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2018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照物的 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照物的

【解答】解:A、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说明飞流相对于大地在高速运动,是以大地为参照物的。故A错误。

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描述潮水相对于观众在运动,是以观众为参照物的。故B错误。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描述轻舟相对于“万重山”在运动,是以“万重山”为参照物的。故C正确。

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大地为参照物的。故D错误。 故选:C。

4.(2.00分)甲、乙两人分别坐在并列的升降机上,乙看到甲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甲看到楼房在上升,乙在下降,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他们各自的状态是( )

A.甲、乙都在下降,但乙比甲快 B.甲、乙都在下降,但甲比乙快 C.甲、乙都在上升 D.甲上升,乙下降

【解答】解:(1)甲看到楼房在上升,楼房静止在地面上,甲看到楼房在上升,看地面也应该是上升的,以甲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甲一定是下降。

(2)甲看到乙在下降,说明乙在下降,并且下降的速度比甲大。以地面为参照物,甲是下降的,乙是下降的,并且乙下降的速度大于甲。 故选:A。

5.(2.00分)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第16页(共40页)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 D.经过4s,甲乙相距8m 【解答】解:

A、由图象知,甲和乙的s﹣t图线都是正比例图线,它们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由图知,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所以乙的速度大于甲,故B正确; CD、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图知,4s时间甲车路程为s甲=4m,乙车路程为s乙=12m,

甲车在乙车的后方s=s甲﹣s乙=12m﹣4m=8m处,所以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C错误,D正确。 故选:C。

6.(2.00分)下列实验活动,能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

B.把一台正在发声的小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能听到播音 C.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些纸片在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 D.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解答】解: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说明了声音的传播条件,故A错误;

B、把一台小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能听到播音,说明了液体能够传声,故B错误;

C、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些纸片在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

D、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说明物体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第17页(共40页)

7.(2.00分)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 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 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

D.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 【解答】解: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A、由波形图可知,相同的时间内甲音叉振动的次数多,甲音叉振动快。 B、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甲音叉振动快,甲音叉发声的音调高。

C、发声的频率表示发声体振动的快慢,甲音叉振动快,甲音叉发声的频率高。 D、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音叉乙振动幅度﹣﹣﹣振幅大,所以响度大。 故选:A。

8.(2.00分)下面是小莉同学列举的一些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

A.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B.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

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解答】解:A、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

B、冰糕冒“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冰糕液化形成的。符合题意。 C、干冰升华吸热可以得到低温。不合题意。

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汽水瓶液化形成的。不合题意。

第18页(共40页)

故选:B。

9.(2.00分)在电子技术中,经常用锡来焊接电路的接头。图中,能正确表示锡在焊接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锡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A、是晶体先凝固降温,后熔化升温的过程,不合题意; B、是非晶体先凝固降温,后熔化升温的过程,不合题意; C、是非晶体先熔化升温,后凝固降温的过程,不合题意; D、是晶体先熔化升温,后凝固降温的过程,符合题意。 故选:D。

10.(2.00分)在冬奥会滑冰比赛中,为了消除冰刀滑行造成的划痕,使冰面恢复平整,常在比赛间隙进行“补冰”。“补冰”时,工作人员在冰面上浇水,并向浇水处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补冰”时干冰和水发生物态变化的过程中( )

A.均吸收热量 B.干冰吸收热量,水放出热量 C.均放出热量 D.干冰放出热量,水吸收热量

【解答】解:比赛间隙进行“补冰”,工作人员在冰面上浇水时固态额定二氧化碳会吸热迅速的升华变为二氧化碳气体,使水放热凝固成冰。故B正确。 故选:B。

11.(2.00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是( )

A.

第19页(共40页)

手影 B.对着镜子画脸谱

C.

露珠下的叶脉 D.雨后彩虹

【解答】解:A、手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对着镜子画脸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 C.露珠相当于凸透镜,露珠下的叶脉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 D.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故D错误。 故选:B。

12.(2.00分)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折射形成的

B.电影幕布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漫反射 C.路边电线杆在地面上的影子是光反射形成的

D.红色的牡丹花由于只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所以它看起来是红色的 【解答】解:A、平静的水面上有岸边景物的倒影,是由于岸边景物在水面上成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

B、放映电影的银幕用粗糙的幕布,为了使光射到粗糙的幕布上时发生漫反射,以便观众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银幕上的像。故B正确。 C、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

D、红色物体吸收其它所有颜色的光只反射红光,红光反射到我们眼睛,所以我们看到牡丹花是红色的,故D错。 故选:B。

第20页(共40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7-2018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4)在线全文阅读。

2017-2018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643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