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750 m2 民俗风情一条街,占地40亩 景观广场,占地10亩 公共停车场,占地50亩 露天温泉区域,占地250亩 温泉体验区(400亩) 亲水池区域,占地100亩 温泉楼,占地50亩 普通酒店,占地21600m 中档酒店,占地2850m 养生旅居区(350亩) 高级酒店,占地2340m 美味楼,占地1500 m2 禅修养生区 员工宿舍 1200 m2 菜园,占地50亩 果园,占地100亩 茶树园,占地100亩 自主种植区,占地50亩 区域内道路(含游步道),全长约42.2km,157650 m2,区外主干道(公路)4.5km 日常供水量1735.4m3/d,最大供水量6895.4m3/d 日常供水量建筑面积8000 m2,内部设置民族性产品、特产、旅游纪念品,同时游客可以在内部参观一下民俗文化展览,更多的了解民俗文化。部分建筑用于拆迁居民安置用,约安置10户居民35人。 / 停车场面积:28000 m2,入口、绿化等面积5333.5 m2,可提供车位500个。 设置100个专享温泉泡池和20个集体泡池 建筑面积500 m2,设置有2个游泳池和1个水上运动池,单个游泳池面积为1800 m2,水深在1.3-1.8米,水上运动池面积为5000 m2,水深设置在1.4-1.6米之间。 建筑面积6000 m2的五层框架结构建筑,一楼主要为接待中心,二楼和三楼设置有10个集体泡池,四楼和五楼为专享温泉泡池。 两栋,每栋建筑面积14000 m2,建筑面积28000 m2。设置有500间普通客房、20间高级客房,同时还设置有餐厅、健身房、棋牌室、机房、会议室等。 建筑面积15000 m2,设置有200间普通客房、10间高级客房,还建设有餐厅、茶吧、按摩区、棋牌室、健身房、西餐厅、设备房等内容。 建筑面积4000 m2,设置有30间高级客房,内部设置有接待厅、健身房、会议室、商务中心等内容。 建筑面积3000 m2,两层框架结构,一楼主要设置厨房和大厅,二楼主要设置包间。 建筑面积2000 m2。 建筑面积为4000 m2的员工宿舍。员工宿舍为五层框架结构,每层建筑面积为800 m2,一共设置有180间宿舍。 两块季节性蔬菜3块大棚蔬菜,种植一些季节性蔬菜和大棚蔬菜。 设置一片猕猴桃林和一片桔子林。 种植茶树。 设置游客自主种植区域。 生态休闲区(300亩) 辅助工程 道路 主干道为水泥或预制水泥石块;车行次干道为水泥硬化路面;游步道为青石路、砖块铺砌路或石板路。区外主干道(公路)与现有公路连接,长4.5公里。 公 用 工 程 给水冷水 工程 温泉水 山泉水,铺设冷水管网 由现有项目区域外泉眼供应,铺设温泉水管网 5
921.15m3/d,最大供水量2211.15 m3/d 排水采用雨污工分流制 程 锅锅炉房 炉 从镇上高压线引入供一路,另电外从附近工江子里水程 电站引入一路 绿化区域内绿工化 程 废污水处理水装置、中治水回用处理 理系统 废气油烟净化治系统 理 / 配2台4吨燃气锅炉 项目运营过程产生的废水收集处理达标后,排入澡溪河,流经21.8Km汇入南潦河。 1台锅炉位于2#地块的员工宿舍的西北侧,另一台锅炉位于2#地块的温泉楼南侧,每台锅炉分别设1根烟囱 二路10KV / 绿地率达35% / 设计能力:991.8t/d / 环保 工程 1套 / 2、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表22。
表2-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指标名称 总用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 游客服务大楼 游客服务中心 大型购物中心 民俗风情一条街 停车场管理用房 露天温泉区域 温泉体验区 亲水池区域 温泉楼 养生旅居区 普通酒店 建筑面积(㎡) 800004 79060 4000 1500 8000 60 3000 500 6000 28000 备注 4层 3层 1层/3层,部分安置房 1层 1层 1层 5层 500间普通客房、20间高级客房 其中 6
中档酒店 高级酒店 美味楼 禅修养生区 员工宿舍 容积率 道路面积(㎡) 绿化面积(㎡) 绿化率(%) 15000 4000 3000 2000 4000 0.1 157650 280001.4 35 200间普通客房、10间高级客房 30间高级客房 2层 1层 5层 2.3 产业政策及选址可行性分析
根据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分析,对照当前国家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本项目属鼓励类中第三十四类“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游及其他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服务”,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产业政策。
本项目选址不处于百丈山—萝卜潭风景名胜区一级保护区范围内,处于一级保护区外围的二级保护区内,本项目区总占地面积800004m2(约1200亩,80公顷),现主要有农用地、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构成,其中农用地68.8134公顷,拟占用农用地中耕地31.4200公顷,拟占建设用地7.3200公顷,拟占用未利用地3.8666公顷。项目总用地中,规划住宅用地部分占用52.874公顷,旅游开发用地部分占用27.126公顷。项目已获得宜春市国土资源局出具的《关于江西九仙温泉度假村项目用地初审意见》(宜市国土资预字[2013]32号),项目选址符合宜春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选址可行。
3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3.1自然环境概况
3.1.1地理位置
