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生物试题分类汇编解析
A.曲线Ⅱ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B.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n+1
C.曲线Ⅳ的F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 D.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 【答案】C
(海南生物卷)15.果蝇长翅(V)和残翅(v)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蝇种群有20000只果蝇,其中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 ,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20000只纯合长翅果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关于纯合长翅果蝇引入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v基因频率降低了50% B.V基因频率增加了50% C.杂合果蝇比例降低了50% D.残翅果蝇比例降低了50% 【答案】B
(海南生物卷)16.人类有多种血型系统,MN血型和Rh血型是其中的两种。MN血型由常染色体上的l对等位基因M、N控制,M血型的基因型为MM,N血型的基因型为NN,MN血型的基因型为MN; Rh血型由常染色体上的另l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RR和Rr表现为Rh阳性,rr表现为Rh阴性:这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若某对夫妇中,丈夫和妻子的血型均为MN型-Rh阳性,且已生出1个血型为MN型-Rh阴性的儿子,则再生1个血型为MN型-Rh阳性女儿的概率是
A. 3/8 B.3/16 C. 1/8 D. 1/16 【答案】B
(全国课标卷Ⅰ)31.(12分)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 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E、F、G、H表示,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 ;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 (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
(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
该实验的思路 。 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 【答案】(1) AABBCCDDEEFFGGHH aaBBCCDDEEFFGGHH(写出其中一种即可) (2) 用该白花植株的后代分别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观察子代花色
若杂交子一代全部是紫花 则该白花植株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若在5个杂交组合中
21
2013年全国生物试题分类汇编解析
如果4个组合的子代为紫花,与其中的1个组合的杂交子一代为白花,则该白花植株的突变与之为同一对等位基因造成的。
(全国课标卷Ⅱ)32.(10分)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趐红眼:长翅棕眼:小趐红眼:小趐棕眼=3:3:1:1。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确定性状显隐性关系及相应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时,该同学先分别分析翅长和眼色这两对性状的杂交结果,再综合得出结论。这种做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定律是 。
(2)通过上述分析,可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其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做出多种合理的假设,其中的两种假设分别是: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那么,除了这两种假设外,这样的假设还有 种。
(3)如果“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的假设成立,则理论上,子一代长翅红眼果蝇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子一代小翅红眼果蝇中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
【答案】:(1)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 (2)4 (3)0 1(100%)
(山东卷)27、(14分)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
(1)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上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由 变为 。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 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 (填“a”或“b”)链中。
(2)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与窄叶矮茎植株的比例为 。
(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 。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减数分裂时,偶然出现一个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 。
(4)现有一宽叶红花突变体,推测其体细胞内与该表现型相对应的基因组成为图甲、乙、丙中的一种,其他同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现只有各种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植株可供选择,请设计一步杂交实验,确定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是哪一种。(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
22
2013年全国生物试题分类汇编解析
实验步骤:① ②观察、统计后代表现性及比例
结果预测:Ⅰ若 ,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 Ⅱ若 ,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 Ⅲ若 ,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答案】
(1)GUC UUC 4 a (2)1/4 4:1 (3)(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交叉互换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未分离 (4)答案一
①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杂交 I. 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为 1:1 II. 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为=2:1 III. 宽叶红花与窄叶白花植株的比为2:1 答案二
①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宽叶白花植株杂交 I. 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为3:1 II.后代中全部为宽叶红花
III. 宽叶红花与窄叶红花植株的比为2:1
(福建卷)28.(12 分)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花色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
请回答:
(1)白花(AABBDD)×黄花(aaBBDD),F1 基因型是 ,F1 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
(2)黄花(aaBBDD)×金黄花,F1 自交,F2 中黄花基因型有 种,其中纯合个体占黄花的比例是 。
(3)甘蓝型油菜花色有观赏价值,欲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一代,可选择基因型为 的个体自交,理论上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是 。
【答案】(1)AaBBDD 乳白花∶黄花=1∶1 (2)8 1/5
(3)AaBbDd 乳白花
(大纲卷)34(11 分) 已知玉米子粒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
23
2013年全国生物试题分类汇编解析
为显性,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请选用适宜的纯合亲本进行一个杂交实验来验证:①子粒的黄色与白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②子粒的非糯和糯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③以上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要求:写出遗传图解,并加以说明
【答案】
F2 F2 子粒中:
①若黄粒(A_)︰白粒(aa)=3︰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 ②若非糯粒(B_)︰糯粒(bb)=3︰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③若黄非糯粒︰黄糯粒︰白非糯粒︰白糯粒=9︰3︰3︰1,即:
A_B_︰A_bb︰aaB_︰aabb=9︰3︰3︰1,则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浙江卷)32.(18分)在玉米中,控制某种除草剂抗性(简称抗性,T)与除草剂敏感(简称非抗,t)非糯性(G)与糯性(g)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人以纯合的非抗非糯性玉米(甲)为材料,经过EMS诱变处理获得抗性非糯性个体(乙);甲的花粉经EMS诱变处理并培养等,获得可育的非抗糯性个体(丙)。
请回答:
(1)获得丙的过程中,运用了诱变育种和________育种技术。
(2)若要培育抗性糯性的新品种,采用乙与丙杂交,F1只出现抗性非糯性和非抗非糯性的个体;从F1中选择表现为____的个体自交,F2中有抗性糯性个体,其比例是_____。
(3)采用自交法鉴定F2中抗性糯性个体是否为纯合子。若自交后代中没有表现型为_______的个体,则被鉴定个体为纯合子;反之则为杂合子。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杂合子的鉴定过程。
(4)拟采用转基因技术改良上述抗性糯性玉米的抗虫性。通常从其它物种获得________,将其和农杆菌的________用合适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切割,然后借助_________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再转移到该玉米的培养细胞中,经筛选和培养等获得转基因抗虫植株。
【答案】(18分) (1)单倍体
(2)抗性非糯性 3/16 (3)非抗糯性
24
2013年全国生物试题分类汇编解析
(4)抗虫基因(或目的基因) Ti质粒 DNA连接酶
8.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全国课标卷Ⅰ)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答案】C
(安徽卷)4. 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 )
①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
②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 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
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 :1的性状分离比
⑤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
A.①② B..①⑤ C.③④ D.④⑤ 【答案】C
(天津卷)2.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成熟卵子的过程,只有在促性腺激素和精子的诱导下才能完成。下面为某哺乳动物卵子及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N 表示染色体组)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过程需要激素调节;
B.细胞III 只有在精子的作用下才能形成成熟卵子; C.II、III 和IV 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3年高考全国生物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精编整理校对版(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