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马哲试题库,马哲资料(6)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一、单项选择属

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D.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6.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 A.生产力

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7.上层建筑是指( ) 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8.社会形态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10.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社会形态的更替 D.科技的进步 1l、社会革命根源于( )

A.人口太多 D.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1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实现社会公平

13.“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D.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14.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折中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15.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 A.阶级斗争史 D.思想发展史 C.劳动发展史 D.文化发展史 16.阶级实质上是一个( )

A.思想范畴 D.经济范畴 C.政治范畴 D.文化范畴 17、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 A.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1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 A、占人口大多数 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具有先进思想 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19.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 )

A.经济条件 D.法律制度 C.传统理念 D 文化水平 20.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 A.纯粹偶然的 B.纯粹必然的

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 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 [单项选择题答案]

1.A 2.C 3.A 4.D 5.C 6.D 7.D 8.B 9.B 10.C 11.D 12.C 13.D 14.C 15.C 16.B 17.C 18.B 19.A 20.C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存在包括( )

A.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 B.社会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 C.经济关系 D.全部社会关系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

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3.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法国在哲学上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 ) 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 B.社会意识并不决定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4.马克思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 )

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B.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的成熟

C.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当它还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时,是不会灭亡的 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5、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 ) A.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

B.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

C.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 D.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 6.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为( )

A.它能引起劳动对象的变革,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D.它属于上层建筑

C.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D.它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7.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生产力决定生产力,生产关系也决定生产力 D.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8.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变化与发展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具有反作用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包括自然科学 9.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 ) 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B.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晨 C.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 D.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10.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指出( ) A.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 B.社会形态是有机的统一整体 C、社会形态是永恒的不变的

D.社会形态是超社会的、超历史的

11.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 ) A.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 B.指出阶级斗争的长期性

C. 论证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D.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12.“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 A.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

D.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 C.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

D.否定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13.科学技术在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问题,这一观点表明( ) A.全球性问题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 B,全球性问题不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 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主要的

D、科学技术是当代人的“非人化”的根源

14.“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

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 C.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 D.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

15.“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 )

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 B.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沧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 D.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16.“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 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B.这两种观点是互相补充的

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 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17.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 ) A.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 B.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 C.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

D.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合力”的一部分 18.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 ) A、古为今用方针 B.历史分析方法

C.彻底批判的革命精神 D,阶级分析方法 [多项选择题答案]

1. ADC 2.ABCD 3.CD 4.ABCD 5.ADCD 6.ACD 7.AD 8.AB 9.ABC 10.AB 11.CD 12.AB 13. BC 14.AB 15.ACD 16.ACD 17.CD 18.BD

三、辨析题

1.“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历史是人的有意义有目的的活动,思想因素在历史发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研究思想史对于深入认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有重要意义。 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把一切历史归结为思想史的观点本质上是唯心史观。

2.“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答案要点]

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正确论断。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处于时代前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滞后,有的还超过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如18世纪末的法国之于英国,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的德国之于英、法两国,前者的经济发展水平均不及后者,但在思想领域内的发展却是领先的。

3.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单线的,可以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有条件的,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在改革和开放的条件下,通过利用生产力的已有成果,从而打破生产力的单线发展.实现跨越。 在当代中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特别重要。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生产力比较落后,如果不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会始终落后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特点,江泽民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正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特点的反思。

4.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劳动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形成中起了决定作用。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的物质根源,它孕育着社会有机体未来发展的一切萌芽。因此,恩格斯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5.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是片面夸大科学技术作用的科学技术决定论观点。 科学技术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但科学技术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不能消灭压迫和剥削,也不足以克服社会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只靠科技进步,没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没有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资本主义不能自动转变为社会主义。上述观点否认了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否认了阶级斗争、社会革命与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没有看到科学技术掌握在不同阶级、不同人的手中,其作用是不同的。

6.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只有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如反映经济基础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不反映经济基础的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7.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经济基础并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基础是在生产力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被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了经济基础井通过经济基础决定着全部社会生活。 该命题的错误实质在于把经济基础说成是社会最终决定力量,不了解生产力是社会发履的最终决定力量。

8.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这里的“创造”是指推动历史前进的行为,与破坏和阻碍相对应。如果英雄即历史人物是杰出人物,那就应包含在人民群众的范围之内,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创造历史活动具有统一性。所以,不能说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如果历史人物是反动人物,他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是背道而驰、南辕北撤的。因此,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只能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9.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四、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回答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

[材料1]劳动资料的使用和创造,虽然就其萌芽状态来说已为某几种动物所固有,但是这毕竟是人类劳动过程独有的特征,所以富兰克林给人下的定义是 a tool making animal,即制造工具的动物。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迹的动物的机体有重要的意义,劳动资料的遣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社会经济形态也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2]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马哲试题库,马哲资料(6)在线全文阅读。

马哲试题库,马哲资料(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234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