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劳动经济学历年试题计算题答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03323劳动经济学计算题汇总--(苏州畅想)

蓝色部分是我给出的答案,红色部分是我的注解。是根据我的理解做的,所以不是标准答案,可能有很多错误的地方,抛砖引玉,请知道的群友给予纠正。谢谢。----秋水慕容20090404 绿色部分为dashi88所答, 请群友继续给予纠正. 07.10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

1.(本题9分)题35表是某地区某年末人口统计数据(单位:万人) 男性 年龄段 人口数 15-25岁 25-35岁 35-45岁 45-55岁 55-65岁 根据表中数据:

(1)分别计算15-25岁年龄段和25-35岁年龄段的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6分)(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5-25岁年龄段总人口劳动参与率=劳动人口/总人口=(8+6)/(22+21+28+28+32+33+30+29+37+37)=4.71% 25-35

岁年龄总人口劳动参与率=劳动人口/总人口=(27+26)

22 28 32 30 37 劳动力人口 8 27 31.6 28.7 34.1 人口数 21 28 33 29 37 劳动力人口 6 26 30.8 26.2 1.5 女性 /(22+21+28+28+32+33+30+29+37+37)=17.85% (P61公式)

(2)比较(1)中两个年龄段劳动力参与率的高低情况并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3分) 15-25岁的劳动力参与率=(8+6)/(22+21)=32.56% 25-35岁的劳动力参与率=(27+26)/(28+28)=94.64%

经比较所得,25-35岁的劳动参与率明显大于15-25岁的劳动参与率

可能原因:1.15-25岁年龄段中,有部分未达到法定劳动年龄,这成为影响就业的一个因

2.30-55岁的劳动力群体就业率最稳定,而20-30岁因工作转换形成的摩擦性

失业率最高

2.(本题6分)某地各年龄段失业者失业周期的相关资料如题36表,求该地区平均失业持续期。

年龄段 16-30岁 30-40岁 40-50岁 50-60岁

失业人口(万人) 4 6 8 2 1

平均失业周期(周) 50 40 60 80 题36表

该地区平均失业持续期=(50*4+40*6+60*8+80*2)/(4+6+8+2)=54周

(我不知道公式,我觉得应该这么算) 08.1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根据题34表所给资料,求该地区失业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受教育程度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 高中以上 就业人口(万人) 80 110 120 90 题34表

失业率=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4+6+8+2)/(80+110+120+90+4+6+8+2)=4.76% (P276公式)

4.假定某企业在一定时期的总成本(C)为100万元,主要用于购买劳动力(L)和专用设备(K)。

目前劳动力市场的工资率(W)为每人20000元/年,每台专用设备的成本(R)为50000元/年。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企业等成本线的斜率。

我不知道这个题目的意图,根据P26成本最小化与劳动力需求的关系的叙述,等成本线的

斜率等于w/r,那就等于20000/50000=0.4,而题目中的100万就没有意义了。 请知道的群友给予解惑。

答:设总成本全部用于购买劳动力,则:100/2=50人 设总成本全部用于购买专用设备, 则:100/5=20台

据此作出等成本曲线,并计算该企业等成本线的斜率为:20/50=0.4 08.10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5.在某一劳动力市场,当工资率为20元/小时,劳动力需求量为10万人;当工资率为15元/小时,劳动力需求量为11万人。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用绝对值表示)。 E=ΔL%/ΔW%=[(10-11)/10]/[(20-15)/20]=-0.4 取绝对值=0.4

请问一下,这样是否也对(为何要取20元/小时, 10万人做分母,可以取15元/小时, 11万人做分母吗)

E=ΔL%/ΔW%=[(10-11)/11]/[(20-15)/15]=-0.27 取绝对值=0.27 (P38公式)

6.根据题35表所给资料,求该地区失业率。 年龄段 16-30岁

就业人口(万人) 110 2

失业人口(万人) 4 失业人口(万人) 4 6 8 2 30-40岁 40-50岁 50-60岁 100 90 80 题35表

6 8 2 与前面题型类似,不做累述 09.1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7.某劳动力市场有A、B两类劳动力,当A类劳动力的工资率从10元降低到8元,该类劳动力的需求量从10000人增加到12000人,同时B类劳动力的需求量从8000人增加到9000人。 要求:(1)计算A、B两类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2)判断这两类劳动力是总替代关系还是总互补关系。

(1)EA、B=(ΔLB/LB)/(ΔWA/WA)=[(8000-9000)/8000]/[(10-8)/10]=0.625

(2)因A、B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性等于正数得知,这两类劳动力是总替代关系 (1)EA、B=(ΔLB/LB)/(ΔWA/WA)=[(9000-8000)/8000]/[(8-10)/10]=-0.625

(2)因A、B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性等于负数得知,这两类劳动力是总互补关系

一类劳动力的工资率上升引起另一类劳动力需求的增加,那么这两类劳动力称为总替代

一类劳动力的工资率下降引起另一类劳动力需求的减少,那么这两类劳动力称为总替代

一类劳动力的工资率上升引起另一类劳动力需求的减少,那么这两类劳动力称为总互补

一类劳动力的工资率下降引起另一类劳动力需求的增加,那么这两类劳动力称为总互补

自己总结(同升同降为总替代,相异为总互补)

