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120 210 270 300 5 6 7 315 321 324 (1)找出W·马拉福努力的有效水平? (2)找出W·马拉福努力的均衡水平?
5.H·德鲁利希先生是一家银行所拥有之农庄的佃农,他在非洲马里农村耕种20英亩土地,他收入的1/3要交给银行。下表给出了他的努力与来自耕种的收入之间的关系。当H·德鲁利希先生不当佃农时,他可以在城里工作,并且每小时挣6美元。 时间(小时) 1 2 3 总收入(美元) 18 33 45 时间(小时) 4 5 6 总收入(美元) 54 60 63 (1)如果H·德鲁利希先生自己拥有该农庄,不与银行分享收入,他会在农庄工作多少时间?
(2)现在H·德鲁利希先生选择在农庄工作多少时间?
6.保护农田免遭土壤侵蚀——在非洲的撒哈拉以南撒赫勒地区这是至关重要的。下表为一个典型农庄所作努力的收益(折算成美元价值)。努力的边际成本为100美元,并且佃农们收获的一半要作为租子上缴给土地所有者。
努力(天) 1 2 3 收益(美元) 500 900 1200 努力(天) 4 5 6 收益(美元) 1400 1500 1600 (1)找出所有者努力的水平? (2)找出佃农努力的水平?
7.已知平均储蓄倾向(APS)为0.2,潜在的社会平均投资生产率为0.4,求必需的增长率? 8.已知APS=0.12,K/Y比率=3,求有保证的增长率?
9.已知APS=0.20,增长速度为每年4%,求均衡的K/Y比率?
10.已知K/Y比率=4,为了使实际经济增长率为每年7%,求APS的值?
11.如果α=0.15,γ=0.35,则为维持充分就业水平所必需的收入增长率为多少?
12.已知生产函数(y/n)=(k/n)-0.2(k/n)2,边际消费倾向为0.1,人口增长率为0.05。试求:
(1)稳定状态的投资率? (2)人均储蓄函数?
(3)均衡资本—劳动比率? (4)均衡人均产出?
13.已知(y/n)=(k/n)-0.25(k/n)2,边际消费倾向为0.9,人口增长率为0.04。试求:
(1)稳定状态的投资率 ? (2)人均储蓄函数?
(3)均衡的资本—劳动比率? (4)均衡人均产出? (5)均衡人均消费? (6)均衡人均储蓄?
14.如果要使一国经济增长率从每年5%提高到7%,在资本—产出比率为4的条件下,根据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储蓄率应有什么变化?
15.如果要使一国的经济增长率从每年5%提高到7%,在储蓄率为20%的条件下,根据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资本—产出比率应有何变化?
16.如果一国经济的资本—产出比率为4,消费倾向为0.8,自然增长率为6%,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怎样才能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
17.如果利润收入者在国民收入中占40%,工资收入者在国民收入中占60%,前者的储蓄率为30%,而后者的储蓄率为5%,资本—产出比率为3,自然增长率为6%,根据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怎样才能使有保证的增长率等于自然增长率?
18.假如在某一时期,资本的增长率为4%,劳动的增长率为2%,实际产出的增长率为5%,由统计资料得知,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为0.3,劳动的国际收入份额为0.7,试求: (1)计算总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2)假定一项减少预算赤字的政策使投资增加,资本的增长率上升1%,产出的增长率将上升多少? (3)假定实行一项减税政策使劳动供给增长1%,实际产出的增长率又将如何变动?
19.已知资本增长率为2%,劳动增长率为0.8%,产出或收入增长率为3.1%,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为0.25。在以上假定条件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多少?
20.假定国民收入中资本的份额为0.4,劳动的份额为0.6,资本供给增加了6%,而劳动供给下降了2%,对经济产出的影响将会怎样?
21.设储蓄率为0.25,资本—产出比率为4,求合意的经济增长率?
