。
增强材料 一般RTM的增强材料主要是玻璃纤维,其含量为25%~45%(重量比);常用的增强材料有玻璃纤维连续毡、复合毡及方格布。
填料 填料对RTM工艺很重要,它不仅能降低成本,改善性能,而且能在树脂固化放热阶段吸收热量。常用的填料有氢氧化铝、玻璃微珠、碳酸钙、云母等。其用量为20%~4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复合材料实验 - 图文(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