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一章 认识生物
1、生物学是研究 和 的科学。生物学是其他学科的基础,生物学知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很大,所以要用心学习。
2、杂交水稻之父 ;我国第一个试管婴儿的“缔造者” 教授。
3、探究的基本方法是: 常用的方法是 、 (目的、对象、方案)和 4、生物的共同特征:(1) (2)
(3) (4) (5) (6) 。 5、生物归类:(1)按照 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2)按 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3)按照 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及其全部生存环境的总称。厚度为20千米左右。生物圈包括: 、 和 。
2、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是: 、 、 、 、 和 。
3、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有两类,一类是 如 等 另一类是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 ,还有 、 等。
4、生物在生存环境中不断 环境,同时,也 着环境。
5、现在生存和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和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6、 叫做生态系统。
7、生态系统的组成图解: 植物—— (能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生物部分 动物—— (吃现成的有机物为生)
细菌、真菌—— (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 生态系统
非生物部分—— 、 、 、 等(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8、 ,这样就形成食物链。
9、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 和 是沿着 和 流动的。
10、生态系统中的 会通过 不断积累,危及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11、食物链图示: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营养级别由低到高)。 12、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植物(生产者),最少的是营养级别最高的食肉动物。若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则体内积存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营养级别最高的食肉动物。 13、在一般情况下,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 ,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14、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措施:增加物种数目,从而使食物链、食物网增多,才能使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增强,提高稳定性。
15、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16、(1)森林生态系统:有“ , ”的作用和“ ”之称。(2)
1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肺(3)湿地生态系统:有 , 的作用,为“地球之肾”。 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4)农田生态系统:是 的生态系统,以 为主体,(5)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主要是 ,农田和城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差,稳定性差。
17、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地球上每一个公民都有一份责任。 18、科学探究的步骤是:(一) (二) (三) (四) (进行探索)(五) (六)
19、在通过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控制 和设置 十分重要。样本的数量要足够,样本数量过少,会增大误差,影响实验结论的正确性。为确保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取得的实验数据求 ,以减少误差。
20、 ,叫做对照实验。
第二单元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了解七上p36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3、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一) (二) (三) (四) 4、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 ,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象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5、使用显微镜(1)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凹面镜;(2)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用眼方法:左眼观察、右眼睁开。
6、在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物镜的原因:避免压坏玻片标本和划伤物镜。
7、在光线良好的环境中对光,已将功能完好的目镜、物镜和通光孔调节到同一直线上,反复调节反光镜还是看不到白亮的视野,可能的原因是:遮光器挡住了光。 8、要将视野如图所示的细胞移到中央,应向左方移动装片。 9、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母p,用显微镜观察看到的图象形状是:d 10、(1)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所看到的物像越大,视野范围越小,光线越暗。(2)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所看到的物像越小,视野范围越大,光线越亮。
11、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时,如看不清液泡,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应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使光变暗)
12、常见的玻片标本有:切片、涂片、装片三种。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 13、(1)植物细胞装片的制作过程:擦、滴(清水;避免产生气泡)撕、展、盖、染、 吸。(2)动物细胞装片的制作过程:擦、滴(0.9℅生理盐水,保持细胞的生活状态)、刮、涂、盖、染、吸。
14、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 、 、 、以及 、 、 。
15、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只有 、 、 ,以及 16、细胞中各种结构的作用:(1)细胞壁(是最外层一层透明的薄壁): 。(2)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 细胞和保护。(3)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能流动,进行物质交换。(4)细胞核:有 (5)液泡:内有细胞液能溶解多种物质。(6)叶绿体:是能量转换器,能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7)线粒体:能量转换器,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活提供动力。
17、线粒体的作用:线粒体将细胞中的有机物与氧结合,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
2
量供细胞利用。
生物呼吸作用过程: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第二单元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1、细胞的生活需要 和 。细胞内的物质分为两大类: 和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植物细胞中有两种: 和 。动物细胞中:只有 。 2、 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结构:像一个 的梯子。它可以分成许多片断,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叫基因。 3、染色体是由 和 两种物质组成的。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染色体数目多了或少了都会患严重的遗传病。