22.设资本增长率为5%,劳动增长率为2%,资本—产出弹性为0.4,劳动产出弹性为0.6,试求:
(1)经济增长率? (2)人均产出增长率?
23.以上题之假设为条件,如果实际经济增长率为6%,试求各种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4.设利润收入者的储蓄率为15%,工资收入者的储蓄率为5%,利润收入占国民收入的30%,工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70%。试求:
(1)求社会储蓄率?
(2)如果劳动增长率为2.5%,资本生产率为0.25,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是否满足?如果不满足,应作怎样的调节?
(3)如果劳动增长率为1.5%,结果又如何?
25.已知资本—产出比率为4,假设某国某年的国民收入为1000亿元,消费为800亿元。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要使该年的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第二年的增长率应该为多少?
26.如果要使一国的产出年增长率由5%提高到7%,在资本—产出比率为4的前提下,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该国的储蓄率应有什么变化?
27.如果要使一国的产出增长率由5%提高到7%,在储蓄率为20%的条件下,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资本—产出比率应有什么变化?
28.假定某国经济的资本—产出比率为4,消费倾向为0.8,自然增长率为6.67%。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怎样才能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
29.已知储蓄为收入的15%,边际资本产量比率为2.5,经济增长率是多少?
30.已知一国的消费占收入的90%,资本增加1000亿美元,产出为250亿美元,该国的经济增长率是多少?
十、复习题
1.为什么说储蓄对一国的经济增长意义重大?
2.为什么说要增加储蓄非常困难,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3.为什么说在发展中国家,获得资本非常重要,但又非常困难? 4.什么是基础设施?它有什么特性?
5.为什么说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6.为什么政府必须为基础设施筹集资金?
7.请简要说明促进“亚洲龙”经济快速增长的几个共同因素? 8.请列出造成前苏联经济崩溃的几个因素,并作简要说明。
9.请列出俄罗斯想实现由指令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所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并作简要说明。 10.为什么K·马克思认为资本家获得的利润是“不劳而获”? 11.请简要叙述亚当·斯密和T·马尔萨斯的经济增长理论?
12.R·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与古典增长理论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13.1973—1993年,土耳其和印度的年人均产出增长率要高于美国,然而,美国公民要比这两个国家的公民生活得更加富裕。你怎样解释这两个看起来完全矛盾的事实呢?
14.请简要说明技术革新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扮演的角色。 15.请解释参加贸易的两国如何都能从贸易中获益?
16.请描述当各国对进口产品实行关税或配额保护时,谁是胜者,谁又是负者? 17.你是否同意“增加关税会给政府带来更多的收入”这一观点?为什么?
18.请列出支持贸易保护的两种非经济观点。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存在可以替代关税和配额的方法吗? 19.衡量一国收入分配程度是否平等的指标有哪些?试分别说明之。 20.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1.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2.为什么说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是以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为基础的?
23.在下列政策中,你认为,哪一项政策会影响长期增长率,并作必要的解释与说明。(1)贷币政策;(2)刺激劳动力投入的政策;(3)教育科研政策;(4)财政政策;(5)人口控制政策。
24.试比较研究经济发展问题的不同思路。
25.运用GNP进行国际比较的时候应该注意的问题。 26.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7.如何理解经济发展概念。
28.如何理解度量经济发展的数量指标。
29.如何理解斯密经济增长模型中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30.斯密经济增长模型是否存在经济增长极限?为什么? 31.如何理解斯密意义上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32.如何理解李嘉图的经济增长动力? 33.试比较斯密与李嘉图的经济增长模型。
34.如果不存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规律是否成立?为什么? 35.试从经济增长理论的角度分析斯密李嘉图和马克思的资本概念。 36.试比较分析斯密李嘉图马克思对经济增长动力的理解。 37.结合我国实际分析刘易斯理论中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 38.如何理解刘易斯的“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
39.联系我国国情讨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约束因素。 40.结合我国实际分析农业部门发展的意义。
41.怎样理解拉尼斯--费景汉模型的工农两部门平衡增长路径?
