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水平混凝土构析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的高大模板工程以及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大模板等,应该按表5.2.8进行监测。
表5.2.8模板工程监测项目
序号 1 2 3 4 监测项目 支撑系统荷载变化 支架变形 地基土沉降 扣件扭矩 监控预警值 施工方案计算值 施工方案计算值 施工方案计算值 65N.m 十三、30m及以上高空作业应进行以下监控: 1. 所有临边、洞口等各类技术措施的设置; 2. 技术措施所用的配件、材料和工具的规格和材质; 3. 技术措施的节点构造及其与建筑物的固定; 4. 扣件和连接件的紧固;
5. 安全防护设施的用品及设备的性能。
十四、建筑起重吊装和垂直运输机械装拆应进行以下监控: 1. 拆装作业技术方案的编制及交底;
2. 路基和轨道的铺设或混凝土基础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3. 对所拆装起重设备的各机构、各部位、各部件的检查; 4. 拆装作业中配备的起重机、运输汽车等辅助机械的状况、性能; 5. 现场电源电压、运输道路、作业场地等作业条件; 6. 安全监督岗的设置及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 7. 拆装所使用的工具、安全保护用品的完好情况及使用; 8. 指挥信号清楚情况;
9. 拆装是否严格按技术方案及使用说明书进行。 十五、起重吊装工程应进行以下监控:
1. 起重机的变幅指示器、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以及各种行程限位开关等安全保护
设置的完好齐全、灵敏可靠情况。
2. 起重作业时,起重臂和重物下方严禁有人停留和通过。重物吊运时,严禁从人上方通
过。严禁用起重机载运人员。
3. 起吊载荷与起重机额定起重量的符合性。
4. 起重机使用钢丝绳的结构形式、规格及强度是否符合该起重机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钢
丝绳的固结、连接、缠绕、更换。 5. 吊钩、吊环的完好性。
十六、建筑施工防火应进行以下监控:
1. 施工现场明火(含焊、割)作业的动火审批情况;动火作业时的监护情况、灭火器
材的配备;高处实施电焊、气割作业时,对作业场所的周边及下方防护遮挡、焊渣接装。
2. 建筑施工消防管道、加压泵的配备(必须使用直径100mm以上的立管并配置加压泵,
且每层留有消防水源接口)。
3. 施工现场平面禁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的堆放场地)、仓库区(易燃废料的堆放
区)布置。
4. 施工作业层、木工场、配电室、食堂、职工宿舍及仓库重点防火部位灭火器材配备。 5. 电源线路故障消除、易燃易爆物品管理等。 十七、封闭、半封闭等施工作业场所应进行以下监控: 1. 作业人员防毒、防辐射等用具的使用; 2. 现场通风、排烟及送风措施与设备配备及运行; 3. 疏散通道畅通,指示标识有效。
十八、建设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应对建设各方落实施工重大危险源
信息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十九、建设单位应建立施工重大危险源现场监控系统,并保证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十、施工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应具有基础信息、辅助信息管理,危害对象及危
害程度预测,启动预案操作流程及指挥调度安排等功能。
二十一、施工重大危险源信息系统应由信息采集、现场监控系统、信息传输系统及监
控中心信息系统等组成。
二十二、总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重大危险源的防治组织实施监理。
二十三、工程参与各方应根据已辨识的施工重大危险源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消除、
降低危害发生的可能性。
二十四、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制定施工重大危险源防治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工程概况,包括地质条件、地理环境状况、毗邻建筑物、管线状况等; 2. 重大危险源名称、现状及防治目标;
3. 主要防治技术措施,包括安全技术工艺、设备、测试仪器、人员以及检查计划
等; 4. 相关图示; 5. 安全控制措施计划。
二十五、监理单位应制定施工重大危险源防治监理细则。
二十六、存在施工重大危险源的现场应编制施工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方案,预案由
建设单位组织施工、监理单位共同编制。并报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备案。
二十七、工程监理单位应督促建设工程项目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并在险情发
生时落实应急救援预案实施。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重大危险源技术规程(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