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
第三篇 复 合 材 料 实 验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系
目 录
实验1 酚醛树脂凝胶时间、挥发分、树脂含量和固体含量测定 实验2 单丝强度和弹性模量测定
实验3 丝束(复丝)表观强度和表观模量测定(参照GB3362-82) 实验4 树脂浇注体制作及其巴科尔硬度测试 实验5 手糊成型工艺试验 实验6 复合材料模压工艺试验 实验7 层压工艺试验 实验8 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
实验 9 复合材料真空导入成型工艺试验 实验10 RTM成型工艺试验
实验1 酚醛树脂凝胶时间、挥发分、树脂含量和固体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对酚醛树脂几个重要技术参数的测定方法,证实酚醛树脂由B阶向C阶段过度时放出小分子的事实。 二、实验原理
酚醛树脂由于苯酚上羟甲基(—CH2OH )的作用,它的固化与环氧树脂和不饱和聚酯树脂不同,在加热固化过程中两个—CH2OH作用将会脱下一个H2O和甲醛(CH2O),甲醛又会马上与树脂中苯环上的活性点反应生成一个新的—CH2OH。这个过程的快慢和放出水分子的本质,将需要用试验证实,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树脂含量和固体含量的不同含义。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
分析天平、智能电热板、秒表、称量瓶或坩埚等。 四、实验步骤
1、 将智能电热板设定至150±1℃且恒定,用一小块铝箔迅速取A阶酚醛树脂的乙醇溶液1g~1.5g放到智能电热板上,同时用秒表记时并开始用玻璃棒摊平和不断搅动,树脂逐渐变成粘稠起丝,直至起丝挑起即断时为终点,停止秒表,记录此时间,即为该树脂样品的150℃条件下的凝胶时间,以秒数表示。重复操作三次,同一树脂每次相差不应大于5s,取其平均值。
2、 取一已恒重的称量瓶或坩埚,称量为m1,取1g 左右的A阶酚醛树脂溶液于称量瓶中,称量总重为m2,然后将它放入80±2℃的恒温烘箱中处理60min,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m3,则树脂含量Rc是指挥发溶剂后测出的溶液中树脂的百分比,即:
RC?m3?m1?100%
m2?m13、 将称量为m3的试样再放入160±2℃恒温烘箱中处理60min,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为m4,则固体含量Sc是指A阶树脂进入C阶后树脂的百分比,即:
SC?m4?m1?100%
m2?m1挥发分Vc就是指B阶树脂进入C阶段树脂过程中放出的水和其他可挥发的成分所占B阶树脂的百分比,即:VC?m3?m4?100%
m3?m1高温固化绝对脱水量(m3-m4)和溶剂量(m2-m3)与树脂溶液总量(m2-m1)之比称为总挥发量Fc:
FC?由此,Vc与Fc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思考题
m2?m4?100%
m2?m11. 酚醛树脂凝胶时间测定中取树脂溶液的量多量少是否影响测量准确性?为什么?
2. 酚醛树脂与环氧树脂在固化过程中的差别可以了解为什么模压酚醛树脂模塑料(预浸料)时
要中途放气1~3次的原因,也能了解不同著作中所指树脂挥发分的物理意义。
实验2 单丝强度和弹性模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单丝强度和弹性模量的试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
单丝试样与材料力学实验的试样比较,其试样尺寸微小,因此,其测试设备也微小,但拉伸过程极为相似,计算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的方法也相似。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
单丝强力仪、带微米刻度的显微镜或千分尺、尖镊子。 四、实验步骤
1. 了解单丝强力仪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它的主要技术参数有7项:负荷量程范围;0~5N;最小伸长读数0.01mm;下夹持器下降速度为2mm/min~60mm/min,最大行程100mm;最小负荷感量10
4
-
N;工业电源:220V,50Hz。单丝强力仪实际上是一台小型电子万能试验机,负荷数和伸长量均数
字显示,外形由主机台、控制器和打印机三部分组成。
2. 准备和校验:将主机台控制器和打印机三部分用19芯和5芯连线连接,通电预热30min。检查“上升”和“下降”开关,看下夹器运动是否正常。用100g砝码调满,然后去砝码调零,再用50g砝码校核负荷显示数,如有误差可反复调零和调满。 3. 选择拉伸速度2mm/min。
4. 按图1所示选择单根碳纤维或玻璃纤维于纸框中位粘好。试样至少10个,并编号。
图 1 单丝试样制作纸框图
1-单丝;2-折迭痕;3-纸框;4-上夹头夹处
5-剪断处;6-下夹头夹处
5. 依编号将纸框在主机上夹头夹好,慢慢上升下夹持器,使之正好夹住纸框下端。小心剪断纸框两边。
记录上下夹持器距离L0。
6. 开启“下降”进行拉伸。一般要求在20s之内将纤维拉断。显示屏自动显示最大负荷数和断裂伸长值。
7. 取下被拉断的单丝,放在显微镜物台上测量单丝的直径d,或用杠杆千分表测d值。 8. 按如下公式计算单丝拉伸强度和模量:
拉伸强度:?拉=4P ?d24P?4P?L应力?d2拉伸模量:E? =?应变?L?d2?LL0式中:P--断裂负荷,N;
P’--记录直线段上某一点的负荷,N; d--纤维单丝直径,mm; L0--起始受拉单丝长度,mm;
ΔL--对应于P’那一点单丝伸长的长度,mm。
9. 依编号拉伸,将所有有效试验的σ拉和E分别计算其算术平均值X、标准差S和离散系数Cv。
实验3 丝束(复丝)表观强度和表观模量测定(参照GB3362-82)
一、 实验目的
掌握丝束表观强度和表观模量测定法。 二、 实验原理
丝束(复丝)和单丝不一样,它是一个多元体,如果直接加载拉伸,则纤维断裂参差不齐,所以国际规定将丝浸上树脂,让其粘结为一个整体。然而这个整体由纤维和树脂掺杂组成,不是一个均匀体,于是就将此种情况下测试的丝束强度和模量用“表观”二字限定。 三、 实验仪器和材料
万能试验机、牛皮纸和环氧树脂及固化剂。 四、 实验步骤
1. 选定已知支数和股数的玻璃纤维或碳纤维,使之浸渍常温固化的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混合物(如E-51 100g、丙酮20g、二乙烯三胺10g)。然后将已浸树脂的丝束剪成长度为360mm左右的丝束,共10根,并排放在脱膜纸上,并保证有250mm长的平直段,两头用夹子夹住拴一小重物使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复合材料实验 - 图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