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指导课 《城南旧事》
一、文学价值
1、《城南旧事》的作者简介:
林海音(1918年3月18日-2001年12月1日),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作家, 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原籍台湾苗栗县头份镇。3岁随父母返台湾,因台湾被日本控制便举家迁往北京,度过了难忘的童年生活。25年后英子与夫君何凡扶着妈妈,携着、背着、抱着三个孩子。1948举家迁往台湾,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湾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台湾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的祖母级人物”,1998年荣获“终身成就奖”。
2、《城南旧事》的主要内容: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的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思康暗中相爱,后来思康回了老家,再也没回来。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送到城墙根脚下,不知去向。英子对她非常同情,于是答应帮秀贞找小桂子。英子在不经意间发现妞儿的身世与小桂子极其相似,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但最终在赶火车时母女二人一同丧命于火车下。英子发着高烧,昏迷了十天,差点丢了性命。后来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便衣警察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后来,兰姨娘来到英子家,英子发现爸爸对兰姨娘的态度不对,英子想了一个办法,把兰姨娘介绍给德先叔,后来他们俩相爱,最后他们一起乘马车走了。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被淹死,女儿也被丈夫送给了一对没有儿女的骑三轮的夫妇,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后来,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了。后来,英子的爸爸也因肺病去世。英子因为爸爸的离开,体会到了自己的责任,觉得自己长大了。
1
3、文学特色
林海音被大家所共知的作品是描写旧北京社会风貌的小说《城南旧事》,它曾被搬上电影银幕而受到广大观众喜爱的电影,曾经风靡一时。小说通过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描写了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却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义。
林海音的小说内容大抵是童年回忆中的“城南旧事”,小说中或深或浅含有自传的痕迹。但是它的境地并不是窄狭的,如同一切有成就的作家那样,她的小说是以小见大,从《城南旧事》可以窥见时代风云。因此,她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社会意义,对台湾文坛也有一定的影响。
《城南旧事》以深挚的情怀和笔触追述20世纪20、30年代北京城南的旧事,叙事结构包括两层,表层结构是串珠式的,以成长为线,将小英子童年经历的五个故事集合在一起。深层结构是作者内心创作情感的表露与寄托,小说以不断的\离去\来组织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在内外两层结构的结合与互补下,小说得到了完整的表达与阐释 [8] 。包含了作者绵
延不绝的乡思乡愁,是公认的乡愁文学力作。
《城南旧事》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是具有极强的平民意识,一部纯美的散文式的电影;一种委婉的诗意,一片宁静的意境;近乎一幅素雅、淡泊、简约的中国水墨画;满含人间烟火味,却无半分名利心。
二、教学价值
《城南旧事》是一部意蕴深厚的好作品,这部小说由5个系列短篇组成,它的艺术魅力不是来自人物性格,人物只是一些淡笔勾勒的人物,并非丰满鲜明的典型形象,也不是来自波澜起伏、变化多端的情节,故事也是淡淡的,它的魅力来自全篇的艺术氛围。小说完全采用朴素的写实手法,却具有强烈的诗化倾向,简洁优美的文笔流淌着浓郁的抒情色彩,创造了一个含蓄深沉、感伤哀婉的艺术氛围。
三、阅读指导活动设计
我将我的活动设计分为四个板块 第一板块:初读
第二板块:通读,走近人物 第三板块:研读,评析人物 第四板块:读书交流 经典导读课 导入
2
教师动情朗读:
(课件出示)“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又重临于我的心头。” 师说明:这段文字出自42岁的林海音女士写作的《城南旧事》一书中的序言,她把自己难忘的童年时光写进了这部小说里
同学们愿意了解一下这位女士和她的小说吗?让我们一起走近她吧。 第一板块:初读 1、选书 2、了解作者
(课件出示)林海音女士的中年及童年画像 (字幕简介)
林海音:林海音(1918年-2001年),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县,生于日本大阪,童年在北平长大 。 3、先读序言
师:(指书中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城南旧事》的序言。 (课件出示)“序言”,又叫“序”、“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内容多说明本书的主要内容,写作缘由,经过和特点。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冬阳·童年·骆驼队》就是林海音女士为本书写的一篇自序。
师强调:只要读懂了序言,我们就好像找到了顺畅通读本书的一把金钥匙。(授法) 4、引导学生看目录
师:(指着图书)《城南旧事》这本书向我们讲述了几个故事?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目录上写得很清楚。《城南旧事》中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为线索共讲述了5个故事:《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落了》。 (出示课件) 目录
《惠安馆》 《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 《驴打滚》
3
《爸爸的花落了》
师强调:目录的作用在于能让我们在第一时间了解本书的主要章节,便于我们有选择性地阅读。 读目录,知道通过读序言读目录可以大致了解故事主要内容,简介《城南旧事》
这一环节把作者和故事联系在一起。有助于激发兴趣,感受人物形象。同时这里交给学生读序言和读目录的方法快速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第二板块:通读,走近人物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清文章脉络,认识书中人物,我给了他们列了这张表,让他们读完书填表。 (例表见下) 《城南旧事》读书记录表 主要人物 给我的印象 人物的命运和归宿 需要阅读的章节 英子 善良纯真 父亲死后随家人乘马车远行告别童年,担当起《爸爸的花落了》 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 风雨交加的夜晚带他去找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 风雨交加的夜晚带他去找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 妞儿 纯真 身世悲惨 《惠安馆》 秀贞 封建主义悲惨的牺牲品 《惠安馆》 小偷 万恶的旧社会,把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好人逼良为盗 人 《我们看海去》 4
爸爸 对女儿要求严格,同时又深深地疼爱着她。 得肺病去世 《爸爸的花落了》
第一关:考一考,初步了解人物有哪些?
请大家根据每幅画面猜一猜分别写的是哪个故事,说出这个故事的名字和主人公。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交流,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说得准确的同学代表小组交流。
(1)课件出示5副图,学生说出出自哪篇文章,此篇文章出现的人物有哪些?
(2)课件出示文中片段,学生说描写的是哪个人物?选自哪篇文章 第二关:走进童年,感悟深情
请学生再次通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写了小英子的哪些童年往事? 第三关:接一接
歇后语接龙抢答大赛,师说人物特征,生抢答人物名字。 惠安馆的“疯子”——秀贞
不理我们小孩子的北大学生——德先叔叔 井边的小伴侣——妞儿 斜着嘴笑的——兰姨娘
藏在草堆里的小伙子——厚嘴唇的青年 骑着毛驴与丈夫回乡下的是——宋妈 骑着毛驴与丈夫回乡下的是——宋妈
(本环节设计意图:故事中的人物栩栩如生,感受人物形象是阅读的关键。通过照片、画像和精彩片段进一步概括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第三板块:研读,评析人物
在大人的心目中秀贞是疯子,厚嘴唇的青年是小偷。对此英子却觉得纳闷。我们来讨论讨论如下两个问题: 1、“秀贞”到底疯不疯?
2、假如你是法官,你是怎样宣判这个“小偷”?是重,还是轻判,为什么? (1)从外貌来看: (2)从偷盗目的来看:
5
(3)从对待英子的态度:
宋妈妈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孩子? 文中的小英子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第四板块:读写结合 升华感情
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再一次细细品读 ①阅读《呼兰河传》,做一篇读书笔记。
②读了《城南旧事》这本书,上了班级读书交流会,相信大家有不少的感悟和启发,拿起你的笔把它写到随文练笔本上。
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城南旧事》戴丽冰阅读指导课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