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唐山市东南部。北倚滦河,与昌黎县相邻,东南濒临渤海西岸,西和西南与滦南、唐海县接壤。海岸线全长98.2公里,总面积为1307.7平方公里。处于北纬39°05′46″-39°34′38″、东经118°40′48″-119°18′37″之间。 2、地形地貌 *****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沿海。地质构造属于华北断块,地壳结构与整个华北断块地壳结构基本相同。*****全县地势低平,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1-15米。地处华北断块内东北部,境地内部主要为中生界、新生界沉积层。其平原为滦河冲击扇和滨海平原两部分所组成。北部平原成土母质为滦河冲击物,南部沿海平原为海相沉积物,两者之间淤积物呈交错沉积。基岩埋深800-1000米。 3、地质条件 (1)工程地质 *****县地质构造属华北断块,地壳结构与整个华北断块地壳结构基本相同。*****区域地壳结构大体可分四层:地壳表层厚3-4.5公里,以中新生界沉积为主,上层地壳深13-21.5公里,厚10-16公里,包括古老的结晶变质岩及花岗岩层。中层地壳深17.2-30.1公里,厚4.2-8.6公里,为花岗岩质层与其下面玄武质层之间变异带,为高速夹层。下层地壳深24.2-46公里,厚7-16公里,为玄武质层或铁镁成分偏高的深变质层,塑性变形强烈,其下面为上地幔。 (2)地震烈度 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J004 98)拟建场地的基本地震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 4、水文与水文地质 (1)地表水 *****县地表径流来自大气降水补给。全县有骨干河渠12条和重点排水渠17条,总集
6
水面积113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20亿立方米,其中外县流入的占0.10亿立方米;折合地面径流深度91.5毫米。 地表水的水质属于重碳酸钙钠水,其中利用河道蓄水的新河、盐场北侧渠、老滦河底(大清河)、小河子、小长河等,除滦河外均属河北沿海支流小河。 (2)地下水 区域内地下水补给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浅层地下水可采量为1.03亿立方米,沿海咸化水0.29亿立方米;深部淡水可开采量很小,为768万立方米,仅可供人畜饮用。 5、气候与气象 本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冬季漫长,长于夏季,春秋短暂。全年平均日照2579.1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8% 。全年平均气温10.1℃,七月份气温最高,平均为24.8℃;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6.5℃,多年平均降水量613.2mm,多集中在6-9月份。*****县夏季多偏南风,北港地区全年平均风速为6.0m/s,比城关3.7m/s几乎大一倍,其各月平均风速均比城关等内陆地区大1.3-3.0m/s,春季平均风速偏大更为明显,平均偏大2.6m/s,各季风速比内陆偏大1-2级风。年平均大风日数,沿海45.3天,内陆22.2天。 6、土壤 *****县地处沿海平原,滦河下游,土壤可分七个亚类;潮土面积82.48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2.1%;盐化潮土面积18.7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9.5%;滨海草甸盐土面积26.7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3.63%;滨海盐土面积4.09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08%;草甸土面积1.86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0.95%;沼泽化草甸土面积2.96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51%;风沙土面积5.6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90%;村庄、道路、河流、岛屿及大清河盐场等面积53.7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7.33%。评价区土壤以滨海盐土、沼泽化草甸土、滨海草甸盐土为主。 7、生物多样性 *****县是一个农业开发程度较高的沿海平原县,小长河流域内现状植被以农业植被类型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棉花、花生等;林业植被以桃、苹果等果树和四旁植树为特征,四旁植树主要树种为杨、柳、槐等。沿海滩涂主要土壤类型为滨海盐土,植物种类较少,区系成份单调,植被覆盖率低。主要植物种类有芦苇、柽柳、香蒲、碱蓬、盐蓬等。原有的平原森林植被,灌丛、树草丛植被类型已被栽培植被所代替,仅在河旁、荒沟、坑
7
边等少量未利用土地内分布。 *****县属暖温带滨海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区;土壤以潮土、盐化潮土、滨海草甸盐土为主;全县地势低平,海拔高度1~15m,陆生植物以平原耐盐碱植物为主。根据有关资料,境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57种,分属于44科,119属。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42科117属155种。代表植物有杜梨、小叶朴、刺槐、酸枣、柽柳、盐地碱蓬、碱蓬、二色补血草、芦苇、獐毛、香蒲、扁簏草、白茅、野古草、大米草、砂引草、沙钻苔草、野太草、黄背草等。 境内主要野生动物352种,属25目65科,主要有兔、猫头鹰、黄鼠狼、甲鱼、蟾蜍、河蟹、蛤蜊、蛇、蚯蚓、蝎虎、蜈蚣、蝉、蜻蜓等。境内主要珍稀保护动物主要为鸟类,属国家一类保护鸟类的12种,二类保护鸟类49种,省级保护鸟类17种,主要以沿海岛屿为栖息地;无列入保护的珍稀兽类、两栖、爬行动物。