4、基因——DNA——染色体(中)——细胞核中 基因 DNA 染色体 细胞核 5、细胞是 、 、 的统一体。
6、生物体能由小长大,是细胞生长和分裂的结果。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
7、细胞分裂的过程:先 →然后 →最后 、 。
8、细胞核分裂时, 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 是一样的。
9、细胞不能无限长大主要原因是:细胞体积增大,体积与表面积之比变小,表面积的吸收能力不能满足细胞需要。
第二单元 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1、植物、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 开始的。
2、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一个细胞群都是由 、 、 相同的细胞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3、 叫器官。如大脑、胃、心脏、唾液腺。
4、 构成系统。如 等器官按一定次序构成消化系统。
5、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是: (保护和分泌) (收缩和舒张) (产生和传导兴奋) (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血液) 6、人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动物体)。 7、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营养)、花、果实、种子(生殖)六大器官组成。 8、植物四大组织的区别: 植物 组织 分布 分生组织 保护组织 输导组织 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的导管,茎、叶脉中的筛管 营养组织 六大器官中都含有 1、根尖分生区2、茎尖根冠、茎、叶、生长点3、芽的生长点4、果皮、表面的表茎内形成层 皮细胞 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 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产生新细胞从而分化形成其它组织 细胞体积较大、长方形 保护 细胞 特点 功能 长形、管状、细细胞壁薄、液泡胞壁消失(导管) 较大 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 1、储存营养2、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3
9、根尖的结构:从下向上由: (保护组织)、 (分生组织)、 (营养组织)、 (根毛:输导组织)组成。
10、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11、(1) 叫单细胞生物。(2)对人有益的有:草履虫、酵母菌;对人有害的单细胞生物有:疟原虫(疟疾)、痢疾内变形虫(痢疾);(3)赤潮:是由海水中的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引起。(4)衣藻:生活在沟渠中,单细胞植物。(5)草履虫:用纤毛运动,用表膜呼吸,用口沟取食,用食物泡消化食物,用胞肛排泄残渣。
1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比细胞小得多,只能用纳米表示他们的大小。(2)由 外壳和内部的 (核酸)组成,(3)只有 中才能进行生命活动(异养)(4)病毒的形态:球形、杆形和蝌蚪形(5)病毒的种类: 、 、 (噬菌体)(6)病毒引起的人类传染病有:流感、肝炎、艾滋病、天花、脊髓灰质炎等。 13、朊病毒(疯牛病):是由蛋白质结构改变引起的传染病。
14、对待禽流感病毒的动物正确的处理方法:将动物杀死后用火烧毁。
第三单元 第一章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绿色植物可分为四大类群: (最低等) 、 、 2、藻类、苔藓、蕨类植物:不结种子属孢子植物。藻类植物:无 等器官的分化,苔藓植物:植株矮小,有 分化,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根是 。蕨类植物:有 ,有 。 3、 种皮——保护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双子叶植物 胚轴——连接茎和根
种子结构 胚 胚根——发育成根 (菜豆) 子叶——2片贮存营养
种皮(与果皮紧贴在一起)——保护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单子叶植物 胚 胚轴——连接茎和根 种子结构
(玉米 ) 胚根——发育成 子叶——1片,转运营养 胚乳——储藏营养(淀粉)
4、种子植物可分为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和 (种子无果皮包被) 5、种子:由表面的种皮和里面的胚组成。种子的胚:是由 、 、 和 组成。 6、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有种皮,如:松果。种子植物的生命力比孢子植物生命力强,种子植物比孢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在生物圈中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
4
第三单元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1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 、 。 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 、 。 3种子萌发的过程:(1)种子吸水膨胀 (2)叶子或胚乳转运营养 (3)胚根发育成根 (4)胚轴伸长 (5)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4、种子萌发,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
5、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伸长区的细胞来自 。伸长区的细胞不断长大,长成成熟区的细胞。
6、根生长的原因,一方面要靠 增加细胞数量;一方面要靠 细胞体积的增大。 7、枝条是由 发育成的。芽尖中有 (生长素)。如:掐去一根枝条的顶尖,这根枝条不能继续往上生长,其原因是生长素减少。芽有三种:(1)叶芽——茎、叶(2)花芽——花(3)混合芽
8、植物要生长,无机盐需要量最多的是 、 、 的无机盐。 9、肥料的作用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
10、一朵花是由 、 、 、 和 等组成
11、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中的 (雄蕊和雌蕊)是最重要的。 12、 叫传粉。 13、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
14、 受精后:萼片、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
果实和种子 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如,我们吃杏、桃,吃的是果皮 的形成 子房 珠被→种皮
胚珠 受精卵→胚 ——种子 果实 受精极核→胚乳 15、玉米开花最怕的天气阴雨连绵,会引起传粉不足导致减产。弥补办法:人工辅助授粉。 16、种在封闭良好的室内黄瓜,正常发育,开了许多花,但没有结过一次黄瓜,主要原因是:室内无昆虫传粉。
第三单元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1、 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1)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2)水分充足,叶片舒
展有利于光合作用(3)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运输、利用。(4)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5)水是蒸腾作用必需的,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温度。(6)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水。
2、 影响植物在生物圈中分布的主要原因是水,另外还有阳光、温度等因素。 3、 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水的需球量不同。
4、 植物主要靠根吸水,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因为成熟区生有 。 5、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途径:沿着“根(导管)→茎(导管)→叶(叶脉:导管)或果实
或花”的方向运输。导管:运输 ,方向 6、有机物的运输途径:沿着:“叶(筛管)→茎(筛管)→根(筛管)或花或果实”的方向运输。筛管:运输 ,方向: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一单元 第一章 认识生物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