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我做的乐器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实验探究哪种材料适合做鼓面。
2、能按照书上的要求制定出制作小乐器的小组计划。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简单的小乐器。
4、能对自己和别人设计、制作的小乐器进行客观评议。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制定小组制作计划的过程中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 2、愿意与小组其他成员分工完成小乐器的制作任务。 三、科学知识目标:
能说出声音的大小、高低与物体的振动有什么关系。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用自制的小乐器演奏儿童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制作简单小乐器。
难点:知道声音的大小、高低与物体的振动关系。 教具学具:
塑料杯3个、牛皮纸1张、塑料布1张、气球薄膜1张、橡筋3根、小鼓、排萧、饮料吸管4支、塑料堵塞8个、塑料固定架2个、剪刀。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引入
1、播放一段音乐,问:这是什么声音?是用什么奏出来的?(乐器)。
2、板书课题:5、自制小乐器
二、探索研究
1、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乐器。 (1)、什么是乐器?
乐器是一种可以发出乐音,供演奏音乐使用的器具。
(2)、出示各种各样的乐器样图,问:你认识这些乐器吗?会弹奏吗?
(钢琴、笛子、板鼓、古筝、小提琴、二胡、音叉等) (3)、老师出示几个用不同材料做鼓面的小鼓。并演示,讲解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指导学生制作小鼓活动。
(1)、制作材料:牛皮纸1张,塑料布1张、气球薄膜1张,橡筋圈3根,纸杯或塑料杯3个(自备)
(2)、制作方法:
①、分别用提供的鼓皮材料蒙在杯口上,并用橡皮圈绷紧固定。②、试试敲击不同材料的鼓面,仔细听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3、讨论:
①、敲击不同材料的鼓面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②、哪种材料更适合做鼓面,为什么?(弹性好的材料) 4、课堂小结。 三、板书设计
5、自制小乐器 牛皮纸
鼓面 塑料布 发出声音不同 气球薄膜
第2课时
一、引入
1、出示几种同学做的小乐器:盒做的琴弦,玻璃杯小乐器,瓶摇小乐器,排萧小乐器等。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同学们自制的小乐器。
2、板书课题:5、自制小乐器 二、探索研究
1、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制作小乐器的计划。 2、指导学生运用配套材料制作排萧乐器。 (1)、排萧制作材料:
塑料固定架2只,饮料吸管4根,塑料堵塞8只。 (2)、制作方法:
①、把两个塑料固定架对插扣住。
②、把4根吸管分别按下列数据截成两段:125和36、110和43、95和58、88和73。
③、每段吸管的一端用堵塞堵住,并不能漏气,把8根及管开口向上,由长到短整齐排列插入固定架中,这样排萧就做好了。
(3)、使用方法:
用嘴分别在吸管开口旁向内吹气,看看能不能吹出1、2、3、4??7、i八个不同的音阶,你能用排萧吹出简单的乐曲吗?
3、同学们讨论交流:
让乐器发出不出的声音的做法:试一试,怎样让自己制作的小乐器发出声音?怎样让小乐器发出高低大小不同的音?
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4、组织学生对各组制作小乐器进行评价。 5、课堂小结。 三、板书设计
5、自制小乐器
声音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 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第11课 废旧物的“新生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废品雕塑的造型特点和文化意义;能发现并利用各种废旧材料的形状与特征,用各种立体造形的方法创作有趣的人像。
过程与方法:能从生活中发现各种废旧材料的形状与特征,以自主的或合作的方式进行尝试和研究,运用多种立体造型的手法进行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利用废旧物品制成雕塑的特殊艺术魅力和文化含义,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废旧物品制作人像的创作与表现 教学难点:
废旧物品制作人像的总体形象把握与表现,废品雕塑的审美特点 达标规程:
讨论——概念——分解分析——欣赏理解——合作表现——自评互评
教具准备:学生作品及教师作品 学具准备:
废纸筒、方纸盒、木条、麻绳、绒线、串珠、纽扣、杂物 剪刀、胶水、透明胶、双面胶 教学设计:
废品雕塑艺术的艺术语言较为有趣生动,可以使得学生树立起废物利用和环保意识。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选择易于学生理解接受的废旧物品人像制作作为入手突破口,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运用切挖、镂刻、卷折、拼贴、接插或添加使之立体起来,并且图上绚丽的色彩。从中激发起学生的联想,飞动想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
神,共同策划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设计中加强课堂评价,评价中以学生互评为主,增进学生的了解与友谊,活跃课堂气氛,突出废品雕塑艺术的教育与审美功能。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2、导入新课:
欣赏与讨论:毕加索的雕塑《牛头》的表现方法。
毕加索是“现成品”雕塑的先驱者他利用实物通过想象和重组,创造出有新意的作品。《牛头》由一个废弃的自行车鞍座和把手放在一起做成的。这是一个风趣而简单的游戏,但是要使他们具有意义就必须对要创造的物体形式各种微妙的含义有极好的理解力,而且对于一位西班牙的艺术家来说,牛还是西班牙民族精神的象征,具有特殊的文化含义。
雕塑的概念:
雕塑是通过塑造、雕刻、铸造等手段创造的具有三维空间的艺术形式。雕塑的历史悠久,人类的祖先曾创造出无数令人惊叹的雕塑艺术珍品。
20世纪以来,雕塑在创作观念、内容、形式、材料与手法等方面都有新的变化和发展。
问题:艺术家为什么要用工业元件和废旧材料来创作艺术品呢? 讨论:人们对地球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使用过多的次性物品,对地球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而艺术家充分利用这些废旧材料,变废为宝,成为一件件艺术品。
废品雕塑艺术:利用废旧材料来塑造、雕刻、铸造、拼贴组装雕塑艺术品。
认定目标:《废品与艺术品》趣味人像制作 3、导学达标: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