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929年复旦大学设立新闻系
2 1949年新中国设立华东新闻学院、北京新闻学院 2 1978年我国招收第一批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第八章 新闻事业的性质 本章重点:
l 新闻媒介的共性:新闻事业比较其他事业的基本特点 新闻媒介的特性:一类新闻媒介比较另一类新闻媒介的基本特点
新闻媒介的个性:一家新闻媒介比较其他家新闻媒介的基本特点
l 新闻媒介的共性
新闻媒介是工具,是真实地(与文学比较)、及时地(与电影、戏剧、小说、诗歌比较)反映世界新近变动(与历史比较)的大众(与书信、情报等比较)传播工具,属于上层建筑。
新闻媒介的机构性质:是以采集和公开向社会提供新闻为主的传播机构。
l 新闻媒介的特性分为不同的层次展现 1、所有制方面:私营、公营、国营 2、与政府与执政党关系方面
独立新闻媒介:政治上标榜客观、中立,只以国家、公众利益作为是非标准
官方新闻媒介:代表政府、政党立场,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 半官方新闻媒介:名义上是独立运作,但在重大政治问题、重要时刻往往代表政府发言,替政府宣传
3、阶级性方面:无产阶级新闻媒介和资产阶级新闻媒介 4、办报方针方面:商业性报纸、政治性报纸、政企合一型报纸
l 新闻媒介的个性
新闻媒介的个性是指媒体在内容选择、编排方式、行文风格上的与众不同。
如,NBC以硬新闻见长,ABC以国际新闻见长,CBS以选举报道见长;《北京晚报》具有京派文化典雅、庄重、厚实的风格,《新民晚报》具有海派文化实用、精致、活泼的风格,《羊城晚报》体现了岭南文化的开拓创新。 l 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
新闻媒介是精神产品,既属于上层建筑;又属于信息产业,经济领域。
l 我国新闻事业双重属性的外在表现(中国新闻事业运作方式):事业性质、企业管理。
\事业性质、企业管理\解放了新闻媒介的生产力,给新闻媒介带来新变化:
1、 新闻媒介形成积极竞争态势
2、 新闻媒介更加注重人才培养和设备更新
3、 新闻媒介注重受众反馈
4、 新闻媒介注重自身管理,开源节流,发展壮大 l 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性
《申报》是我国第一份以商业原则创办的中文商业报纸,《纽约太阳报》是美国第一份按商业原则创办的商业报纸。 认识媒介产品的商业性的积极意义有:既然是商品,就要考虑读者需要;考虑营销,参与竞争;就必然有价值规律在起作用。
l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是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立场、思想、观点。它们客观上有利于某个阶级的利益。 l 阶级性在一张报纸上的体现:选择事实、编写新闻、安排版面、写作言论。
l 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党、政府、人民的耳目喉舌。 中国新闻事业的最高宗旨:为人民服务。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体系:
1、中国新闻事业的最高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2、新闻事业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无条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令。
3、新闻事业实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工作路线。 4、新闻事业是以党报为核心的多品种、多层次媒介并存的
格局。
5、新闻事业属于国有资产,全民所有。
6、新闻事业实行 \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运行方式。 第九章 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 本章重点:
l 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 1、沟通情况,提供信息
人们接触新闻媒体,第一个目的便是获知信息。没有信息,新闻媒介就没有作用。 2、 进行宣传,整合社会
新闻媒介强大的宣传作用是通过反映、影响、引导社会舆论来实施的。 3、 实施舆论监督 新闻媒介是\第四势力\。 4、 传播知识,提供娱乐 5、 作为企业,赢得利润 l 新闻媒介的正效应和负效应
1、新闻媒介提供了世界所需要的信息,但是新闻失实、信息污染也干扰误导了受众。
2、 新闻媒介连接了世界,一方面也淡漠了人际关系。 3、 丰富了知识,却也降低了思考能力
4、 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却也诱发了人们无限的欲望
5、 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却污染了社会空气 l 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
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和受众定位是筹划新闻媒介两项最主要的工作。
媒介不可能完成所有的五项功能,都是有主有次,有轻有重,有核心受众,有边缘受众。基本组合方式: 1、 信息+宣传+赢利型
即政企合一型新闻媒体。中国各级党委机关报属于此类型。 2、 信息+赢利型
这类新闻媒介数量很大,亚类也很多。如:
一是提供各种各样全面信息的。《参考消息》《文摘报》等。 二是提供某一类或几类信息为主。经济信息、文化信息、教育信息等。
3、 消闲+服务+赢利型
大众化通俗媒介和节目属于此。《太阳报》等。 4、 知识+赢利型 我国的科技报纸属这类。 5、 纯宣传型
对外广播电台都属于此类。 l 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
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指的是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对受者的思想、态度和行为所产生的实际影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李良荣新闻学导论笔记(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