42.发展中国家工业部门不同技术进步类型发生对吸收剩余劳动力的影响。 43.结合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分析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意义。 44.根据乔根森模型理解影响二元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45.分析影响一个经济农业剩余出现和持续存在的条件。
46.试比较乔根森与李嘉图在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相互关系问题上的观点。 47.卡尔多对农业剩余作用的认识与其他二元经济学家的异同。
48.结合卡尔多模型分析农业部门发展在二元经济转变中的地位和作用。 49.结合我国实际分析农村发展的意义。 50.如何理解影响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因素。
51.试分析“同乡效应”在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中的作用。
52.根据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约束什么?为什么? 53.结合我国实际,分析储蓄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 54.试比较分析李嘉图和汉森的长期经济增长停滞理论。 55.结合汉森模型分析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56.如何理解索罗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57.试比较分析索罗与哈罗德的经济增长分析方法。
58.索罗是如何解决哈罗德“刀刃上的均衡增长”问题的? 59.结合我国实际理解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的关系。 60.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61.人力资本与收入的关系。 62.人力资本经济增长模型。
63.拉美学派结构主义理论为什么主张“进口替代”发展战略? 64.如何理解“中心国家”与“外围国家”的对立关系? 65.试评述拉美学派结构主义理论。
66.试比较罗森斯坦—罗丹和纳克斯的平衡发展战略理论。 67.如何理解“引致决策最大化”。
68.联系我国实际分析赫尔希曼的主导产业“关联效应”。 69.如何理解库兹涅茨的统计结构分析方法? 70.如何理解钱纳里的标准结构研究方法?
71.试比较钱纳里的结构分析方法与库兹涅茨的结构分析方法的异同。 72.如何理解可持续经济发展? 73.如何理解环境资源及其功能?
74.结合我国实际理解环境质量恶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75.何理解贫困与环境退化之间的关系?
76.外部性和财产所有权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 77.如何理解国际市场一体化与环境恶化之间的关系? 78.发展中国家能否兼顾工业化与环境保护?为什么? 79.如何理解经济—环境相互作用模型的经济含义。
80.为什么经济--环境相互作用模型的定量结果依赖于人人相对偏好?
81.何理解环境资源质量初始水平和时间偏好率是环境可持续增长与否的两个决定因素。 82.根据“环境可持续增长模型”,时间偏好率是由什么决定的?为什么? 83.分析科斯对制度的理解。
84.科斯对制度变迁和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理解。 85.如何理解诱发性变迁与制度设计变迁。 86.比较斯密式增长和普罗米修式增长。 87.诺斯三个历史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88.生产要素构成中相对稀缺性变化对制度形成的影响。 89.西欧与中国制度的传承与竞争。
十一、练习题
1.人均收入是购买力的度量。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人经常发现,在购买国际机票、打国际长途、给国外的朋友发信件、购买国外出版的图书或进口消费品时,他们感觉自己收入十分微薄。但他们在买当地商品的蔬菜、理发、乘国内火车、汽车或出租车旅行或买当地教科书时,则并没感到太穷。试用这些直觉的判断来理解什么是贸易品,什么是非贸易物品。注意:由于进出口方面存在某些限制,潜在的贸易品可能会变为非贸易品。为什么非贸易品在贫穷的国家要更便宜一些呢?另外,如果它们更便宜,用汇率或用购买力平价(PPP)方法来度量这些人的收入,哪
一个会显得更好一些(相对于美国)?
2.麦当劳遍布很多国家。现在已经发现,用麦当劳的相对价格而不用汇率估计的支出能够更好地显示生活的总支出,为什么情况会这样呢?
3.为什么你会认为欧洲或日本的电视转播比美国要好一些?在考虑这个问题之后,请说明这样一个假说:就新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而言,为什么基础设施落后的国家更可能在基础设施方面超过所有原来有较好基础设施的国家。试以电话网络为例进行解释。
4.确信你理解了指数增长(和快速指数性通货膨胀)的概念之后,请做下面的练习:
(a)一个以10%的速度增长的国家需要多长时间收入能够翻一番?那么翻两番呢?以5%的速度增长,情况又会怎样?
