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语文 课外文言文练习(三)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2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奉贤中学2010届高三(上)

课外文言文练习(三)

(一) 董祀妻

陈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

祀为屯田都尉,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之。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 文姬曰:“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时且寒,赐以头巾履袜。操因问曰:“闻夫人家先多坟籍,犹能忆识之不?”文姬曰:“昔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诵忆,裁四百余篇耳。”操曰:“今当使十吏就夫人写之。”文姬曰:“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乞给纸笔,真草唯命。”于是缮书送之,文无遗误。

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 选自《后汉书·董祀妻列传》 1.把下列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

(2)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乞给纸笔,真草唯命。

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归宁于家;②又妙于音律; ③乃追原祀罪;④追怀悲愤 ....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3.与“文姬为胡骑所获”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B.墙倾楫摧 C.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D.彼不我恩也

1

奉贤中学2010届高三(上)

4. 蔡文姬对自己的不幸深感悲愤,曾经写了两首诗来抒发感情,其主要的内容应该是: (2分)

(二)醉乡小记 戴名世

昔余尝至一乡陬,颓然靡然,昏昏冥冥。天地为之易位,日月为之失明,目为之眩,心为之荒惑,体为之败乱。问之人:“是何乡也?”曰:“酣适之方,甘旨之尝,以徜以徉,是为醉乡。”

呜呼!是为醉乡也欤?古之人不余欺也。吾尝闻夫刘伶、阮籍之徒矣。当是时,神州陆沉,中原鼎沸,而天下之人,放纵恣肆,淋漓颠倒,相率入醉乡不已。而以吾所见,其间未尝有可乐者。或以为可以解忧云尔。夫忧之可以解者,非真忧也;夫果有其忧焉,抑亦必不解也,况醉乡实不能解其忧也,然则入醉乡者,皆无有忧也。

呜呼!自刘、阮以来,醉乡遍天下;醉乡有人,天下无人矣。昏昏然,冥冥然,颓堕委靡,入而不知出焉。其不入而迷者,岂无其人者欤?而荒惑败乱者,率指以为笑,则真醉乡之徒也已。 选自《明清性灵小品》 1.把下列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酣适之方,甘旨之尝,以徜以徉,是为醉乡。

(2)当是时,神州陆沉,中原鼎沸。

2.与“古之人不余欺也”的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C.孤臣惟命是听。 D.大王来何操? 3.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古之人不余欺也;日月为之失明 B.而荒惑败乱者;而以吾所见 ....

C.而以吾所见;属予作文以记之 D.况醉乡实不能解其忧也;岂无其人者欤 ....4.谈谈你对“自刘、阮以来,醉乡遍天下”的理解。(3分)

2

奉贤中学2010届高三(上)

(三)汪琬论读书

甚矣,书之多厄也!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然且裒聚未几,而辄至于散佚,以是知藏书之难也。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是故藏而弗守,犹弗藏也;守而弗读,犹弗守也。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占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 选自汪琬《传是楼记》 1.把下列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

(2)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

2.下列加点字指代相同的一项是( )(2分)

(1)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2).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3)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4)夫既已读之矣(5)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

A.(1)(2)(3) B.(3)(4)(5) C.(1)(2)(4) D.(2)(3)(5) 3.下面句子中的虚词“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由汉氏以来(2)沿流以溯源(3)明体以适用(4)以是知藏书之难也 (5)与弗读奚以异哉

A.(1)(4)(5)/(2)(3) B. (1)(2)(3)/(4)(5) C. (1)(2)/(3)(4)(5) D. (1)/(2)(3)/(4)(5) 4.节选部分作者提出了三个互相关系,即□与□、□与□、□与□的关系,作者认为其中 关系是最重要的。(4分)

5.作者认为怎样才是“善读者”?(不超过50个字)(4分)

3

奉贤中学2010届高三(上)

(四)山陵之高

凡山陵之高,非削成而崛起也,必步增而稍上焉。川谷之卑,非截断而颠陷也,必陂池而稍下焉。 是故积上下止,必致嵩山之高;积下不已,必极黄泉之深。非独山川也,人行亦然,有布衣,积善不怠,必致颜、闵之贤;积恶不休,必致桀、跖之名。非独布衣也,人臣亦然,积正不倦,必生节义之志 ,积邪不止,必生暴弑之心。非独人臣也,国君亦然,政教积德,必致安泰之福;举错数失,必致危亡之祸。故仲尼曰:汤武非一善而王也,桀,纣非一恶而亡也。三代之废兴也,在其所积。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人君闻此,可以悚惧。布衣闻此,可以改容。是故君子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克己三省,不见是图。 选自《潜夫论·慎微》 1. 把下列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川谷之卑,非截断而颠陷也,必陂池而稍下焉。

(2)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

(3)是故君子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克己三省,不见是图。

2. 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3分)

3.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4分)

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中语文 课外文言文练习(三)在线全文阅读。

高中语文 课外文言文练习(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9717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