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空间联系的要素、国际式的建筑——西方文明真正的建立广泛的基础 3.6欧洲中世纪建筑 问题:
1.结构技术的演进如何影响建筑空间的创造与艺术风格的行程(古罗马、拜占庭和哥特建筑的结构和空间、艺术形式)
2.宗教教义与建筑形制、空间布局关系 3.巴西利卡式教堂的空间特征
4.集中式教堂与巴西利卡教堂的相似和不同点 5.名词解释:帆拱、内角拱、鼓座
6.拉丁十字式教堂与希腊十字式教堂的差异 7.早期伊斯兰教与拜占庭建筑的联系
(问题3)巴西利卡式教堂
? 形制来源:罗马巴西利卡,稍加修改即可满足聚众功能和教义的象征意义 ? 短边入口:强调纵向轴线即忏悔道路,西边为主立面
? 通道(柱廊围合的中殿nave)和中心(东端祭坛apse,是教堂圣地) ? 平面形状逐步发展成十字形(短长结合型,称拉丁十字) ? 设计特点:注重通道,过程性,光线上明下暗 教堂结构:
? 原巴西利卡的结构被保留
? 一座长的大厅被立柱分为三个部分 ? 中间的中厅最宽,也最高 ? 其终端是供奉圣坛的半圆形陇 ? 两侧的侧廊则比较低和比较窄
最早的巴西利卡式教堂:圣乔凡尼大教堂S.Giovanni
问题4:集中式教堂:
布局不像巴西利卡式那样主要是一个长方形大厅,而是一个圆形大厅,中央部分是一个大的穹窿,周围是一圈回廊
代表建筑:罗马的圣康斯坦齐亚洗礼堂Santa Costanza
神论的教堂:神圣空间的礼拜模式
? 天主教堂:上帝之屋,中间有长长的走廊 ? 清真寺:伏地祈祷的场所
? 东正教堂:聚集起来共同祈祷的房子
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君士坦丁堡) 圣索菲亚大教堂Hagia Sophia
? 建筑主要特色:结构体系、关系明确、层次井然
? 结构:使用帆拱将穹窿顶支撑在四个柱墩上,完成从方行平面到穹窿顶间的过度。其横
向推力由东西两个半穹顶和南北各两个大柱墩来平衡。
集中式宫廷教堂
君士坦丁堡,小索菲特教堂Palace Church of HagiosSergios and Bacchos
11
现存最早的十字教堂
拉文纳的加纳.普拉西第亚墓Mausoleo di GallaPlacidia
(问题六)拉丁十字式教堂与希腊十字式教堂的差异
? 希腊十字式教堂平面东西方向平面空间基本等于南北方向的教堂(中央穹顶和四面筒形
拱组成的等臂十字平面)
? 拉丁十字式教堂平面东西方向平面及空间较南北方向长的多的教堂(大厅比圣坛、祭坛
长的多,象征耶稣受难)
拜占庭的建筑特点:
? 汇集了罗马建筑经验和东方建筑的手法,发展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 结构上继承和创新的运用穹窿,创造了帆拱
? 教堂外形简朴,内部装修富丽堂皇,马赛克镶嵌画,有很高的成就:线脚、雕刻趋于次
要地位
? 创造了集中式的教堂,对于文艺复兴有很大影响 ? 对伊斯兰建筑有很大影响 3.7西欧中世纪建筑 问题:
1.罗马风建筑的特征
2.巴西利卡式教堂在中世纪中期的演变 3.修道院教堂与城市教堂的区别 4.城市教堂的特点
5.名词解释:透视门、玫瑰窗 6.罗马风建筑的技术发展
罗马风建筑Romanesque 问题1:罗马风建筑形制
