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写时便能信手引用或化用, 使语言的表达更生动、隽秀和富于情理和哲理。概言之,诵读中华文化经典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说与写的能力,切实地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3、诵读中华经典诗文,抢救记忆的黄金年代
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到13岁达到最高峰。此后,主要是理解力的增强。13岁以前是儿童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人的一生心灵最清澈的时代。这个时期记住的东西,不会忘记,即使当时似懂非懂,长大后会随着理解能力的增强和人生经验的日趋丰富,自然而然地进行批判、分析、贯通融汇,自觉地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记忆力的黄金年代,在生命中将一去不复返,也需要?抢救?。?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也是孩子记忆力的抢救工程。古诗文不仅能提供文学滋养,而且融会在诗文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将成为新一代中国人重建人生信念的重要资源”。
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切实地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将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和民族情结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这就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二.课题含义
本课题的“经典诗文”的“经典”是指长期以来为人们所称道的、具有典范意义的意思,这里“诗文” 的“诗”主要是指脍炙人口的古代诗歌如唐诗宋词等,“文”主要是指四书五经以及《三字经》、《弟子规》等典籍贤文。《诵读经典诗文 提高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教学的内容是“传统经典”,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教学时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根据
“传统经典”的内容,确定研究的价值取向。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由于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师生一道成长,教师在与学生的一道诵读中也同时受到了人文的熏陶和厚实了自己的文化底蕴。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1﹒诵读内容
(1)除了诵读《语文课程标准》中附录的小学阶段必须诵读的100余首诗词外,还可再遴选相关的经典诗词。
(2)诵读的经典文集主要是《弟子规》、《孝经》、《增广贤文》、《三字经》、《千字文》等,这些经文原则上是通读。而对《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将选读主要的精彩华章佳句。 2﹒诵读目标
(1)通过诵读经典的诗文,切实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性情、变化学生的气质、滋养学生的人生。此外,经典诗文中优美的行文、韵味、节奏以及从经典中散发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正是美育所必不可少的。 因此,通过熏陶涵咏,使学生的性情变得平和、班级气氛变得融洽、生活常规明显进步、教育管理也会轻松许多。
(2)通过诵读经典的诗文,积累精美的语词句段,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四、课题研究的措施途径: (一)认识意义,营造氛围
大力宣传经典诗文诵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达成学生、教师、家长诵读的共识,提高参与诵读的“深度”和“广度”,逐步形成操作性比较强的管理机制。校园内突出以“经典诗文通读”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布臵,突出传统文化气息,注重厚德载物、大气沉静的校园文化建设。 1、召开语文教师、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参加的会议,组织不同年级的老师讨论。
2、学校将诵读工程作为家长学校的一个活动内容,和家长就此话题进行对话,宣讲诵读经典诗文的益处,宣传通过经典诗文诵读获得成功的优秀学生案例,促进家长提高认识并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自己孩子诵读工程中来。
3、利用橱窗、走廊、墙壁等空间和角落,或用印制的精美诗文图画,或用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或用孩子们充满灵性的“诗配画”加以装饰。
4、学校每年举办一次“诵读节”。 5、学校形成“经典诗文诵读”管理机制。
6、将“经典诗文诵读”列入学校学生一日常规评比内容之一。 (二)集体备课,确定子课题
“诵读经典诗文 提高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课题研究,在这个大工程下面我们设计了若干个子课题,各年级组可以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子课题。
1、古诗吟诵教学法研究
上海优秀青年教师戴建荣独创的古诗吟诵教学法集合了传统的吟
诵唱舞,结合当代信息技术,一扫传统古诗教学的呆板和沉闷,令人耳目一新。
2、唐诗欣赏与儿童热爱祖国情感教育
唐诗在中国古诗田园中是最美的一道风景,领略了这道风景,才算真正领略了中国古诗的精髓。因此,在小学开设综合性学习课程“唐诗欣赏课探索”,可以让学生享受最丰盛的热爱祖国的精神陶冶。 3、经典诗文欣赏与儿童审美能力的研究
经典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化长河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景致,不了解璀璨的经典诗文,就意味着缺失了中国古代文学最重要的一门课程,经典诗文的丰富和博大可以让孩子们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审美吸引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4、诗画结合活动研究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自古诗画一家。而孩子们又普遍喜欢画画,让孩子们一边诵读,一边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古诗文的意境;或者给自己的画配上合适的古诗,这种训练活动可以充分利用孩子形象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的特点,培养孩子们的想象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艺术活动能力。
5、低年级小学生童诗诵读实验
低年级孩子诵读过于深奥的经典会存在一些困难,让孩子们从诵读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童诗开始逐步切入经典诵读活动,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从中探索低年级儿童颂读经典诗文的心理发展规律。 6、中年级小学生童话欣赏实验
童话是孩子永远喜欢的题材,开设童话欣赏课,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童心童趣,激活孩子们与生俱来的想象能力,在儿童心中播撒真善美的种子。
7、高年级三大名著欣赏实验
高年级孩子已经能够阅读大部头的文学名著,开发文学名著欣赏课,引导孩子们以兴趣小组的形式研究中国古代《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名著,可以开阔孩子的人生和文化视野。 8、成语故事研究和相关活动
中国的成语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每一个成语几乎都包含着一个典故,学习成语就意味着学习丰富多彩的生活,意味着学习中国悠久的历史,因此,在小学生中开展成语故事研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可以丰富孩子们的生活和历史知识,丰富语言修养。 9、谚语、歇后语研究和相关活动
来自民间的谚语、歇后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反映,引导孩子们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谚语、歇后语的搜集、研究活动,可以打通语文与生活的隔阂,把语文学习融入到生活的海洋中去,这既是生活教育,又是最佳的语言学习方式之一。 10、经典诗文中的科学
经典诗文中包含着大量的科学知识,通过古诗文研究科学——地理、气象、环境等,打通了学科之间的隔阂,整合了不同课程的优势,既学习语言,又学习知识。 11、经典诗文中的友谊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教学计划(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