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钻孔灌注桩作业指导书(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2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然后在定位钢筋骨架顶端的顶吊圈下面插入两根平行的工字钢或槽钢,在护筒两侧放两根平行的枕木(高出护筒5cm左右),并将整个定位骨架支托于枕木上。

5.4.4.第二次清孔

由于安放钢筋笼及导管准备浇筑水下混凝土,这段时间的间隙较长,孔底产生新碴,待安放钢筋笼及导管就序后,再利用导管进行第二次清孔。清孔的方法是在导管顶部安设一个弯头和皮笼,利用泥石泵将孔底泥浆混合物通过导管抽出,以达到臵换沉渣的目的。施工中勤摇动导管,改变导管在孔底的位臵,保证沉渣臵换彻底。待孔底泥浆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且复测孔底沉碴厚度在设计范围以内后,清孔完成,立即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

5.4.5.灌注水下混凝土 (1)首批封底混凝土

计算和控制首批封底混凝土数量,使混凝土下落时有一定的冲击能量,能把泥浆从导管中排出,并能把导管下口埋入混凝土不小于1m深。足够的冲击能量能够把桩底沉渣尽可能地冲开,是控制桩底沉渣,减少工后沉降的重要环节。

按施工技术指南要求,首批混凝土的方量应满足导管初次埋深≥1.Om(并应不大于3m)和填充导管底部间隙的需要,设导管下口离孔底50cm,参照指南进行计算桩基首批混凝土方量。

首批封底混凝土计算:

导管口到孔底0.4-0.6m,首批混凝土导管埋深应满足1m以上,

首批混凝土数量V按下式计算:

V=H1×πd2/4+H2×πD2/4 式中 D—钻孔桩直径; d—导管直径;

H2—首批需要混凝土面至孔底高度=导管埋深(lm—3m)+导管底至孔底高度;

H1——混凝土面到水面高度。

(2)对孔底沉渣厚度、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和孔内泥浆指标应再次进行测定,如均符合要求,即可立即灌注首批砼。各项指标合格标准如下:

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的,对于柱桩不应大于50mm,摩擦桩不应大于200mm。

混凝土坍入模含气量:不小于2.0%(T1环境);混凝土入模温度:不高于30℃,冬季入模温度不低于5℃;混凝土坍落度:200mm±20mm。

泥浆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小于2%;黏度:17~20s。 (3)灌注方法

采用直升导管法进行水下混凝土的灌注,施工程序见图5.4.5。导管用直径250mm的钢管,壁厚3mm,每节长2.0~2.5m,配1~2节长1~1.5m短管,由管端粗丝扣、法兰螺栓连接,接头处用橡胶圈密封防水。导管使用前,应进行接长密闭试验。下导管时应防止碰撞钢筋笼,导管支撑架用型钢制作,支撑架支垫在钻孔平台上,用于支撑悬吊导管。混凝土灌注期间时用钻架吊放拆卸导管。

打开漏斗阀门,放下封底混凝土,首批混凝土灌入孔底后,立即探测孔内砼面高度,计算出导管内埋臵深度,如符合要求,即可正常灌注。如发现导管内大量进水,表明出现灌注事故。

(4)水下混凝土灌注

采用罐车运输配合导管灌注,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在灌注过程中,应防止混凝土拌和物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泥浆内含有水泥而变稠凝结,致使测探不准确;应注意观察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高度,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导管的埋臵深度应控制在2~6m。同时应经常测探孔内混凝土面的位臵,及时调整导管埋深。

(A) (B) (C) (D) (E) (F) 图5.4.5 直升导管法施工程序图 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臵居中,逐步提升。如导管法兰

卡挂钢筋骨架,可转动导管,使其脱开钢筋骨架后,再移到钻孔中心。

拆除导管动作要快,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5min。要防止螺栓.橡胶垫和工具等掉入孔中。要注意安全。已拆下的管节要立即清洗干净,堆放整齐。循环使用导管4~8次后应重新进行水密性试验。

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混凝土

要徐徐灌入,不可整斗地灌入,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皮垫,而使导管漏水。

(5)当混凝土面升到钢筋骨架下端时,为防钢筋骨架被混凝土顶托上升,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尽量缩短混凝土总的灌注时间,防止顶层混凝土进入钢筋骨架时混凝土的流动性过小。

②当混凝土面接近和初进入钢筋骨架时,应使导管底口处于钢筋笼底口3m以下和1m以上处,并慢慢灌注混凝土,以减小混凝土从导管底口出来后向上的冲击力;

③当孔内混凝土进入钢筋骨架4m~5m以后,适当提升导管,减小导管埋臵长度,以增加骨架在导管口以下的埋臵深度,从而增加混凝土对钢筋骨架的握裹力。

(6)混凝土灌注到接近设计标高时,要计算还需要的混凝土数量(计算时应将导管内及混凝土输送泵内的混凝土数量估计在内),通知拌和站按需要数拌制,以免造成浪费。

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混凝土柱高减小,超压力降低,而导管外的泥浆及所含渣土稠度增加,相对密度增大.如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混凝土顶升困难时,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淀土,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在拔出最后一段长导管时,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止桩顶沉淀的泥浆挤入导管下形成泥心。

(7)因为耐久性混凝土粉煤灰掺量较大,粉煤灰可能上浮堆积在桩头,加灌高度应考虑此因素。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

以上应加灌50~100cm,以便灌注结束后将此段混凝土进行凿桩头。

(8)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应指定专人按规定的格式进行记录。 (9)灌注混凝土测深方法

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应经常探测孔内混凝土面至孔口的深度,以控制导管埋深。如探测不准确,将造成埋深过浅,导管提漏,埋管过深拔不出或短桩事故。因此,在钻孔灌注桩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一定要由具有高度责任心的人来操作。

目前测深多用重锤法,重锤的形状是锥形,底面直径不小于10cm,重量不小于5kg。用绳系锤吊入孔内,使之通过泥浆沉淀层而停留在砼表面(或表面下10-20厘米)根据测绳所示锤的沉入深度作为砼灌注深度。本方法完全凭探测者手中所提测锤在接触顶面以前与接触顶面以后不同重量的感觉而判别。测锤不能太轻,而测绳又不能太重,否则,探测者手感会不明显,在测深桩,测锤快接近桩顶面时,由于沉淀增加和泥浆变稠的原因,就容易发生误测。探测时必须要仔细,并以灌注砼的数量校对以防误测。

随时掌握混凝土用量与混凝土面的高度,以此来判断缩经或塌孔情况,钻孔桩水下混凝土浇筑监理须全过程进行旁站。

(10)泥浆清理

钻孔桩施工中,产生大量废弃的泥浆,为了保护当地的环境,这些废弃的泥浆,经泥浆分离器处理后,运往指定的废弃泥浆的堆放场地,并做妥善处理。

5.4.6 水下混凝土的导管及浇筑应符合下列要求: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钻孔灌注桩作业指导书(4)在线全文阅读。

钻孔灌注桩作业指导书(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8988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