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5
5、量测点布置图
测量人员定期对隧道断面上布设的观测点进行全自动多测回全圆观测,得到这些点的相对坐标,根据相对坐标计算出各观测点间的弦长,以第一次的弦长为基准,以后各期观测的弦长与第一次比较得到变形量,各次观测所得变形量绘制在直角坐标系中,将各点连线形成变形曲线图,在完成多次观测以后,对变形量(变形率)散点进行回归分析,对今后的变形量(变形率)进行预测。
根据有关规范、规程、设计资料及类似工程经验,该段监控量测水平收敛变形管理等级见表2:
内轨顶面表2 变 形 管 理 等 级
管理等级 Ⅲ Ⅱ Ⅰ 管理位移(mm) U<100 100≤U≤200 U >200 施工状态 可正常施工 应加强支护 停工,采取特殊措施后方可施工 ⑷监控量测注意事项:
① 为取得开挖后围岩早期状态变化数据,各项测点应尽量靠近开挖面布置(不大于2m),在爆破后24h内或下次爆破前,读取初次读数。
② 周边收敛、拱顶下沉及地表下沉各项测点应尽量集中设在一
11
个断面,以便量测成果的协调分析、综合运用。
③ 采用台阶法开挖时,当下半断面开挖靠近上半量测断面时,量测频率应适当增加。
八、 劳力、机具设备配置
开挖作业人员20人;钢架、钢筋网及锚杆施工10人;喷射混凝土作业14人。
主要施工机具配置:小型挖掘机2台(或大型挖掘机1台),装载机1台,湿喷机2台,压入式通风机(视斜井长度设置)等。
九、质量控制措施
1、⑴施工中必须加强围岩量测,根据量测结果及时反馈支护信息,确保支护措施安全合理。
⑵交叉口段斜井衬砌应及早施作。
⑶斜井与正洞掌子面施工时,应设专人值班,随时观察围岩及支护状态的的稳定性。
⑷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尽量减少挖掘机对隧道边沿的开挖,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避免侧壁或拱顶掉块现象。开挖完毕后,应尽早对围岩进行支护封闭,减少围岩暴露的时间。
⑸在挑顶处设置缓行标志,必要时安排人员指挥交通。 ⑹在向洞内运输爆破器材时,雷管与炸药放置在带盖的容器内分别运送。当人工运送爆破器材时,直接送到工作地点,严禁中途停留,且有专人防护;汽车运送爆破器材时,炸药与雷管分别装在两辆车内专车运送,由专人护送,严禁其他人员搭乘,汽车排汽口加装防火罩。
⑺施工期间,现场施工负责人会同技术人员对各部支护进行定期检查。在挑顶变断面地段,每班责成专人检查。
⑻锚杆的质量、长度,喷混凝土的质量、厚度,以及钢拱架的安
12
装位置、间距等严格按本方案施工。若已锚地段有较大变形或锚杆失效,立即在该地段增设加强锚杆,长度不小于原锚杆长度的1.5倍。用于临时支护的立撑底面加设垫板或垫梁,并加木楔塞紧。 2、质量控制
⑴进洞挑顶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主要是控制隧道开挖断面及钢架加工制作及安装两个方面。
①隧道开挖断面的中线和高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②制作钢架所用型钢进场检验必须按批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工艺性能(冷弯)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700)、《热扎普通工字钢》(YB(T)56)等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检验数量:以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型钢,每60t为一批,不足60t应按一计。每批抽检一次。
③制作钢架的钢材品种和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④型钢钢架的弯制应符合设计要求。钢架的结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报监理工程师复检确认。
⑤钢架安装不得侵入二次衬砌断面,底部不得有虚碴,相邻钢架及各节钢架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钢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3cm。表面覆盖层厚度不得小于3cm。
⑥沿钢架外缘每隔2m应用钢楔或混凝土预制块与初喷层顶紧,钢架与初喷层间的间隙应采用喷射混凝土喷填密实。
2、质量检验
⑴隧道开挖断面的中线和高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报监理工程师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复检。
检验数量: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采用全站仪、水准仪测量。
⑵隧道开挖应严格控制欠挖。拱脚和墙脚以上1m内断面严禁欠
13
挖,并报监理工程师复检确认。
检验数量: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采用自动断面仪测量等仪器测量周边轮廓断面,绘断面图与设计断面核对;监理工程师见证测量,现场核对开挖断面。
⑶钢筋、型钢等原材料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锈蚀。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并报监理工程师见证确认。 检验方法:观察。 钢架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采用型钢弯制钢架时,分节长度应根据设计尺寸及所采用的开挖方法确定,各节长度不应大于4;
②钢架节点焊接长度应大于4cm,且对称焊接;
③钢架周边拼装允许偏差为±3cm,平面翘曲应小于2cm。 检验数量:每榀钢架检查一次,并报监理工程师复检确认。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钢架安装允许偏差的检验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架安装允许偏差
序号 1 2 3 4 5 项 目 间 距 横 向 高 程 垂直度 保护层和表面覆盖层厚度 允许偏差 ±100 mm ±50 mm ±50 mm ±2° -5 mm 检验数量:每榀钢架检查一次,并报监理工程师复检确认。
14
检验方法:测量、尺量。
十、安全及环保要求
1、安全要求
⑴根据地质预报材料核对地质情况,如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则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⑵坚持“ 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 ⑶正洞斜井相交段施工时应及时设置监控量测点,加强监控量测,如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加固措施。
⑷机械开挖时,为防止挖掘机等大型机械对已支护好钢架进行碰撞,造成钢架损坏,开挖时,指派专人对开挖作业进行指挥,严格限制机械作业界限,以防止碰撞钢架。
⑸爆破作业时所有人员应撤至不受有害气体、振动及飞石伤害的安全地点。安全地点与爆破工作的距离不应小于200m。
⑹构件支撑的立柱不得置于虚碴和松动围岩上。在软弱围岩地段,立柱底面需加设垫板或垫梁。
⑺钢架的安装作业时,作业人员之间须协调动作,在本排钢架未安装完毕,并与相邻的钢架和锚杆连接稳妥之前,不得擅自取消临时支撑。
⑻钢架每一循环安装作业时,中途不得停止,要一气呵成,交接班在工作面进行,使支护快速形成,并及时喷护,以便围岩开挖面尽早形成封闭对围岩变形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减少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⑼交叉口段斜井衬砌应及早施作,挡头板沿正洞线路方向安设。 ⑽斜井与正洞掌子面施工时,应设专人值班,随时观察围岩及支护状态的的稳定性。
⑾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帽,穿防滑鞋,严禁酒后上岗。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方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