? 可以看做是源于早期基督教时期的巴西利卡形式,加上防御性,高耸的钟塔母题,将厚
重的围合感与显著的竖向性结合起来,在建筑的历史上上,高塔首次成为有着根本重要性的形式元素
加罗林文艺复兴Carolingian Renaissance(BC8—BC9)
查理曼打的及其后继者在欧洲推行的文艺与科学的复兴运动,被称作“欧洲的第一次觉醒” 加洛林王朝Carolingian Dynasty 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 742-814
加洛林文艺复兴的标志:
? 开始了基督教教义的宗教活动的初步规范工作 ? 初步系统的宗教教育机构开始出现 ? 改革拉丁文,学习新文字
? 形成了君主奖掖学习和研读的风气
卡洛琳时期的巴西利卡教堂 ? 特点: ? 中殿Nave
12
? 十字交叉翼殿Transept
? 一个主半圆室两个次半圆室Apse ? 地下室Crypt ? 室外无装饰 ? 没有塔楼Tower
与古罗马及拉文纳的教堂类似,没有那么陡峭
罗马风时期的巴西利卡教堂加建的原则:基本几何形体
本笃会修道院Benediktiner—Abteikirche 修道院教堂
? 共同特点:宪法(寺院规则)、层次结构(服从)、固定的作息、没有私有财产、禁欲主
义(空腹、沉默、禁欲) ? 建筑特点:
定居在风景秀丽的特权地带,往往接近王室、法院和主教。经济基础:房地产,各个寺院的自主权,为基督教修道院生活发展全民基本模式
修道院教堂的特点 ? 横厅比较发达
? 圣坛外侧有突出的小礼拜室 ? 出现钟塔
? 纵横两个中厅交叉点的屋顶 ? 上方有采光塔 ? 重视防御功能
问题3:修道院教堂与城市教堂的风格对立
? 修道院教堂总体较为保守、粗糙、沉重、封闭,否定对美的追求 ? 城市教堂带来的变化:
1. 面向城市的西立面的重要性增加,开始寻求变化 2. 教堂沉重封闭的性格开始削弱 3. 突破教会束缚,装饰开始增多 4. 内部开始追求构图的完整统一
城市教堂的意义:
? 国家的发展的固定点 ? 地方文化的延续 ? 等级壁垒之间的纽带
? 教育机构(扫盲,拉丁语作为科学的语言) ? 古老的传统守护者
? “现代”的原型,独立人的组织 ? 中世纪system的核心
问题4:城市教堂的特点:
? 功能众多、巨大厚实的墙体、狭小的窗洞
13
? 西立面:1-2座塔夹着中间低矮入口的里面形式,立面上设置钟塔:向居民授时和胃召唤
信徒礼拜;在封建战争频繁时期,有些教堂和修道院兼做堡垒,钟塔兼做瞭望只用。
问题5:透视门:基督教时期教堂墙垣很厚,为了减轻建筑的沉重感,将门旁的墙壁作成一排排锯齿形装饰,得名透视门
采光塔:位于纵横两个中厅的交叉处,透过采光塔的光可以照亮整个圣坛,增加圣坛的神圣感 雕塑
玫瑰窗:献给圣母玛利亚
肋骨拱的诞生:
从结构上,在专业工匠的参与下,突破了教会封锁,大胆启用筒拱,十字交叉乃至四分肋骨拱,出现骨架券承重、减轻拱顶厚度,但在侧推力处理方面不够完善,仍未摆脱厚实的承重墙及扶壁
横向筒形拱→尖失拱
罗马风建筑特点:
? 肋骨拱代替厚拱顶,形成了罗马风格结构特点的四分肋骨拱和六分肋骨拱 ? 教堂平面拉丁十字平面,主轴东西向
? 外观沉重,透视门,对哥特式建筑有一定影响
哥特建筑Gothic
? 中世纪时期的艺术风格,以恐怖、超自然、死亡、颓废、巫术、古堡、深渊、黑夜、诅
咒、吸血鬼等标志性元素 ? 哥特式风格用黑暗、恐惧、孤独、绝望的艺术主题,来往于内心世界神圣与邪恶的边缘,
