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看书。
2、讨论交流。 3、说一说,展示汇报:
①看图一中的小正方体,你能试着一千一千地数,数到一万吗? ②那多少个一千是一万呢?( )个一千是一万。 ③举例说一说:你对生活中一万的认识和了解。
小组进行口头展示。(说错的由其他组或同学进行补充质疑) 4、知识小结:10个一千是一万。 四、学情展示: 第一关:按规律数数。
A.996、997、 、 、 ; B.2270、2280、 、 、 ; C.5800、5900、 、 、 ; D.7632、7631、 、 、 ; E.1122、2233、3344、 、 、 ; 第二关:写一写,说一说。 一万怎么写? 10000张纸有多厚? 10000人有多少? 10000米有多长?
第三关:在计数器上表示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它们的组成。 六千三百八十 三千二百一十九 二千三百零 展示要求:
1、独立完成、对子讨论。
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待对子完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最终形成统一答案。
3、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由组长分工:板演、检查、预展。 4、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由一个小组做讲解展示,讲解时可以组内补充,也可其它组补充或质疑。展示后,其它组或教师给予评价。
五、归纳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谁还能说说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六、巩固提升: 1、必做题
完成第6页“练一练”第1、2、3题。 2、选做题
(1)一个一个地数:9976→10000
(2)说出紧挨着的后面一个数:(内容见同步课件出示)。 板书设计: 认识一万 10个一千是一万 课后反思:
第3课时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课本7~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我国五座名山的高度,经历自主尝试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
2、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3、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自主学习,培养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1)结合我国五座名山的高度,经历自主尝试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
(2)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能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并能正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二、出示学习指导:
认真看课本7-8页内容,重点看兔博士、蓝灵鼠和人物的对话。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你是怎么比的? 2、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你是怎么比的? 3、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是什么? (自学5分钟后,组内交流并展示。)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看书。
2、讨论交流。 3、说一说,展示汇报:
1、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你是怎么比的? 2、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你是怎么比的? 3、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是什么?
小组进行口头展示。(说错的由其他组或同学进行补充质疑) 四、学情展示:
第一关: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941 3050 893 1001 99 3500 第二关:填空。
(1)三位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2)四位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展示要求:
1、独立完成、对子讨论。
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待对子完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最终形成统一答案。
3、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由组长分工:板演、检查、预展。
4、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由一个小组做讲解展示,讲解时可以组内补充,也可其它组补充或质疑。展示后,其它组或教师给予评价。
五、归纳小结:
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 五位数>四位数>三位数>两位数>一位数
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看千位,千位上的数一样;看百位,百位上的数一样;看十位,十位上的数一样;再看个位。
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
位数相同的数比大小,从最高位比起,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后一位,一位一位往后比。
六、巩固提升: 1、必做题
完成第6页“练一练”第1、2、3题。 2、选做题
(1)一个一个地数:9976→10000
(2)说出紧挨着的后面一个数:(内容见同步课件出示)。 板书设计: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大
位数相同:比较千位:千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大。 千位上的数字相同——比较百位,百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大 百位上的数字相同——比较十位,十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
课后反思:
第4课时:近似数
教学内容: 课本9-1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 经历认识近似数和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事物的过程。 2. 会用合适的近似数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能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准确数。
3. 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近似数,会用合适的近似数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重点:
能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准确数。 教学用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揭题示标
老师今天带来了两组数据,同学们仔细看看和原来我们学习的数有什么不同:(1)我国已发现的鸟类有1300余种。(2)我国的观赏花卉有2230多种。
1300和2230是与鸟类和花卉品种的准确数量比较接近的数,成为“近似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近似数”的认识。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出示学习目标:
1、经历认识近似数和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事物的过程。 2、会用合适的近似数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能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准确数。 二、出示学习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9页内容,重点看红色部分字体。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案: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含教学计划进度安排)(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