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汕头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测评
历史科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题号 答案 24 B 25 B 26 C 27 D 28 D 29 A 30 C 31 A 32 D 33 D 34 A 35 D 二、必考题部分(共52分) 41(25分).评分标准: 分值 0-4分 4-8分 9-12分 描述 不能按时序整理材料,行程描述混乱,但能指出起讫点。 基本能按时序整理材料并描述出英国-澳门-定海-天津-北京-热河的行程路线。 能按时序整理材料;能结合历史背景准确描述出行程路线;能利用所学补充完整行程路线;能对地理空间进行概括性描述。 示例1:1792年9月从英国朴茨茅斯出发,从海路辗转到热河(承德)觐见乾隆皇帝。(4分
示例2:1792年9月,英国使团由英国朴茨茅斯启程来华,1793年6月抵达澳门;后经定海到天津,
自天津登陆后经北京前往热河觐见乾隆皇帝,后由浙江乘船回国。(8分)
示例3:英国发生工业革命,急需寻找海外市场,为开辟海外市场1792年英国派出使团自朴茨茅斯
港启程来华洽谈通商等事宜;英国使团从海路航跨大西洋、印度洋经中国南海抵达广东珠江口(澳门),后沿中国海岸线北上经浙江抵天津;自天津登陆前往北京,后转赴热河(承德)觐见乾隆皇帝;通商要求遭拒后,被勒令从浙江乘船按原路回国。(12分)
(2)变化:使团来华时,清廷沿途照顾、慰问、赏赐,甚至安排住宿行宫,态度热情;离华时,清
廷要求照顾不可过于丰厚,饬令限期回国,并做好防范英国借机生事的准备,态度冷淡(或感受到威胁,防范的态度)。(每点3分,其中态度2分,分析1分,共6分)
原因:由于长期的海禁闭关政策和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清政府对外部世界缺乏了解,以为英国使团来华只为朝贡,故态度热情;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缺乏对外通商的迫切需求,了解到英国使团来华要求通商的真实目的后,从维护统治出发,严加拒绝,态度转冷;初步了解到英国工业实力及殖民扩张政策后对英国持防范态度。(第1、2点3分,第3点1分,共7分) 42. 评分标准:(12分)
拟定论题(2分):考生能依据材料拟定一个合适的论题得2分。若论题合适且包含明确观点可将观点分合并相加。
提出观点(2分):能结合材料提出合适的观点,或对世界大事年表提出看法,且观点明确,符合史实得2分。如观点分在论题中已经体现,则不再重复追加。
结合材料(2分):考生能结合年表筛选中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或结合材料举两个以上示例进行分析说明。如考生对年表提出意见,只需举一例说明即可。
运用史实(2分):考生引用史实准确,选取运用恰当,能建立中外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 论证逻辑(4分):考生举例典型,分析准确,有证据力,能紧扣观点展开论述。 示例1:论题:朝鲜战争使冷战扩大到亚洲。
阐释:二战结束后形成两极格局,美国为争夺霸权采取了 “冷战”政策。朝鲜战争是美国为保持在东亚的反共优势而介入的战争,显示了美国在亚洲对共产主义进行遏制的新政策。新中国为维护国家利益进行抗美援朝。新中国的参战迫使美国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对新中国、朝鲜采取了除直接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遏制行动,包括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等,使得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6
示例2:论题: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快速发展。
阐释:二战结束后,中国发生了1946-1949年的内战,内战的结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了民族独立。受亚洲民族独立运动的鼓舞,1962年阿尔巴尼亚反抗法国的战争的结束,法国承认阿尔巴尼亚独立,表明二战以来民族独立运动进一步发展。
示例3:论题:该年表忽略了一些重大事件。
理由:1950年-1953年应增加西欧六国建立煤钢共同体开启欧洲一体化进程一事。1951年西欧六国签订《煤钢共同体条约》,成立煤钢共同体并实现煤钢联营,这是当时欧洲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表现,推动了之后西欧六国为建立新的共同贸易市场而建立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因此,煤钢共同体的成立与大事年表中1957年六个西欧国家建立新的贸易共同市场有重要的历史关联,是欧洲一体化的开端,故应在大事年表中应增加这一事件。 示例4:论题:该年表具有个人的主观偏见。
理由:①该年表主要介绍美、苏、中、法等几个大国以及与这几个大国相关的事件,带有明显的大国主义倾向,忽视了规模较小的国家发生的大事。例如当时日本的经济发展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该年表无法完全体现其“世界”性。②该年表列举的大事,主要涉及政治领域、而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科技领域都在深刻的改变着世界,但未被作为大事而记录,带有明显的个人偏见。
三、选考题部分(任意选一题作答)
45. 评分标准(15分): (1)背景: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重要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一些新问题(下岗人员增加;贫富差距加大;严重的城市贫困问题;社会矛盾突出);传统社会救济制度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行政体制改革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从社会救济到社会救助的变化,体现了观念的转变等。(每点4分,任意2点,共8分)
(2)特点:体系化:建立覆盖城乡,涉及多个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救助体系;全面性:涉及领域广,涵盖医疗、教育、住房、法律等社会各领域;普遍性:覆盖城乡,救助受益群众多;均等化:注重城乡均衡发展;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等。(每点2分,任意2点,共4分)
影响:缓和了社会、经济矛盾;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每点2分,2点3分,其他言之有理可同等得分,不超过3分) 46.评分标准(15分):
(1)苏俄:退出战争有利于获得国内群众支持;有利于消耗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符合社会主义利益。(每点2分,共4分)德国:迫使俄国中立,有利于其控制东欧;避免东西两线作战,集中力量打击法国。(每点2分,不超过4分;考生若宏观表述为“最大成功”可得2分)
(2)十月革命后,俄国退出战争,东线战争结束;十月革命推动各国国内的反战运动,有利于推动战争结束;受十月革命影响,德国发生基尔港水兵起义并建立了德国第一个工兵代表苏维埃,引发德国全国革命浪潮,德国被迫宣告停战,一战结束。(每点3分,3点7分) 47.评分标准(15分):
(1)列强侵略加快,海陆边疆危机,清政府内忧外患;洋务运动取得一定成效;民众要求收复失地,维护国家统一;清政府出现海防塞防之争(或内部矛盾尖锐)。(每点4分,任意2点,共8分) (2)收复新疆,维护了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创办福州船政局,兴办洋务,有利于现代化进程;维护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具有其阶级局限性。(每点3分,3点7分)
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年汕头市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历史科试题(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