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至5.2之间 (2分) 将Cu还原为Cu析出(2分) (4)Zn3(OH)4CO3·H2O
3ZnO+CO2↑+3H2O(3分)
2+
28.(15分) d (2分) 50%(3分) 猜想二:Y气体中可能含有CO2 (1分) 猜想三:Y气体中可能含有H2;和CO2(1分)
①B→C→(F)→E→D(3分,B和C错1个扣全分,E和D错1个扣1分) ②检验SO2是否除尽(1分) ③Fe+H2SO4=FeSO4+H2↑(2分)
④)E中固体由黑变红,D中固体由白变蓝色(2分) 29.(18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答案】 ⑴植物类型(或:植物种类) CO2浓度 O2浓度 ⑵大麦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玉米的光合速率比大麦高得多,且玉米能利用低浓度CO2进行光合作用,大麦不能(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⑶4% 明显下降(逐渐降低) ⑷(本题每空2分)①透明且密闭 ③充入相同体积的21%O2 ④ 相同且适宜(的光照、温度等) 讨论:a.幼苗应生长良好且长势一致 b.进行平行重复实验(或每组需用多株玉米幼苗进行实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光合作用的相关内容的理解与综合运用。⑴由曲线图可知,不同植物(如图中的大麦和玉米)在相同条件下光合速率不同,同一植物在不同的CO2浓度和O2浓度条件下光合速率不同。⑵在21%O2浓度且密闭条件下,装置内的CO2浓度在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强度下,将会很快下降,但由两曲线图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玉米的光合速率比大麦高得多,另外,玉米能利用较低浓度CO2进行光合作用,相比较而言大麦则不能。⑷由题干结合第⑵小题可知,装置要保证能控制和测定气体浓度,并能进行光合作用,故应透明且密闭。联系题干信息,对照组应充入相同体积的21%O2,这也是正常大气中的O2浓度。在对照实验中,各组的条件应符合等量最适原则,和平行重复原则,以避免偶然因素导致的误差。 30.(27分)Ⅰ.(12分,每空2分)【答案】 ⑴排除轴突中原有Ach递质(乙酰胆碱)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⑵神经纤维上 增强 ⑶60 mm/ms(结果没有单位的不给分) 小 突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内容。⑵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乙酰胆碱的浓度对C处感受到刺激的时间没有影响,但对D处感受刺激时间有影响,即乙酰胆碱的浓度越大,D处感受刺激时间的越短,说明相应的传递速度越快。⑶经计算,BC的距离为48cm,在乙酰
—1
胆碱的浓度为0.3?mol·L时,兴奋在该段(即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48÷0.80)mm/ms,在CD段则为{48÷(5.40-0.80)} mm/ms,这是因为突触处存在着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过程,即突触延搁。 Ⅱ.(15分,除第⑴⑵两小题每空1分外,其余均2分)【答案】 ⑴AAbb aabb AABB
⑵7 5/9 ⑶AABB 出现有豌豆素的植株(或有豌豆素的植株与无豌豆素的植株之比为1∶3) AABb ⑷没有 ⑸见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互作的相关内容。⑴由题意,有豌豆素植株的基因型为A bb,其余
基因A 抑制 基因B 前体物 酶A 豌豆素
均为无豌豆素植株,故纯种野生型豌豆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从组别Ⅲ可以看出,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杂交的F1代肯定是AaBb,所以双亲(均不能产生豌豆素)只能是aabb、aaBB、AABB中的各一个,经分析,可排除aaBB,结合Ⅰ、Ⅱ的结果,不难判定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⑵从第Ⅲ组F2表现型分离比的分母为16可知,F1代为双杂类型即AaBb,故F2应有9种基因型,除去有豌豆素植株的两种基因型外,无豌豆素植株的基因型为7种。第Ⅰ、Ⅲ组F2中,有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均为1/3AAbb和2/3Aabb,故二者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3×1/3+2/3×2/3=5/9。⑶第Ⅱ组亲本组合为AAbb×AABB,F1代为AABb,F2中无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两种,自交后代不分离的为AABB,后代发生性状分离的为AABb。⑷纯种亲本4的基因型只能为aaBB,它与任何亲本杂交的F1代中必有B基因,故不会产生豌豆素。⑸结合题意,基因B能抑制基因A控制酶A的合成,据此并结合题意画图即可。
31.(9分)Ⅰ.(6分,每空1分)【答案】 ⑴显微注射 ⑵培养液的pH ⑶胚胎移植 同期发情 ⑷胚胎分割 对囊胚的内细胞团进行均等分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胚胎工程的相关内容。⑴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受精卵中,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⑵在动物细胞培养中,培养箱中5% 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⑶过程⑦称为胚胎移植,代孕雌猴需作同期发情处理,以保证它与供体雌猴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相同。⑷若选用囊胚期的胚胎进行胚胎分割,操作过程需要特别注意对囊胚的内细胞团进行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胚胎的成活与发育。 Ⅱ.(3分,每空1分)【答案】 ⑴C ⑵C2H5OH +O2CH3COOH+ H2O ⑶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果酒、果醋的制作的相关内容。⑴果酒的发酵阶段,发酵瓶的瓶盖应每隔12h拧松一次,以排出发酵中产生的CO2,防止发酵瓶爆裂。⑵注意是由果酒酿制成果醋过程的总反应式。⑶微生物的纯化培养,通常采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高考试题库 w w w.gkstk.com 高考试题库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安徽省安庆市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二模)(理综)(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