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理工学院0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
第三部分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通常分为两个阶段进行,首先是总体设计,其任务是设计系统的框架和概貌,并向用户做详细报告,若获得认可,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阶段—详细设计。本章将对这两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3.1 总体设计 3.1.1 系统目标设计
系统设计的目标是评价和衡量系统设计方案优劣的基本标准,也是选择系统设计方案的主要依据。而对于此系统设计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系统的可靠性很好,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因为此系统是为图书馆而设计的,对系统的硬件、软件和运行环境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不进行误操作和非法使用,该图书管理系统就可以很好的运行。
2. 系统的可变更性强,它便于维护,便于不断扩充完善。 3. 系统的效率高,在10秒内就可以响应用户请求。 4. 系统可以在不同的Windows平台运行,它的通用性很好。
5. 系统处理数据的准确度很高,能够很快输出各种信息,其工作质量很高。 6. 信息分类清晰、准确,便于查找。
7. 强大的查询功能,保证数据查询的灵活性。 8. 具有易维护性和易操作性。
3.1.2系统功能设计
该系统主要分为两部分:借阅者部分和图书管理员部分。为了方便读者查找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阅读,要将书刊按照内容进行分类。借阅者可以按照借阅者号进行查找,逐级浏览,可以查看自己的信息。本系统还可对用户的账号和书目的阅读权限进行管理。图书管理员作为借阅者的代理,进行借阅、返还、预订及取消预订等操作,还可以对书刊及借阅者信息进行管理。
3.2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在对系统的不断分析中,可以确定一下两个模块:
1.借阅者管理模块:登录系统,进入主界面,可以创建新的借阅者账户,修改借阅者的账户信息,借阅者在输入自己的姓名和借阅卡号后,可以查询自己的相关信息以及借书,预订书刊,取消预订,还书等。
2.图书管理模块:图书管理员可以在系统中添加书刊信息,编辑书刊信息,删除书刊信息,查询书刊信息等一系列对书刊的管理。
- 14 -
荆楚理工学院0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
3.3 数据库设计
3.3.1概念结构设计
1.实体描述
实体是一个数据对象,指应用中可以区别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实体既可以是实际存在的对象,也可以是某种概念。在该图书管理系统中,存在以下实体:借阅者、图书管理员和书籍。
1)借阅者:它具有的属性有:姓名(name)和借阅卡号(id)(学号或职工号)最大借阅数目maxnum_can_borrow、借阅状态flag_borrow,其中主属性是借阅卡号。
2)图书管理员:它所具有的属性有:用户名(name)、管理员号(clerk_id)、密码(password)等,其中主属性是管理员号。
3)书籍:书名(name)、书号(book_id)、作者(writer)、出版社(press)、存馆信息(flag_borrow)、ISBN/ISSN号等,其中主属性是书号。 2.联系描述
在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些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内部的联系和实体之间的联系(Relationship)。实体内部的联系通常指组成实体的各属性之间的联系,实体之间的联系是指不同实体集之间的联系。两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
1)一对一联系: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个实体,实体集B之都有一个(也可以没有)实体与之联系,反之亦然,那么实体集A与B之间的联系称为“一对一联系”,记作1:1 。
2)一对多联系:如果实体集A中的每个实体可以与实体集B中的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而B中的每个实体之多和A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称A对B的联系为“一对多联系”,记作1:n 。
3)多对多联系:如果实体集A中的每个实体可以与实体集B中的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实体集A与B之间的联系称为“多对一联系”,记作n:n 。
那么,在此系统中,借阅者与书刊之间为“一对多联系”,管理员与借阅者之间是“一对多联系”,管理员与书刊之间为“一对多联系”。 3.设计E-R图
系统设计的目的是获取数据库的概念模型,将现实世界转化为信息世界,形成一组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的概念。
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数据库设计的工具,也是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进行交流的语言,因此建立的概念模型要有如下的特点:
- 15 -
荆楚理工学院0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
反映现实,易于理解,易于修改和易于转换。在此,用E-R图表示该图书资料管理系统的概念模型。
E-R图中表示实体、属性和联系的方法如下: 实体:用矩形框表示,矩形框内写明实体的名称。
属性:用椭圆形表示,椭圆形内写明属性的名称用无向边与相应的实体相连。 联系:用菱形表示,菱形内写明联系的名称,用无向边分别与实体连接起来,在无向边上注明联系的类型(1:1,1:n,n:n),如果联系有属性,则这些属性同样用椭圆表示,用无向边与联系连接起来。 以下是该图书管理系统的E-R图:
图3-1 E-R图
3.3.2逻辑结构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所得的概念模型是独立于任何一种DBMS的信息结构,与现实无关。逻辑结构的任务是将概念结构设计阶段所得的E—R图,转化为与选用的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的逻辑结构,形成逻辑模型。它的转化有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转化是将实体转化为关系表。这种转化较简单,需要将实体的属性定义为表的属性即可。
第二种转化是联系的转化。即将各个实体之间的联系转化为表格之间的关系,如外部键的定义。根据联系的类型,实体间的联系转换如下:
表3-1 tb_clerk(CLERK- id、NAME、ID_CARD、PASSWORD);
表3-2 tb_reader(reader_id、name、maxnum_can_borrow、flag_borrow);
- 16 -
荆楚理工学院0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
表3-3 tb_book(book-id、bookname、author、press、press_date、
flagborrow、ISBN/ISSN)。
3.3.3物理结构设计
本系统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为SQL Server 2002。数据库中的表有管理员信息表tb_clerk、书刊信息表tb_book、借阅者信息表tb_reader等,具体的表如下所示:
表3-4 tb_clerk(管理员)表
表3-5 tb_reader(借阅者信息)表
表3-6 tb_book (书刊信息)表
3.4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用户在登录系统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如果输入正确,系统自动连接数据库,进入主界面。在主界面主要有两方面的管理:
1.图书管理,主要的操作有:添加书刊信息,编辑书刊信息,删除书刊信息和查询。
- 17 -
荆楚理工学院0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
2.借阅者管理,主要的操作有:创建新借阅者账户,修改借阅者信息,查询借阅者信息,借书,还书,预定书刊及取消预订。该系统的总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3-2 系统总体结构图
3.5主要模块运行
用户登陆该图书管理系统,进入系统主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进入系统首页,在此选择具体的操作。以下对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简要说明。 登陆界面的主要代码设计如下: void CMainFrame::OnLoginIn() {
{ }
CLoginDlg mDlg;
if (mDlg.DoModal() == IDOK)
m_bLogin = TRUE;
m_strUserName = mDlg.m_strName ; m_strUserID = mDlg.m_strUSERID;
else { }
CString Name;
- 18 -
m_bLogin = FALSE; m_strUserName = _T(\m_strUserID = _T(\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大工17春《软件工程》大作业(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