(P38公式)

8.根据题35表所给的数据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失业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年龄段 16-29岁 30-39岁 40-49岁 50-60岁 就业人口 (万人) 7 10 9 5 题35表

与前面题型类似,不做累述 06.10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

9.(本题9分)某一劳动力市场中存在A、B两类劳动力。当B类劳动力的工资率由10元/小时降低到9元/小时后,该类劳动力的需求量由10000人增加到12000人;同时,这种变化也使得A类劳动力的需求量由5000人增加到5500人。

要求:(1)计算B类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2)计算A、B两类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3)判断A、B两类劳动力属于总替代还是总互补关系。 (1). =[(12000-10000)/10000]/[(9-10)/10]=-2 (2) =[(5500-5000)/5000]/[(9-10)/10]=-1

3

失业人口 (万人) 2 3 1 1.5 (3)因A、B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性等于负数得知,这两类劳动力是总互补关系 (B类劳动力的工资率下降, 使得A类劳动力的需求量上升,相异为总互补) 10.(本题6分)根据题36表所给资料,求该地区失业率

受教育程度 小学及以下 小学至初中 初中至高中 高中以上 与前面题型类似,不做累述 考纲出现的 计算题

11、某地区贫困户人均生活费用支出额为每月100元,赡养系数为1.5,平均工资为每月300元,按比重法测算的最低工资是多少?

M=P*S±T T值按照平均工资的40%∽60%来计算 所以这里T值为(180-120)/2=30元 =100*1.5±30 =150±30

12、在产品和要素(劳动)市场中完全竞争的厂商雇佣一个劳动日的价格是18元,厂商的生产情况如表所示,假设每个产品的价格是6元,问:利润最大化厂商应雇用多少个劳动量? 劳动日数L 产出量 Q

R-C=QP-(Lw+Kr) 这里可以把Kr忽略 R是总销售额,C是总成本,相减就是利润,这个应该理解吧 L是人力,w是工资率

4*6-2*18=-12 以此类推 哪个大就取哪个 就代表利润最大 10*6-3*18=6 15*6-4*18=18 19*6-5*18=24 21*6-6*18=18 23*6-7*18=12 24*6-8*18=0

比较下来是产出量Q为19所在组即劳动日数是5的所在组,利润最大. 08.4

13.假设某家羊毛衫生产厂现有员工9名,每天生产羊毛衫85件,现因工作需要,又招聘了一名员工,目前每天的产量是91件,假设,每件羊毛衫的售价是100元,试计算员工从9人增加到10人的边际收入是多少?

边际收入=边际生产力*产品价格=(91-85)*100=600

做此类题目,要看清让我们求的边际生产力的增加,特别提到从几人到几人

14.某劳动者去年的每月工资是2000元,如果今年每月的工资较去年增加了10%,如果劳动者所在城市的物价水平较上年增长了5%,试求今年该劳动者每月的实际工资. 实际工资=货币工资/货币指数

=[2000*(1+10%)]/(1+5%)=2095.24

08.7

15.已知某地区食物最低支出需求为每月150元,恩格尔系数为0.8,赡养系数为1.5,平均工资为600元,试运用恩格尔系数确定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M= Z/N*S±T T值按照平均工资(即600元)的40%∽60%来计算 所以这里T值为(360-240)/2=60元

=150/0.8 *1.5±60 =281.25±60

4

2 4 3 10 4 15 5 19 6 21 7 23 8 24 就业人口(万人) 80 110 120 90 失业人口(万人) 4 6 8 2 16.某航空公司原告雇佣飞行员20名,每天每人支付1000元工资,如果雇佣人数增加到21名,支付给每人每天的工资增加到1050元,试求该航空公司雇佣人数从20名增加到21名的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工资+劳动者数量*工资上升部分(P20)

=1000+21*50=2050 或者=1000+21*(1050-1000)

17.假定某企业在一定时期的总成本(C)100万元,主要用于购买劳动力(L)和专用设备(K)。目前劳动力市场的工资率(W)为每人20000元/年,每台专用设备的成本(R)为5000元/年。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企业等成本线的斜率。

等成本的斜率:Oa/Ob=(C/R)/(C/W)=(1000000/5000)/(1000000/20000)=4 即:Oa/Ob=W/R=20000/5000=4 这样简单些

18.假设某特定的劳动力市场需求曲线为L=6000-100W,劳动的供给曲线L=100W 求:假设政府对工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征收10美元的税,则新的均衡工资率为多少 6000-100w=100w 200w=6000 w=30 w新=30+10=40

19.在某一劳动力市场,当工资率为20元/小时,劳动力需求量为10万人;当工资率为15元/小时,劳动力需求量为11万人。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用绝对值表示)。 答案是2/5,还是3/11?

△W/W=(15-20)/20*100%=-25% △D/D=(11-10)/10*100%=10% E=[(10-11)/10]/[(20-15)/20]=-2/5,取绝对值=2/5

20.某劳动者去年每月工资为2000元,如果今年每月工资较去年增加了10%,同时劳动者所时劳动者所在城市的物价较上年上涨了5%,试求今年该劳动者每月的实际工资。 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2000*(1+10%)]/(1+5%) =2095.24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劳动经济学历年试题计算题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劳动经济学历年试题计算题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846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