奉新县位于江西省的西北部,南起北纬28°34′,北抵28°52′,西至东径114°44′,东至东径115°33′,南北宽约32.3公里,东西长约78.3公里,总面积1644.87平方公里,山地面积为73.67公里,全县为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条形地域,地势三面环册,西高东低,逐渐向中、东倾斜。
7
本项目选址位于江西省奉新县澡溪乡九仙村,地块中心地理坐标为28o47′36.96\,114o56′30.12\,奉新县毗邻江西省省会城市南昌,距昌铜高速20公里,紧邻223省道,距昌北机场120公里,处在南昌市1小时交通圈上,处于中部城市圈中心,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3.1.2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
(1)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勘探资料,项目地质情况良好,能有效承载项目建筑。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江西省部分)》(GB18306—2001),项目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小于0.05g,属无震区。参考场址附近建筑物的地质勘探成果,拟建场地范围内未发现地震诱发因素,核定本区地震烈度为6度区域。按国标GB20011-2001规范要求,同时考虑到建筑物得重要性,项目建筑按7度构造抗震设防。
(2)地形地貌
奉新县属赣西北九岭山的分支及余脉,分北、中、南三大支脉,向东伸展。县境三面环山,形成西高东低的地势,从西向中、东部逐渐倾斜、低落,构成明显的西部中低山地、中部多丘陵、东部低丘河谷平原,属典型的丘陵山区地形地貌。奉新县城位于南潦河北岸,土壤为冲积层,北部及西北部多缓坡与小丘陵,东南部多为粮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坡度一般均小于1:6,地面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系)在海拔40m至78m之间。
土壤呈中性偏酸。山丘以红壤为主,间有黄壤;河谷平原多冲击土。耕作土壤主要由黄泥田、潮泥田、紫泥田、石灰泥田等。
耕植土:灰褐色,稍湿,松散状态,含植物根系,松散,层顶埋深0.00 m,层厚0.00~1.00m。
含砾粉质粘土:灰黄、浅红色,可塑状态,摇震无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土质不均,含10~20%左右圆砾和卵石,成分以石英、硅质岩为主,亚圆形,粒径2~50mm,层顶埋深0.00~1.00m,层厚1.00~4.80 m(由山顶到山脚逐渐增厚)。场地内及附近无断裂构造,无不良地质现象,区域稳定性良好。
(3)区位交通
奉新县城距省会南昌60公里,到昌北机场68公里,离港口城市九江170公里,2011年底新开通的全长38公里的昌奉高速大大拉近了奉新与南昌的距离,高速直通江西省
8
最大的客运枢纽中心——南昌西站,未来将规划九江至长沙的九长铁路等等这些都让奉新区位优势更加明显,交通更便捷,伴随着未来江西省行政区划的改革调整,以及南昌扩大辖区的趋势,奉新将很有机会作为南昌这个华东地区特大型城市的“半小时圈县区”出现在世人面前。奉新县工业园区交通网络完善,主次干道硬化面积达25万平方米,距320国道20公里、南昌火车站55公里、南昌机场60公里、九江码头165公里,交通便捷。
(4)水文条件
宜春市境内河流纵横,水系发达,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河流有55条,总河长2566千米,大于 1000平方公里河流有袁水、肖江、锦江、潦河、北潦河、清丰山溪共6条。
项目附近的河流主要为南潦河,属长江流域修河水系,鄱阳湖水网区。潦河分南潦河和北潦河,北潦河又分南北两条支流,南支发源于靖安县的白沙坪,经西街、高湖、双溪、奉新县干洲乡的雇埠邹家境,流入鼎湖乡辖的竹林村。北支发源于靖安县的大武堂山麓,经罗湾、澡都、庙前街、仁首乡的洲尾黄家入境,流入龙津镇辖的桐城熊家,南北两条支流桐城熊家汇合后经排沙喻家,上河周家、北口张家、徐家埠流入义兴口,南北潦河汇合后,经万家埠流入永修县修河后注入鄱阳湖。
地下水有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碳酸盐岩夹碎屑岩裂隙溶洞水、基岩裂隙水四种类型,全市地下水多年总储量3.548亿立方米,主要属松散岩类孔隙水,约占地下水总量的88%。地下水池埋深为2.65~2.8m,含水层为下部中粗砂和粉细砂层。根据地质情况,本工程基础宜浅埋,选全风化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作为建筑物浅基础持力层。
3.1.3气象条件
宜春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秋季短而夏冬季长,冬季冷而夏季热,春季湿而秋季干,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霜期短,气候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作物和林木生长。主要候特征如下:
气温:全市年平均气温16.2℃~17.7℃,东南部较高,西北部较低;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4.6℃~5.3℃,南部高于北部;夏季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3℃~29.6℃,东部高于西部;
降水:全市平均年降水量为1624.9mm,各县(市、区)年降水量1545.6mm~
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九仙温泉度假村项目申请立项环评报告书 - 图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