(b)假设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每年以5%的速度增长。接着把随后的20年人口增长率降低一个百分点,但总收入以同样的比率持续增长,则20年后该国家人均收入会怎样?
(c)假设巴西的通货膨胀率每月是30%,那么每年会是多少呢?你会不假思索地认为应当是360%吗?仔细想想,再作一些计算。
5.从国家的一组样本中建立一个想像的转移矩阵,该矩阵显示国家之间不存在转移的情况。该矩阵看上去会是怎样的呢?一个具有“完全转移(perfect mobility)”的转移矩阵是怎样的?平均来说,如果穷国比富国增长更快,那么转移矩阵会是怎样呢?
6.库兹涅茨比率(以经济学史专家库兹涅茨的名字命名)是指:最富的20%人口收入除以最穷的40%人口收入的比率。如果收入分配几乎完全平等,你认为这个比率可能会是多少?你实际观察到的这个比率是多少?你是否看到了从穷国向富国之间转移的一个趋势?
7.考虑你认为与“经济发展”概念有关的各种因素。人均收入能不能作为这些因素较好的一个表达方式,想一想为什么。找到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报告”,并研究所有这些因素是如何被复合在一起而成为HDI的。你认为这种复合合理吗?你能提出更好的复合方式吗?你认为将这些因素独立列出比较好,还是复合到一起比较好?想一想这种方法的利与弊。
8.一个使人信服的例子:如果我们没有对导致现代饥荒研究的分配问题有一个好的认识的话,人均指标就可能产生误导。如果我们从世界范围内每人平均所能获得的粮食来进行分析,我们会得出饥荒不会发生的结论,而实际上饥荒地发生了,那么是什么原因呢?如果以某个国家人均食物的提供量来分析,情况又会怎样?仔细想想后,读一下森(Sen,1981)的有独到见解的书。
9.(a)为什么你认为人口增长率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降低呢?一般来说,当人们变富时,就会消费更多的产品,而孩子就是一种消费品(对他们的父母来说,孩子可以带来快乐),那么,父母为什么在变富后没有“消费”更多的孩子呢?
(b)为什么在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国家里,15岁以下的人口占更大的比例?
(c)贫穷的国家更可能农村化吗?或农村化的国家更贫穷吗?它们的因果关系是什么,或者说它们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吗?
(d)为什么你会认为糖的国际价格会比汽车的国际价格波动更厉害?
10.一个工厂生产和销售棉衬衫:用200万美元买设备和机器;100万美元买土地;100万美元买厂房。每年雇佣100个工人并付给每位工人2000美元,买了价值60万美元的棉纤维用来生产衬衫,工厂每年卖衬衫10万件,每件衬衫售价10美元。请问:
(a)如果不把建设投资计算在内,工厂每年的利润是多少? (b)工厂每年获得的收入是多少?
(c)工厂的资本—产出比率是多少?用这个例子解释为什么 资本—产出比率超过1与获取利润是相容的。
11.理解哈罗德—多马模型的最好方法是用数学来进行说明。首先,看最简单的哈罗德—多马模型。考虑一个国家的储蓄率20%,资本—产出率是4,这意味着使用4美元的资本装置平均产生1美元的产出。最后,假设资本永远存在,所以折旧率δ=0
(a)计算总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储蓄率是20%,所以根据方程(3.5),我们得到年增长率为0.05,即每年5%。现在算出:(i)为了获得8%和10%的增长率,储蓄率每年应当是多少?(ii)为了获得8%和10%的增长率,资本--产出率应当是多少(储蓄率为20%)?仔细观察这些数字,为什么在增长率上升时要求储蓄率也上升?为什么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发展经济学》习题指南(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