描绘在爱与绝望之间的挣扎
? 有建筑扩展到其他的艺术领域,建筑主要特点是采用尖拱、飞扶壁、肋架拱顶等来达到
高耸、挺拔的效果
问题:1.哥特建筑对罗马风建筑的传承与发展 2.哥特建筑的结构特征
3.名词解释:尖拱、六分拱、飞扶壁 4.哥特建筑的平面布局
5.巴黎圣母院的西立面特征
6.早期哥特建筑与晚期哥特在室内空间上的不同 7.典型哥特建筑的特点 8.晚期哥特教堂的变化
问题2:哥特教堂的结构特点
? 使用骨架券作为拱顶的承重构件,十字拱成了框架式的,其余填充围护部分减少,拱顶
大为减轻,材料省了,侧推力也小多了,连带着垂直城中的墩子也就细了一点
? 全部使用两圆心的尖券和尖拱,尖券和尖拱的侧推力比较小,有利于减轻结构。而且不
同跨度的两圆心券和拱可以一样高,因此,十字拱顶的对角线骨架券不必高于4边的,十字拱不致逐间隆起,甚至,十字拱的间也不必恃正方形的
14
? 骨架券吧拱顶荷载集中在每间十字拱的四角,因而可以用独立的飞券在两侧凌空越过侧
廊上方,在中厅每间十字拱的4角的起脚抵住它的侧推力。飞券落脚在侧廊外侧的一片片横向的墙垛上
问题3
尖拱:由两段不同圆心的圆弧组成,叫做二圆心尖拱。尖拱圆弧的圆心必定会落在起拱处的延长线上,两圆心距离越远其拱越尖
飞扶壁:扶持墙壁,为了平衡拱券对外墙的推力,而在外墙上附加的墙或其他结构。就是说中间的拱对墙壁有向外的推理,而飞扶壁是将墙向内推
罗马风:筒形拱,正方形平面,四分拱 早期哥特式:尖券拱,正方形平面,六分拱 盛期哥特式:尖券拱,矩形平面,四分拱
哥特建筑与罗马风建筑的区别
? 哥特建筑用尖拱替代了罗马风的圆拱 ? 哥特用飞扶壁体系代替罗马风厚重的墙壁
? 哥特建筑轻而薄的外墙替代了罗马风厚重的笨墙,使得窗子卸去了荷载而自由地舒展开
来,于是才能有哥特建筑的大窗以及其丰富、精致的主题变奏 ? 哥特建筑语言系统创造了同一的空间,用以代替罗马风的各自为政、互不关联的松散空
间单位
问题4:哥特教堂的平面布局 从平面上看,早期哥特教堂作品并未摆脱罗马式风格的影响,还是以标准的拉丁十字形存在 (以沙尔特教堂和兰斯大教堂为例,东西方向为纵向,南北方向为横向,横纵比3:2,接近黄金比例1.618,纵向上下之比为1:2)
后期平面逐渐摆脱拉丁十字的舒服,比例发生变化 (米兰大教堂为例,横竖比例没有早期修长)
问题5:巴黎圣母院西立面
? 横向比纵向高度为1.618,三段式结构也采用了精确的黄金比1.618 ? 门框:券状门洞逐层向内凹入的带状装饰,使得沉重而且厚重的装饰墙上的门洞不至显
得笨重,带状装饰无往往是圣徒像
? 山墙:一对钟塔夹着中厅的山墙,粗壮的墩子把西立面分成三段,两条水平向的雕饰又
把三段联系起来。 ? 玫瑰窗直径13m
? 两侧尖券形窗,导出客栈的垂直线条与小尖塔装饰都是哥特的特征
哥特教堂西立面:高窗、盲廊、楼廊、拱廊
问题7:哥特教堂特点 ? 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 使用骨架券、飞扶壁、尖券、尖拱,使教堂整体性加强 ? 内部处理:具有向上趋势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外国建筑史笔记整理(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