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发展分析
一、中小企业的概念和融资的渠道
(一)中小企业的概念
我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
国际上一般通过质和量两方面指标来界定中小企业,质方面的指标一般有企业组织形式、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等;量方面的指标一般有实收资本、企业职工人数、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的经营额等。由于质的界定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实际困难,量的指标具有直观性、数据选取容易等特点,在实际应用被广泛采用。
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制定了《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通过量的指标,明确了界定中小企业的标准:
工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建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6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批发和零售业,零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5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1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批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
型企业。
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交通运输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5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邮政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1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住宿和餐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8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
根据资金的来源来分,中小企业融资可以分为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内源性融资主要是中小企业的原始投入和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自我积累,即中小企业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金满足自身的资金需求,主要包括资本金、留存收益、折旧基金等。外源性融资是指利用企业外部资金来进行融资,按照是否有金融机构参与,外源性融资又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主要包括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商业信用、民间借贷、银行贷款、融资租赁等。
1.内源性融资
内源性融资是指该部分资金来源于企业内部,是为了设立企业或企业通过自身经济活动获得的资金,并将其用来满足企业投资、经营等融资需要。它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资本金、留存收益、折旧基金等。因此,内源融资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企业的利润水平、净资产规模和投资者预期等因素。内源性融资对企业的资本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性和抗风险性等特点。
2.外源性融资
外源性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外部的借款或者投资者筹集资金,而不是通过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来获得资金。按照融资过程中是否又银行这一金融机构参与,外源性融资还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融资。直接融资顾名思义就是指资金的需求者向资金的供给者直接融通资金的方式。直接融资一般通过相应的金融市场完成的,资金直接由供给方流向需求方,即作为资金需求方的企业在金融市场出售证券进行融资,资金供给者在金融市场购买资金需求方的证券(如债券、股票等)。间接融资是指资金的需求者通过银行这一金融机构,把分散的社会资金集中起来,然后提供给资金需求者,间接融资是银行信用的表现,即银行机构通过开办储蓄或发行金融机构证券,吸收和集中社会富余资金,然后再通过贷款方式提供给需求资金的企业。在现代金融制度下即使资金盈余部门提供的资金不能满足资金短缺部门的资金需求,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信用扩张来为资金短缺部门融资。在现实生活中,货币创造和储蓄转化为投资往往是同时并存、交互进行的。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内源性融资状况
内源融资是中小企业的一个重要的融资渠道,其资金具有低成本、高效益的优势,因而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比较重视内部积累,内源融资占有绝对的比例,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的内源融资占其融资总额的50%以上,其中英国和美国达到了80%以上。
由于产权不明晰,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及所有者对企业发展没有长远的预期,极有可能导致企业行为短期化,忽视内部融资的重要性,丧失内源融资
的资金来源。目前中小企业内部利润分配总多存在短期化倾向,缺乏长期经营思想,很少从企业发展角度考虑自留资金来补充经营资金的不足。有关研究显示,到目前为止,我国独立核算的中小型工业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6.5%,个别地区小企业的负债率高达80%以上,国有小型工业企业利息支出比大中型企业多支出6.79亿元。
2.间接融资状况
到2010年12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20364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23199亿元,而沪深两地股市的流通市值仅为42458亿元,显然,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来源相当一部分来自于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1月份公布的2009年金融统计资料来看,2009年末全国共发放短期贷款74248亿元,其中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1059亿元,仅占1.43%.由此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是严重不足的。同时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不成熟,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实现间接融资是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从上文可以看出如何有效地进入间接融资市场,是当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首要问题。就目前看,我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
1.间接融资方式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
银行贷款由于服务品种多样,手续简单方便快捷,成为中小企业获得外部融资的主要方式。但是实际上间接融资除了银行贷款,还有融资租赁、基金融资等。而受到企业体制和经营者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通过设备租赁进行融资的量非常少,各种风险投资基金和创业基金,对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只有少数高科技中下企业利用这一间接融资方式进行融资。
2.中小企业实际上获得银行贷款较难
虽然我国的间接融资方式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但是实际上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较难,这个问题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的普遍存在。我国造成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难的原因主要有:
(1)从政府角度分析。信用担保体系尚未确立,缺乏有效的手段来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能力。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少,缺乏对中小企业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培训和咨询等相关支持。
(2)从金融机构角度分析。近几年商业银行的信贷方向进行了调整,实行了抓“两头”,即一头抓大项目和大企业,另一头是个人消费信贷,因此新增贷款主要集中于基本建设和大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呈现下降趋势。
(3)从中小企业角度分析。中小企业经营风险高,信用观念淡漠、难以提供足额的符合银行偏好的抵押。此外,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素质差,管理制度不健全、欠息严重、呆坏帐比例偏高等问题也影响着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银行在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时顾虑重重,谨慎对待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影响了健康成长的那部分中小企业对贷款的合理需求。以某银行为例,截至2010年上半年,与该行有信贷关系的中小企业3986户,欠息的有2312户,占58%,欠息额度占该行企业欠息总额的64%;不良贷款占该行不良贷款总额的77%,其中有47户企业借改制为名逃废银行债务,涉及本金9亿余元,严重危及了该行贷款资金的安全。
3.直接融资状况
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主要方式有股票融资、债券融资和民间融资等,直接融资方式取决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发育程度和民间资金的充裕状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发展分析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