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多指标综合分析法 B.信息化综合指示法 C.综合产业力度法 D.投入产出
44、以下不是时间成本包括的内容的是(B )。 A.用户的搜寻成本 B.用户的购买成本 C.用户的等待成本 D.用户的利用成本
45、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信息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其中不包含(B)趋势。 A.多极化与国际化 B.产业集团化 C.产业结构高级化
D.信息产品能力倍增而成本倍减
46、信息产业的技术结构是指由信息产业在产业活动中使用的各种(A )类型所组成的体系结构。 A.技术 B.职业 C.劳动 D.教育
47、较为成熟的电子商务经营模式B2C指的是(B )之间的电子商务。 A.企业与政府 B.企业与个人 C.个人与政府 D.个人与个人 48、(D )成本是用户在利用共享体系中的信息商品时所支付的价格,通常以货币形式体现。 A.时间 B.空间 C.机会 D.资金 49、( C)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A.信息量多寡 B.信息化标准 C.信息化能力 D.信息化应用
50、意味着社会经济福利在所有相关的个人或组织之间的分配达到均衡状态的是( D)原则。
A.最大化 B.导向 C.互补 D.公平
二、多项选择题
01、信息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ABCD )。 A.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原则
6
B.需求导向原则 C.公平原则
D.市场手段和政府手段互补原则
02、使用者具备以下( BCD)可以提高信息资源效用。 A.资源使用者的私人状况 B.资源使用者接受教育的程度 C.资源使用者的职业状况 D.资源使用者的工资水平
03、影响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因素的是(ABCD )。 A.市场竞争和价格体系 B.管理体制
C.信息资源使用者情况 D.技术和资源条件
04、从管理层面层面来看,信息产业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哪三种形式(BCD )? A.统一管理 B.市场管理 C.社团管理 D.行政管理
05、有效配置信息资源有利于(ABC )。 A.更好地满足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B.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C.防止信息污染,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D.最小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06、信息化有哪三个方面的意义( ABD)? A.企业组织内的数据信息化 B.作业与管理流程信息化 C.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D.决策信息化
07、以下哪个符合信息化能力评价的意义( ACD)? A.有利于规划信息化管理 B.有利于信息基础建设的能力 C.能优化配置信息资源 D.促进信息经济的发展
08、多指标综合法分为哪三种(ABC )。 A.信息化综合指数法 B.综合评分法 C.多元分析法 D.少元分析法
09、教育信息化建设要为素质教育服务注重培养(ABCD )创新素质等。 A.身心素质 B.文化素质 C.专业素质 D.政治素质
10、信息技术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ABCD)?
7
A.信息技术能推动经济的增长 B.信息技术有利于传统产业的改造 C.信息技术有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D.信息技术有利于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善 11、教育信息化的特点(ABD )。 A.教育资源数字化 B.教学方式多元化 C.教学方式个性化 D.教育理念现代化
12、电子商务的应用系统由(ACD )组成。 A.企业内联网 B.企业互联网 C.企业外联网 D.因特网
13、信息化就是要以(ABC )方式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 A.数字化 B.网络化 C.个性化 D.现代化
14、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ABD )? A.巨型化、高速化、大规模集成化 B.微型化、多功能化、个人化 C.快速化、简单化 D.网络化
15、信息化能力的原则除了系统性与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外还有(ABD )。 A.科学性与可操性相结合 B.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 C.软件和硬件相结合 D.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16、以下为信息资源的主要经济特征表现的是(ABCD )。 A.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 B.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C.共享性 D.稀缺性 17、1977年美国学者波拉特在其著作《信息经济》中创造性的将信息产业划分为(ABCD )。 A.第一信息产业 B.第二信息产业 C.第三信息产业 D.第四信息产业
18、从技术手段和技术环境而言,商业信息化包含了电子化、自动化、(ABC )的商务活动,并逐渐向电子商务发展。 A.网络化 B.智能化 C.全球化
8
D.集团化
19、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的步骤一般为( BCD)。 A.资金筹集 B.网站策划
C.网站开发与发布 D.网站宣传与推广
20、电子政务通常可以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为(ACD )。 A.政府内部的电子政务 B.政府外部的电子政务 C.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D.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21、电子政务的实施应该遵循(ABCD )原则。 A.应用原则 B.安全原则 C.标准化原则 D.效益性原则
