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高山流水。
对,高山流水,这也是我国古代画家的主要绘画题材。大家坐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教室里,一定觉得古代山水画离我们好遥远,但现在我们就要借助这些现代化的设备来和我们的传统艺术作一次亲密接触。
在亲近传统艺术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在座各位同学的兴趣。艺术论坛上有一个问题等待着大家 “现在还有人喜欢传统绘画吗?”请发表自己的见解。
投票:
现在还有人喜欢传统绘画吗?
从同学们的投票中可见,大部分同学说喜欢,也有不少同学说不喜欢,更有同学说不了解。那原因何在?现在我们就通过了解山水画来了解自己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古代绘画。
看我们周围的环境。大家一定注意到了身边的两幅长卷。事实上,这是一幅长卷画,很长的一幅画。很想知道这幅画的名字吧。这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一幅长卷,被称为画中“兰亭序”的《富春山居图》。要了解它,同学们可以看课件的相应部分。看完后,请参与论坛的讨论。看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结合了解此画的作者。
讨论题:《富春山居图》为什么能够画那么长? 视线的移动。中国绘画独特的散点透视法。 “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山水画起因的一个思想——卧游。(提示学生去了解画家宗炳)当然在这儿还要特别提到黄公望是我们常熟人,这是我们的一个骄傲。
以后同学们看画时,一定要放松心情,体会古人卧游的感觉。 当了解了中国山水画产生的原因后,我们就要来了解山水画的发展了,看看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那些名家名作。同学可以进入“中国古代山水画”这课的学习,先阅读一下——山水画简史,然后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学习时注意先看每张页面上的学习目标,学习中有任何问题,可进入讨论区讨论。
在学习过程中注意要解决这几个问题。 讨论一:
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萌芽、发展、兴盛时期?
2、选择一个你喜欢的画家或一幅作品作深入了解,然后进行讨论。
3、山水画在唐代就分化为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要了解青绿山水看《千里江山图》、《早春图》等)
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作品和画家生平的相结合。
4、大自然是五彩斑斓的,但为什么中国画家笔下的山水大多数是黑白的?
结论:画家具有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道家提倡“无为”,尤其在乱世之时,中国文人更加追求自然,以林泉为伴。
课堂小结:
我们说喜欢的部分同学,一般多比较喜欢诗词、文言文,说明你在渐移默化中早已深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所以在观赏作品时,不自觉的就会和画家产生了共鸣。反之,就不喜欢。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这些都是先人给我们遗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起码要学会欣赏它们。
今天用一堂课的时间学习了一些山水画的基础知识,但大家发现只是看了一小部分,剩下的大家可以利用课后的时间继续深入学习。我给大家留了一些课后问题,大家可以继续讨论。
讨论题:
1、 篆刻和书法是如何融入绘画艺术的。
2、 有些学者说“盛世出人物、花鸟画名家,乱世出山水名家” 这句话有没有道理,你如何看待?
第9课 彩墨家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传统戏剧中人物的造型特征和戏剧人物的整体服饰特点,用彩墨方法临摹戏剧人物造型。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和表现戏剧人物的造型,感受水墨表现的情趣,讨论、尝试彩墨戏剧人物的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国传统戏剧人物造型的多样性和独有的特色。在体验中,回味笔墨的丰富变化,激发对传统艺术的表现热情。 教学重点:彩墨戏剧人物的造型。
教学难点:运用墨线和墨色的变化,表达不同的戏剧人物造型。 教学准备:
学具:墨汁、国画颜料、毛笔、调色盘、宣纸等
教具:课件、大师作品图例、彩墨画工具、学生优秀作业等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用彩墨方法临摹戏剧人物造型。 拓展层面:注意人物动态特征,以及墨与色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两分钟预备铃:欣赏戏曲选段。(京剧《贵妃醉酒》选段) 一、情景与导入
1、戏剧表演导入。
教师:欣赏了刚才那段戏剧音乐,你能不能学一学,上来表演一个戏剧人物造型? 二、欣赏与归纳
1、欣赏京剧中的四大行当。 2、他们的人物造型是怎样的? 3、欣赏各种表现形式的戏剧人物。
4、欣赏一张作品,这个是什么表现形式? (彩墨画)
5、揭示课题:彩墨戏剧人物 6、欣赏关良的彩墨戏剧人物作品。 教师简单介绍关良及其作品特点:
中国传统戏剧的舞台美术是以人物造型为主的,包括人物服饰、化妆、脸谱、道具等都是整体设计的。关良先生运用娴熟的水墨画技巧,以简洁笔法夸张人物造型特点,浓淡墨勾勒渲染出气氛。画家更注重戏剧情节和人物神情的表现,人物的眼神与表情动作互相呼应。
7、 学习教材上临摹彩墨戏剧人物画的表现方法。 8、教师示范,绘画步骤。
①用墨线起稿。在宣纸上绘画人物动态轮廓,画面饱满。(注意墨线的粗细、浓淡变化,抓住戏剧人物的造型特征,服饰和动态特点等。)
②用墨色渲染。注意用浓淡变化的墨色进行渲染,水分的把握。 ③渲染色彩。注意色彩搭配,水分的把握,墨与色的结合效果。 ④完成作品。
教师:表现旦角等人物的时候,线条要流畅,表现女性人物柔美的性格特征。 三、创作与辅导:
1、欣赏作品。
教师:武生等戏剧人物在用线条表现的时候可以粗旷、硬朗一些,有时候可以运用枯笔。
2、提出作业要求:
用彩墨方法临摹一个半身或全身的戏剧人物造型。 注意墨线的变化与墨色的运用。
3、 学生进行戏剧人物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与评价:
1、展示作业并欣赏。
2、学生自评与互评。
3、教师简评:能否抓住戏剧人物的造型特点进行表现。 要有人物的动态与神态变化。 笔墨表现技法与墨色的丰富变化如何。 能否创意表现人物或情节。
4、教师小结:中国传统戏剧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连外国朋友都成了戏迷,作为华夏子孙,我们更应该继承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并把戏剧艺术发扬光大!最后,一起来欣赏京剧名段《我是一个中国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