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感知历史的形象思维能力;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激发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黄帝──“人文初祖”是全课的重点。 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是难点。 【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以江丙坤郁慕明清明祭拜黄帝陵冢的视频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黄帝是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清明节会有那么多人祭拜黄帝陵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3课,远古的传说 【自主预习】
1、读课文结合课件图片了解本文内容。
2、小组讨论华夏族的由来,人文初祖,禅让制等知识。 (一)炎黄战蚩尤
结合课文内容及课件图画归纳出华夏族,炎黄子孙名称的由来,知道涿鹿之战。明确黄帝所进行的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 (二)黄帝--人文初祖
结合课文内容及课件图画知道黄帝对于人类的贡献。明白他被人们称为人文初祖的原因。 (三)尧舜禹的“禅让”
了解什么是禅让以及禅让的本质,尧舜禹的事迹。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及夏王朝的建立等有关知识。 【合作探究】
1、你对神话(即黄帝时期有关发明的各种神话传说)有什么看法?认为哪些是可信的? 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样看才更为科学?
2、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什么时候算起?后世为什么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3、你还听过哪些有关炎帝、黄帝、和尧舜禹 的传说?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首领?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
第4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课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掌握西周分封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去感悟历史;通过制作表格、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夏商西周的兴亡和西周的分封制。 三、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师:你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吗?我国神话传说里,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她偷吃了后羿从王母那里求来的长生不死药,奔向了月宫。据说嫦娥和后羿是夏朝时的著名人物。夏朝经历了多少年?夏朝以后紧接着哪个朝代?下面你就学这些内容。 【自主预习】
结合课文学习以下内容 (一)夏朝
1、禹死后,谁继承了王位?这标志着什么?
2、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什么?它的统治中心在哪里?都城何处? 3、夏朝有哪些国家机构?实质是什么?
4、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国君? (二)商朝
1、夏朝什么时候灭亡?被谁灭亡?
2、商汤是一个怎样的国君?他重用哪个大臣勤政,很快使商朝强大起来? 3、商朝又叫什么名称?“盘庚迁殷”的原因是什么?起到什么作用? 4、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国君?使用什么酷刑? (三)西周
1、周国位于什么流域?国君是谁?任用什么人使国力强盛? 2、“牧野大战”发生在什么时候?对阵的双方是谁?结果是什么? 3、西周什么时候由谁建立?都城何处? (四)分封制
1、分封制是哪个朝代实行的?目的是什么?分封的主要对象是谁? 2、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封制的实行起到了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
1、奴隶制国家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
学生合作掌握课文内容
重要年代 重要事件 重要人物 约前2070年 夏朝建立 禹 约前1600年 汤灭夏,商朝建立 商王汤
约前1300年 盘庚迁殷 商王盘庚 前1046年 牧野之战,西周建立 周武王 前771年 西周灭亡 周幽王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生活。 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手上网查资料,搜集史料,体会夏 、商、周青铜文明的辉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筛选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民族自豪感,增加学生学习历史和考古知识的兴趣。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
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2、青铜文明的概念 四、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老师(出示幻灯片──司母戊鼎)(提前让学生收集有关司母戊大方鼎的资料) (先对“青铜时代”进行简单介绍:)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它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而在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中国青铜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而其真正的发展最高峰则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尤其是商代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用容器的制作最为著名。青铜鼎的前身是原始社会的陶鼎,本来是日用的饮食容器,后来发展成祭祀的“神器”,并被笼罩上一层神秘而威严的色彩。这件《司母戊鼎》就是此期间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甲骨文: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自主预习】
快速浏览教材,独立完成下列问题,完不成的作好标志。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在 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青铜器。
2、 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 和四羊方尊。 3、与商周同期,我国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出土了大量青铜面具、 大型青铜立人像等,这就是举世闻名的“ ”文化。
4、夏商周的陶瓷业也很发达,最早在 朝就有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 的国家。
(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1、农业:后代成为“五谷”的农作物, 时期已经齐备。农业上已知道 、 和 。
2、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 朝时都已经有了,还建有 。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
1、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阶级和 阶级的矛盾。
2、最能体现奴隶生活悲惨的是奴隶主用奴隶做 和 活动。
【合作探究】
1、有位著名考古学家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 你是怎么看的?
2、经过这节课的学习,青铜文明确实很灿烂,但是奴隶们的生活却是十分的悲惨,那么你觉得奴隶社会与原始社会相比,是进步呢还是倒退?
3、夏、商、西周青铜文化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
原始社会到末期,我国已有青铜器。 夏朝种类渐增多,商朝青铜灿烂期。 司母戊鼎造型巨,四羊方尊工艺精。 举世闻名三星堆,青铜立人有新意。 奴隶生活多悲惨,没有自由和权利。 生命不如牛与马,人祭人殉任屠杀。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观察分析争霸战争这种历史现象,比较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确立霸主地位的过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分析争霸战争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兴人是兴国的关键,做人做事要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才能成功,培养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齐桓公称霸和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 【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听说过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没有?(学生看课件讲故事)。 师:周幽王导致了西周的灭亡。之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被迫东迁,史称东周。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这是一个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动荡的春秋时期。
【自主预习】
学生结合课文和学习春秋争霸,战国七雄的有关知识 一、春秋争霸 (一)、齐桓公称霸
1、春秋时期为什么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
2、春秋时期出现了哪些主要霸主?最早称霸中原的是谁?
3、假如你是齐桓公,应该怎样作才能成就霸业?请同学们充当谋士,为齐桓公献计献策。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然后概括总结。
1、齐国东方,盛产鱼盐。出示春秋形式图,显示齐国的位置。 2、 任用管仲,改革内政。 3、“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尊王攘夷”的含义是什么? 过渡:齐桓公以后即起参与争霸的是晋国和楚国。晋楚数次联合盟国在中原地区的对决,先后持续百余年,是春秋时代最壮观的景象。
(二)、晋楚争霸
1、这两国争霸的情况怎样?哪位同学能说说看?(培养学生概述历史事件,口头表达的能力)
2、奠定晋文公成为霸主的战役是什么? 3、为什么本处于劣势的晋军能取得胜利?
4、想一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今天有哪些历史启迪?
5、除了中原各国的争霸,还有哪些国家也加入了争霸战争?
春秋时期的两百多年间,诸侯们打了四百多场大战。到春秋末期,初期的一百多个诸侯国锐减到二十几个了。到战国时期主要只有七雄,这说明了什么?(出示春秋战国形势图。此题有些难度,可对照地图,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二、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形成七雄并立的局面,出示战国七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地理位置,说出有什么特点?(教师总结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这七雄中,哪些国家变化最大?谁能指图说说看?(如果学生能回答出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可不作讲解)
1、战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引出军事家孙膑庞涓,学生了解桂陵、马陵之战。 2、战国七雄的局面是怎样被打破的?长平之战中秦取胜的原因是?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把握,但是一定要强调长平之战的作用,即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对抗秦军的进攻了。 【合作探究】
1、争霸战争带来哪些影响?
2、春秋战国战争的不同点有哪些? 3、请大家想一想,身处春秋战国一个环境中,一个国家怎样才能避免被消灭的厄运呢?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
出示历史歌谣,小节本课。
春秋诸侯齐首霸,尊王攘夷管助他,晋楚争霸在中原,此时旧制如碎瓦。 战国七雄并立打,桂陵马陵留史话。长平战后秦无敌,横扫六合统天下。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铁农具、牛耕的推广使用,了解都江堰构造和作用,掌握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教案(2018新版教材)(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