8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县辖11个镇、3个乡和一个街道办事处,533个行政村。耕地面积94.3万亩,人口49.3万,其中农业人口41.3万。 *****县1988年3月被国务院确定为沿海对外开放县。近年来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8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1.8亿元,同比增长21.3%;实现财政收入11.5亿元,增长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亿元,增长56%;实际利用外资2488万美元,增长86.8%;出口创汇2.5亿美元,增长2.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721元,增长14.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63元,增长10%。 1、农业 200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71.9亿元。先后被授予 “中国果菜十强县”、“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县”、“中国鲜桃之乡”、“全国无公害蔬菜基地县”、“中国果菜无公害科技示范县”和“全国绿化模范县”、 “全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示范县” 、“中国珍稀毛皮动物之乡”、 “中国优质果品基地县”等荣誉称号。 四大主导产业:多年的农业结构调整,逐步培育形成蔬菜、果品、畜禽、水产四大特色主导产业。全县蔬菜生产面积50.2万亩,年产量达到262.1万吨,形成了区域化生产格局;全县果树面积20.8万亩,年产60万吨。大中小棚和日光节能温室等设施果菜生产面积25万亩; 畜禽饲养总量2155万头(只),其中水貂、狐狸等珍稀毛皮动物饲养量634只,居全国各县(区)首位。2007年成功举办了中国(*****)毛皮产业峰会;全年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3.4万吨;全县水产品总产量15.5万吨,主要品种为青蛤、杂色蛤、日本车虾、南美白对虾、东方虾、梭鱼、鲈鱼、罗非鱼、鲤鱼等。工厂化养殖面积18.5万平方米,居全市前列,养殖品种有牙鲆、河豚、青石斑鱼、海参、大菱鲆等。 标准化生产:制定实施农业生产标准5项,已禁止销售使用高剧毒、高残留农药。按照省级资质标准,投资400万元建设了全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在14个乡镇和部分蔬菜专业村建设了无公害果菜速测站和监测室,形成了健全的监测网络,实现了对全县主要农 9
产品的全覆盖检测。全县已有27万亩果菜基地通过省级环评认证,设施鲜桃生产等标准化生产规程被全国采用,韭菜、西红柿等产品通过农业部“绿标”认证,高光效苹果通过欧盟认证,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60个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监测县之一。有机农业开始起步,建设有机农业示范园2450亩,有3家企业在全省首次获得有机转换产品认证。 产业化经营: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培育了一批加工型、市场型、基地型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具有一定规模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8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4家,县级龙头企业19家。成立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发展和规范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66个,经纪人队伍发展到3000多人,形成了“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2007年,全县农产品出口创汇1543万美元,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7%。 农田基础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起,全县开始以大兴水利工程为中心的农田基础建设。北部筑滦河防洪堤坝、围埝;南部建沿海防潮海挡大堤、排咸闸站和台、条田;中部开挖排灌河渠、打机井,配之以平整土地、修路、植树、建设方田林网,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先后建成高程3.5-4米(黄海高程系)的海挡大堤62.25公里,总排洪能力680立方米/秒的防潮闸、站14座;修建保证20000立方米/秒流量的滦河防洪大堤14.9公里和设计防洪标准5000立方米/秒—校核标准7000立方米/秒的滦河防洪围埝79.6公里。 2、工业 *****工业历史基础薄弱,近年来发展较快。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家,现已形成了钢铁、焦化、物流、纺织服装、建材、化工、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行业,180多种产品,1000多种规格。主要产品有钢材、焦炭、木糖、白酒、水泥、棉纱、服装、汽午配件、农业机械等。2008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63.5亿元,工业增加值60.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总产值220.2亿元,工业增加值61.5亿元,实现利税14亿元。 乐宁县临港产业聚集区建设:*****县临港产业聚集区地处环渤海经济中心区域的京唐港区腹地黄金地带,西距河北省“一号工程”—曹妃甸工业区仅40公里,距天津150公里,西北距北京230公里,距唐山70公里,东距秦皇岛80公里。2008年12月,被省政府批准为首批省级产业聚集区之一,规划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同时被省政府确定为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成为建设*****新区的重要战略平台和加快*****发展的首要支撑。 按照基础设施适度先行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临港产业聚集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8亿元,先后实施了水、电、路、讯等一批基础设施配套工程,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年产25000锭纺纱项目环境评估报告 - 图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