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活动积极性;帮助学生做好在不确定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准备。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或创设必要条件,或帮助调整研究计划。
(3)指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来收集信息,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还应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在中期指导中,作为指导老师实现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组织、指导、参与者的角色转换,同时,也发展自我的实践能力,使自身与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一起成长。
最后,我想说,综合实践活动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外面更精彩的世界,让教师的成长延续的更快,走得也更高,让我们从自己能改变的地方做起吧!
感谢大家的耐心聆听,如有不当之处,谨请指正。谢谢大家!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
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与帮助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活动的组织、内容的选择,需要教师的指导,制定计划、活动的操作更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仅是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更应该是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
一、教师有针对性指导与帮助的意义和作用 1、针对性指导与帮助的意义
由于多数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加之存在一些不利的学习因素,如心理发展不成熟等,所以,没有教师的针对性指导与帮助,学生是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实施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实践学习过程。教师的针对性指导与帮助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基本保证。、
2、针对性指导与帮助的作用
教师的针对性指导与帮助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前提。其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引路。在活动开始时,指导和帮助学生选择活动主题,确立活动目标,制定活动计划,保证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有目的、有步骤、有策略地进行,避免活动过程中出现放任自流,盲目混乱局面。
第二,解疑。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此时,教师就应该以解惑者、参与者的身份,帮助学生或参与学生共同商议以解除其疑难。
第三,提供。综合实践活动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学习资源才能完成。学习资源是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各种内外因素和条件,它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支持和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提供大量有针对性和帮助性的学习资源,包括教师的经验以及书籍、材料等。
第四,反馈。在活动结束时,对学生活动中暴露出的问题,收获的大小,结果是否正确,教师都要给学生提供学习反馈和证明。便于学生以后学习注意和改正。
二、教师有针对性指导与帮助的策略和方法
学生要做到学习,自己首先必须“会学”,也就是说必须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运用这些策略。达尔文有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指导学生学会确立活动主题的方法。确立活动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文章有‘题好一半文’的说法,综合实践活动课也有‘题好一半功’的效果。”指导学生确立主题的常用策略与方法有:整理归类法、表述论证法、联想生成法、分解主题法又叫画问题树法。学生利用这些方法可以快捷、准确的确立主题。
2、指导学生学会制定学习目标的方法。学习目标是学习活动的方向。目标明确,学习活动就不会盲目放任。制定学习目标经常用到的策略与方法有:分解
设计法、重点设计法、生成设计法、参照设计法。指导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设计的学习目标操作性强,方向性明。
3、指导学生学会查找处理文献的方法。查找、处理文献是自主学习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指导学生掌握了查找、处理文献的技巧,在查找、处理学习资源时就会多快好省。学生在查找、处理学习资源时,教师可提供一些方法,如,搭建平台法、提供书目法、任务驱动法、资料分类编目法、记录信息法。
4、指导学生掌握调查访谈的方法。综合实践活动课经常采用调查、访谈方式进行。学生掌握了调查、访谈的技巧,就可大大提高学习活动的效果。教师指导采取的策略与方法有:一是指导学生不打无准备之仗,即调查、访谈前对调查、访谈的问题、对象做到心中有数。二是指导学生做一个受欢迎的调查者、访问者,即给被调查、被访问的对象产生好感,确保调查、访谈顺利进行。三是指导学生学会会问善听巧记。四是指导学生掌握统计、分析和交流的技巧。
5、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共享的技巧。学习共享是新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学会交流与共享的策略有:一是让学生明确学习交流共享的目的与原则。二是指导学生想办法把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让活动过程和结果展现在大家面前;还要想办法吸引大家关注自己或本小组的活动内容,从而实现组与组、生与生之间的交流、共享。
下面是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段性指导案例片段
《走进食用菌王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第二课时)
一、兴趣激发,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走进了食用菌王国和食用菌交了朋友。那么你们研究了食用菌的什么呢?你们愿不愿意把你们研究的情况告诉大家!?
生:愿意——
二、各小组汇报前阶段活动情况,教师随机指导
师:?好啊,看来大家干劲十足,信心百倍呀!下面请每个小组拿出你们所有的相关资料,整理一下。?要求:
(1)结合你们的方案谈谈半个月来你们已经开展了哪些活动?怎么开展的?知道了有关食用菌的什么? (2)在活动中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有什么疑惑?能解决的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等一会儿请求别组的帮助。 指导内容一:活动方案修正、补充和观察日记的指导。(用幻灯出示两个研究方案) 食用菌种植组方案: 项目 研究 主题 小组 成员 研究 方式 活动 步骤 1、采访、调查菇农;2、查资料(上网、翻阅书籍);3、自己尝试种植, 得出某些种植方法;4、整理资料、制作精美《种植手册》赠送别人 需要 经费 涉及 学科 内容 食用菌的种植方法 组长:姜涛 成员:李娜、张成伟、王洪彬、李洋、陈浩、孙岩、娄春海 采访、上网、查阅资料、调查 约25元 信息技术、摄影、美术、种植学 食用菌生长组方案: 项目 研究 主题 小组 成员 组长:崔文利 成员:万淑彬、刘文学、张同军、刘颖、丛珊、纪晓云、邵长江 内容 食用菌的生长过程 研究 方式 活动 步骤 需要 经费 涉及 学科 采访、调查、查资料 1、采访、调查食用菌栽培老板;2、查资料;3、汇总资料,写研究论文。 约25元 信息技术、美术 师:?这是食用菌种植组和食用菌生长组的研究方案,首先请这两个小组的代表把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跟全班同学进行交流,然后请全班同学讨论。针对他们研究的主题,看这两个方案制定的怎么样?谁更好些?还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 种植小组遇到的问题是:在种植过程中对食用菌生长发育的条件控制不好,比如说,有的菌料中因水分不足造成菌丝缺水而停止生长、制作栽培料时灭菌不充分造成菌丝感染等。 生长小组遇到的问题是:采访和查资料得出的结论与观察到的有差距,如资料上说食用菌出菇时间一般在30-40天,但实际有时不是这样。 生1:我认为种植小组的方案好一些。原因他们的活动步骤比较科学。 生2:我认为这两个方案都存在问题,他们制定的方案都不完善,缺少研究的目标、时间的安排等。 …… 师:同学们提的都很好。为什么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会遇到这么多问题,原因就是,我们在制定方案时对问题估计的不周全,制定的方案不具体或者采用的方法不对,如种植小组由于在方案中没有很好的估计活动所需要的时间、种植需要的条件、注意的事项、预测的困难等,所以才会出现上述问题。而生长小组由于方法错误,导致在活动中问题重重。老师建议你们按照下面的提示对方案进行重新调整和修改(提供一份成功的活动方案让学生参考,同时准备几则观察日记,让学生学习): (1)确定活动目标时要注意解决什么问题,注意目标的层次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综合实践活动中期指导课型的指导(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