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2018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36.(2.00分)如图所示,是我市某十字路口,红灯拦停了排成笔直的较多汽车的图片。其中,最前面的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车线相齐。同一车道相邻两汽车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均为 9m。所有汽车从启动到速度达到 10m/s 时,所用时间均为4s,平均速度为 5m/s;然后,所有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路口。该路口亮绿灯的时间为 30s。另外交通法规定:原在绿灯时通行的汽车,黄灯亮起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否则就不能通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绿灯亮起,最后一辆车从启动到速度达到 10m/s 通过的路程为 40m B.若绿灯亮起时,在理想情况下所有司机同时启动汽车,那么,最后一辆车从启动到通过该路 口的全部路程为 280m

C.若绿灯亮起时,在理想情况下所有司机同时启动汽车,那么,此次在同一车道通过该路口的 汽车有 31 辆

D.若绿灯亮起时,在理想情况下所有司机同时启动汽车,那么,此次在同一车道通过该路口的汽车有 32 辆

第11页(共40页)

37.(2.00分)如图甲有一个点光源 S,放在平面镜 MN 前,若平面镜不动,光源以 v 的速度沿与镜面成 45°角 的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光源 S 在镜中的像为 S′;如图乙所示,烧杯中装有半杯水,一束 光线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保持入射点不变,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α角。关于这两个情景,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S′以速度 v 沿 SO 直线方向向右移动 B.甲图中,S′以速度 v 沿 SS′连线向 S 移动 C.乙图中,折射光顺时针旋转,旋转角小于α D.乙图中,折射光逆时针旋转,旋转角大于α

38.(2.00分)小永发现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时,由于实验需要的步骤较多,操作比较麻烦,联想到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于是利用弹簧测力计和塑料小桶改装成可以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秤,如图所示,使用时只要在小桶内装满待测液体,就可从弹簧秤指针指示的位置直接读出液体的密度。小永将塑料小桶中分别装满酒精和水,用量程为 0~5N 的弹簧测力计依次测出两次小桶和液体的总重为 1.8N 和 2N(ρ

=0.8×103kg/m3,ρ

=1.0×103kg/m3,g 取

10N/kg)。根据以上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空塑料小桶受到的重力为 1N

B.此密度秤的零刻度应刻在弹簧测力计面板右侧对应 0.8N 刻线处 C.此密度秤能测量的最大液体密度为 5×103kg/m3

第12页(共40页)

D.若要增大该密度秤的称量范围,可换用容积相同,质量更小的小桶

二、综合题(共10分)

39.(4.00分)小明利用光具座、两个凸透镜(焦距分别为 10cm、20cm)、光屏、蜡烛、火柴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中将其中一个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蜡烛、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他选择的是焦距为 cm 的凸透镜。

(2)接着,当小明将蜡烛稍微靠近凸透镜放置,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 晰的像,可以不移动光屏,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 (选填“凸 透镜”或“凹透镜”)。

(3)小明还发现,如果保持上图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需将透镜从 50cm 刻度处移到 cm 刻度处,才能再次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4)同组的小悦,用另一个凸透镜也做了一组实验。如图所示,她将点光源放在 A 点时,像在 B 点;将点光源放在 B 点时,像在 C 点。当将点光源放在 C 点时,可以看到的是

A.一定在 B 点成一个实像 B.一定在 A 点的左侧成一个虚像

C.可能在 B、C 之间成一个实像 D.可能在 C 点的右侧成一个虚像 40.(6.00分)因研究石墨烯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安德烈?海姆进而研究氧化石墨烯薄膜 并获得新进展。为探究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物理特性,他进行了这样一组实验,如图所示:

第13页(共40页)

①将氧化石墨烯薄膜覆盖在有刻度的空烧杯口上,测得总质量 m1;

②将薄膜揭开,向烧杯内倒入酒精与水的混合物,盖紧薄膜,测得其总质量 m2; ③一个月后,检查发现薄膜覆盖紧密完好,烧杯内液体体积明显减小,测得此时总质量 m3;

④以后,烧杯内液体体积保持不变。已知ρ酒精=0.8×103kg/m3。 求:(1)一个月后,烧杯内剩余的液体密度是多大?

分析以上数据,可知氧化石墨薄膜这种新材料具有良好的透过 (选填“水”或“酒精”)物质的性质。

(2)混合前原有水的体积是多少?

(3)假设在操作①②实验时,并未覆盖薄膜,放置一段时间后,混合液中含有酒精的体积 百分比变为 30%,求此时混合液的密度。

第14页(共40页)

2017-2018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八年级(上)期

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4分) 1.(2.00分)下列估测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一元硬币的质量约 20g

B.我市二环高架路主干道上汽车限速为 40km/h C.物理课本的长度为 18dm

D.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 23℃

【解答】解:A、一块橡皮的质量在8g左右,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略小于此数值,在6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我市二环高架路主干道上汽车限速为60km/h。故B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物理课本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1.8d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2.(2.00分)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稻花香”里说丰年 B.薄暮黄昏,炊烟袅袅 C.点燃的蜡烛会“流泪” D.扫地时尘土飞扬

【解答】解:炊烟袅袅、点燃的蜡烛会“流泪”、尘土飞扬都是微小物体颗粒的机械运动,是肉眼能看得见的运动。

而“稻花香”是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故B、C、D错误。 故选:A。

3.(2.00分)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照物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 A.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作为参照物的

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照物的

第15页(共40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7-2018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3)在线全文阅读。

2017-2018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643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