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南平至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南戴云山隧道1#斜井进正洞
挑顶法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十一局南龙铁路V标第三项目部
二0一四年七月二十日
1
目 录
一 编制依据〃〃〃〃〃〃〃〃〃〃〃〃〃〃〃〃〃〃〃1 二 编制目的〃〃〃〃〃〃〃〃〃〃〃〃〃〃〃〃〃〃〃1 三 工程概况〃〃〃〃〃〃〃〃〃〃〃〃〃〃〃〃〃〃〃1 四 地质情况〃〃〃〃〃〃〃〃〃〃〃〃〃〃〃〃〃〃〃五 施工方案〃〃〃〃〃〃〃〃〃〃〃〃〃〃〃〃〃〃〃六 施工控制要点〃〃〃〃〃〃〃〃〃〃〃〃〃〃〃〃〃七 监控量测〃〃〃〃〃〃〃〃〃〃〃〃〃〃〃〃〃〃〃八 劳力、机具设备配置〃〃〃〃〃〃〃〃〃〃〃〃〃〃九 质量控制措施〃〃〃〃〃〃〃〃〃〃〃〃〃〃〃〃〃十 安全及环保要求〃〃〃〃〃〃〃〃〃〃〃〃〃〃〃〃十一 施工注意事项〃〃〃〃〃〃〃〃〃〃〃〃〃〃〃〃
2
2 2 8 9 11 12 15 16
南戴云山隧道1#斜井进正洞挑顶方案
1、编制依据
1.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1.2、铁路隧道工程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1.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Z10417-2003、J287-2004) 1.4、南龙铁路南戴云山隧道设计图(图号:南龙施隧43-01) 1.5、铁路隧道辅助坑道设计参考图
1.6、工程所在地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及地质条件。 1.7、可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资料。 1.8、国家及行业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标准、条例等。
2、编制目的
2.1、在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挑顶施工中,要宁慢勿快、及早成型,尽快抑制围岩变形。
2.2、通过增设临时支护,且不需拆除临时支护即可使正洞支护一次成型,确保初期支护质量、结构稳定及施工安全。
3、工程概况
南戴云山隧道位于福建省永安市西洋镇与漳平市双洋镇交界处,进口里程DK141+913,位于永安市西洋镇上螺村,出口里程DK154+081.9,位于漳平市双洋镇温坑村,隧道全长12168.9m。本隧速度目标值为200km/h。隧道最大埋深约900m。隧道纵坡最大坡度8‰,最小坡度3.8‰。南戴云山隧道围岩分类为:Ⅴ级围岩220延米,明洞89延米,Ⅳ级围岩477.9延米,Ⅲ级围岩2610延米,Ⅱ级围岩8735延米,帽檐斜切式缓冲结构23延米,喇叭口倒切式缓冲结构14延米。
南戴云山隧道1#斜井位于线路前进方向右侧,与隧道正洞交于
3
DK145+500里程处,斜井采用无轨运输双车道断面。斜井综合坡度为9.91%,井口里程XD1K1+460,与线路平面夹角为90o。
斜井井身按250m左右的间距共设置4处缓坡段,井底缓坡段长65m,洞身部分缓坡段长30m,以利安全,缓坡段坡度2%。斜井平长1460m,坡度为11.37%(平台处采用2%),采用无轨双车道运输,内净空尺寸为6.2m(高)×7. 5m(宽)。
4、地质情况
与线路相较于
DK145+500,与线路夹角为90°。斜井隧道洞身围
岩为燕山早期第二次侵入(γ523b)黑云母花岗岩,灰白色间肉红色,块状构造,弱风化,岩石坚硬,工程性质较好。井口表层为坡积层(Qel+dl)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厚1~2m,下伏燕山早期第二次侵入(γ523b)黑云母花岗岩,灰白色间肉红色,中粗粒华岗结构,块状构造;全风化~弱风化,全风化厚10~20m,强风化厚5~8m,以下为弱风化,岩体节理裂隙发育,稳定性较差,易坍塌。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较发育。斜井井身围岩以Ⅱ~Ⅲ为主,井口处围岩划为Ⅳ~Ⅴ级。
五、施工方案(纵向爬坡导坑法)
5.1、总体方案
辅助坑道施工至正洞交界处,以圆曲线形式转体进入正洞,同时上坡开挖至正洞拱顶高程,并继续沿相同方向按正洞支护形式掘进一定距离,形成作业空间后,转向相反方向施工,扩挖临时支撑达到正洞标准断面。辅助坑道1#斜井挑顶进正洞平面图见图1,交叉口正洞
4
钢架落脚平台立面图见图2,施工程序详见表1。
正洞钢架落脚点并列焊接2榀I18钢架横梁作为正洞钢架落脚平台I18型钢支撑(两榀连接)正洞钢架立柱支撑斜井I18型钢钢架两榀连接斜井范围外正洞钢架I18型钢支撑(两榀连接)正洞钢架立柱支撑斜井I18型钢钢架两榀连接斜井范围外正洞钢架 图2、 交叉口正洞钢架落脚平台立面图
挑顶开挖线斜井范围外正洞拱架右侧上导坑左侧上导坑I18钢架竖向支撑并列焊接2榀钢架横梁作为正洞钢架落脚平台2榀I18钢架辅助坑道上台阶开挖底面下导坑内轨顶面路面施工临时开挖线交叉口处加强拱架立面示意图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方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