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土路基压实度标准,重型击实。
(1)、填方土在路床80CM内压实度为95%;填方土在路床以下80CM~150CM压实度为93%;30cm内压实度为95%。
7、基层的质量控制:压实度必须达到95%,中线高程必须100%, (2)、人行道铺砌必须平整稳定,缝直,灌浆饱满,不得有翘动现象,人行道面层与其它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其质量控制点为:路床压实度轻型击实标准90%,基层压实度,轻型击实标准95%,平整度,相邻块高差,纵、横缝直顺。
(3)、雨水口收水井内壁抹面必须平整,不得起壳裂缝,井盖座安装平稳,井内严禁有垃圾等杂物,井周及支管回填必须满足路基要求,支管必须直顺,管头与井壁齐平。
其质量控制点为:其允许误差为±20MM。
8、沥青砼路面,用光轮压路机碾压后,不得有明显轮迹,表面应平整,坚实,不得有脱落、掉渣、裂缝、推挤、烂边、粗细料集中等现象。接茬应紧密、平顺、烫缝不应枯焦,面层与路缘石及其它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其质量控制点为压实度、厚度、弯沉值、中线高程、平整度。
9、道路附属构筑物
(1)、侧石铺砌必须稳固,线直、弯顺、无折角,顶面应平整无错牙,侧石勾缝应严密,后背回填必须密实。井口高程必须低于路面,井框与井壁应齐平。
10、道路半成品
(1)、侧石表面不得有蜂窝、露石、脱皮、裂缝等现象,外露面缺角掉
36
边不能多于1处,且不超过20MM。
(2)、人行道板表面不得有脱皮、裂缝等现象,道板必须表面平整,色彩均匀,线路清晰和棱角整齐,顶面缺角掉边应小于20MM。
三、施工质量的控制和检验
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就是为了确保合同所规定的质量标准而进行的各项组织、管理工作和采取的一系列质量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
(一)、施工质量的控制 1、质量控制的程序性及阶段性 (1)、质量控制的程序性
任何工程项目都是由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所组成,而工程项目的建设则是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的。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过程是从工序质量到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的全系统控制过程。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主要是对投入产品质量控制、对施工及安装工艺过程质量控制和对产出品的质量控制这三个方面进行控制。
(2)、质量控制的阶段性
为了加强对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明确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可把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即由投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直到完成工程质量检验为止的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系统过程,具体详见后附图。
(3)、各阶段控制内容 ①、事前质量控制
事前质量控制指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其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准
37
备工作,且施工准备工作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
施工准备的范围:
全场性施工准备,是以整个项目施工现场为对象而进行的各项施工准备。 单位工程施工准备,是以一个单位工程为对象而进行的施工准备。 分项(部)工程施工准备,是以单位工程中的一个分项(部)工程或冬、雨期施工为对象而进行的施工准备。
项目开工前的施工准备,是在拟建项目开工前所进行的一切施工准备。 项目开工后的施工准备,是在拟建项目开工后,每个施工阶段开工前所进行的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的内容:
技术准备,包括:项目扩大初步设计方案的审查,熟悉和审查项目施工图纸;项目建设地点的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调查分析,编制项目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等;
物质准备,包括:建筑材料准备、构配件和制品加工准备、施工机具准备、生产工艺设备的准备等;
组织准备,包括:建立项目组织机构;集结施工队伍;对施工队伍进行入场教育等;
施工现场准备,包括:控制网、水准点标桩的测量;“五通一平”,生产、生活临时设施等的准备;组织机具、材料进场;拟定有关试验、试制和技术进步项目计划;编制季节性施工措施;制定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等;
②、事中质量控制
事中质量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的策略
38
是: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
具体措施是: ③、事后质量控制
事后质量控制是指在完成施工过程后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其具体工作内容有:
准备竣工验收资料,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
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组织竣工验收,其标准是:
按设计文件规定的内容和合同规定的内容完成施工,质量达到国家质量标准,能满足生产和使用的要求;
主要生产工艺设备已安装配套,联动负荷试车合格,形成设计生产能力; 交工验收的工程内净外洁,施工中的残余物料运离现场,临时建(构)筑物拆除;
技术档案资料齐全。 2、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
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五大方面,即指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事前对这五方面的因素严加控制是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具体要求如下。
质量因素的控制包括:对参与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对原材料构配件的质量控制、对所有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对采用施工方法及检验方法的质量控制以及对生产技术环境、劳动环境、管理环境的质量控制。
39
(1)、人的控制
人是生产过程的活动主体,其总体素质和个体能力,将决定着一切质量活动的成果,因此,既要把人作为质量控制对象又要作为其他质量活动的控制动力。
人的控制内容包括:组织机构的整体素质和每一个体的知识、能力、生理条件、心理状态、质量意识、行为表现、组织纪律、职业道德等,做到合理用人,发挥团队精神,调动人的积极性。
施工现场对人的控制的主要措施和途径如下:
以项目经理的管理目标和职责为中心,合理组建项目管理机构,贯彻因事设岗,配备合适的管理人员;
严格实行分包单位的资质审查,控制分包单位的整体素质,包括技术素质、管理素质、服务态度和社会信誉等。严格分包工程或作业的转包,以防资质失控;
坚持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特别是重要技术工种、特殊工种、高空作业等,做到有资质者上岗;
加强对现场管理和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及技术培训。开展作业质量保证的研讨交流活动等;
严格现场管理制度和生产纪律,规范人的作业技术和管理活动的行为; 加强激励和沟通活动,调动人的积极性。 (2)、材料、设备的控制 材料的控制: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
4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新)(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