22、目前国内外用于国家和地区信息化能力评价的主要方法可以分为( AC)两大类。 A.信息经济和算法 B.信息投入产出分析法 C.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D.聚类分析法
23、时间成本是用户在共享过程中所涉及的一切时间耗费,在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 时间成本通常包括用户的(ABC )。 A.搜寻成本 B.等待成本 C.利用成本 D.交换成本
24、联合国经济与发展组织将种类繁多的信息职业划分成了哪几类( ABC)? A.信息生产者 B.信息处理者 C.信息分配者
D.信息基础设施职业者
25、一般认为,信息技术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ABC )为标志的高新技术。 A.计算机技术 B.通信技术 C.多媒体技术 D.科学技术
三、判断题 (对的D 错的X)
1、 常用的信息展示的方法主要有文字报道和口头报道两种。 X
2、 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不是依赖信息力量的推动,而是依赖物质材料的增加和新能源的 开发。 X
3、 有效配置信息资源不利于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X
4、 信息技术渗透信息产业,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变化,信息产业反过来作用于信息技术, 促使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 D
9
5、 网络化不仅增添了信息资源共享的形式和内容,而且对信息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挑战 和要求。 D
6、 在日本,信息资源的配置和共享一直被看作支撑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腾飞的动 力。 D
7、 信息资源共享作为信息资源配置中一种等同于传统资源配置的特有表现形式,一直以 来都是关注和研究的焦点领域。 X
8、 从信息资源的时效性来看,信息资源通常具备强烈的时效性。 D
9、 信息化能力评价问题不仅是管理者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学者的研究热点。 D 10、 信息化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 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X
11、 信息化产业划分为三个部门,即第一信息部门(信息生产资料部门)第二信息部 门(直接信息部门)和第三信息部门(间接信息部门) D 12、 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技术能力的必要条件。 X
13、 中小企业电子服务系统可便政府利用宏观调控,借助网络为提高中小企业国际竞 争力和知名度提供各种帮助。 X
14、 信息化能力评价有利于规范信息化管理。 D
15、 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信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 D
16、 信息产业内部结构都包括产值结构、就业结构、部门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 D
17、 决策机制在信息产业运行机制中处于主要地位,不仅是其他机制的基础,而且贯 穿其它机制运行的始终。 D
18、 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单一化与国际化趋势、产业结构高级化趋势、信息产品 能力倍增成本也在相应增加 X
19、 企业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是信息传输、交换和 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 X
20、 科学技术的发展除了主要决定于内部因素外还受到外部条件因素的影响与制约。D 21、 国民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信息化。 D
22、 信息系统是信息资源存储、开发和被利用的主要工具。D 23、 决策支持系统是DPS和运筹学相结合的产物。 X
24、 信息系统结构既可以是逻辑结构,也可以是物理结构。 D
25、 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由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构成。 X 四、简答题
1、 信息技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推动经济的增长。在生产领域推广信息技术,可以改善劳动条件,扩大生产能力, 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可以提高市场效率,扩大市场,促 使全球化市场的形成。(2)有利于传统产业的改造。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改造传统产业, 加快传统产品的升级换代。也能使传统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国际化特征,同时可带来传统 经济组织结构的变革。(3)有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为环境、 人口和自然资源的良性发展。信息技术在治理和改善环境、人口、资源问题中起着积极 的作用。(4)有利于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的繁荣。一方面,信息技术产业化,促使产业 结构发生一系列剧变,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 息化进程;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信息 产业和信息经济的繁荣,使人类最终步入以信息经济为标志的信息社会。(5)有利于社 会生活方式的改善。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改变 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对文化和教育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4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题库(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