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就是以将来不确定事实的发生为生效条件的法律行为。(对)
51、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就是以将来不确定事实的发生为生效条件的法律行为。(错)
52、代理人在代理期间有没有权利独立的意思表示是代理和居间的区别。(对)
53、某单位的一本可以背书转让的票据丢失,该单位可以请求法院启动督促程序。(错)
54、公司的董事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错) 55、平衡协调原则原则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对)
56、我国法律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财产和经费,享有法人财产权。(对)
57、增值税是流转税的一种。(对) 58、个人所得税是收益税的一种。(对) 59、在我国税法中、契税属于财产税。(对) 60、在我国税法中、土地增值税属于财产税。(错)
61、消费者的权利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是公民生存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62、环境保护法中所保护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对) 63、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形成比较完备的环境法律体系。(错) 64、我国法律规定,环境限期治理的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错) 65、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法律制(对)
66、公开审判制度是我国诉讼法的基本制度。(对)
67、公开审判制度是我国诉讼法的基本制度,人民法院审理一切案件都要公开。(错)
68、在诉讼法中,真实性也是证据的一个重要特征。(错) 69、“谁主张、谁举证”是一切诉讼都应遵循的原则。(错) 70、民事诉讼的一审普通程序的开始阶段包括起诉、受理和答辩。(对)
71、原告可以在自己的住所地对被监禁的人提起诉讼。(对) 72、在共同诉讼中,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没有共同的权利和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对其他人不发生法律效力。(对)
73、不动产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管辖,是专属管辖的一种。(对) 74、代理诉讼的律师也是诉讼参加人之一。(对) 75、诉讼中的第三人就是诉讼的案外人。(错 ) 76、在行政诉讼中,被告人没有举证责任。(错) 77、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没有举证责任。(对) 78、处分原则是行政诉讼的一个重要原则。( 错) 79、诉讼代表人就是诉讼中当事人的法人代表。(错) 80、辩论原则是我国刑事诉讼的一个重要原则。(错)
多选题
1. 18世纪末,19世纪中叶,德国哲理法学派宣传的主要是(人权 自由 平等 宪政 法治)
2. 法的效力的内容包括(法的对象效力 法的时间效力 法的空间效力 )
3. 英国的分析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边沁 奥斯丁) 4. 法的要素是构成法的基本要素,教材赞同的三要素说是(法律概念 法律规则 法律原则)
5. 下列属于法律责任承担的种类有(法律制裁 补偿 一般强制) 6. 下列属于正式解释的是(司法解释 行政解释 立法解释) 7.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原则和要求是(宪法和法律至上原则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依法行政原则 司法独立原则 人权保障原则)
8.我国实行间接选举的有(省人大代表 全国人大代表 地级市的人民代表)。
9.我国特别行政区不具有的权力是(外交权 国防权)
10. 宪法规定每届任期5年,但是任期不得超过两届的是(国家主席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国务院总理 最高法院院长) 11. 下列属于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的是(选举权 言论自由权 集会结社权)
12.关于全国人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每届任期五年 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向全国人民负责)
13.关于行政区划,下列由国务院批准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区域界限的变更 县、市行政区域的设置和变更)
14.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人民主权原则 分权原则 人权原则 法治
原则)
15. 按照宪法,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是(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自治旗)
16.我国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公民的劳动权 劳动者的休息权 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
17. 下列人员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有 (国家主席 国务院总理 全国人大委员长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18.量刑的法定情节包括有哪几种情况(从重 从轻 减轻 免除处罚)
19.下列关于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犯罪和刑罚必须事先由法律做出明文规定不允许法官自由擅断 条文必须文字清晰,意思确切 对于什么是犯罪和犯罪所产生的具体法律后果,都必须做出实体性规定 在定罪量刑上,一视同仁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20.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 罪行相适应原则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21.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的主体 犯罪的主观方面 犯罪的客体 犯罪的客观方面)
22. 在刑法中,共同犯罪人有(主犯 从犯 胁从犯)
23.对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依我国《刑法》应负刑事责任的我国公民,在外国已受刑罚处罚的,可以(减轻 免除)处罚
24.在我国,刑罚体系中的附加刑包括(罚金 剥夺政治权利 没收财
产 驱逐出境)
25.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犯罪的故意 犯罪的过失 犯罪的动机 犯罪的目的)
26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在下列情况中,可以认为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有(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以内,而犯罪结果发生在我国领域以外 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以外,而犯罪结果发生在我国领域以内 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都发生在我国领域以内 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都发生在我国驻外大使馆内)
27.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凡在(我国的航空器 我国的船舶 我国驻外国大使馆)内犯罪的,适用我国刑法。
28.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有(死刑 无期徒刑 有期徒刑 管制) 29.量刑的酌定情节包括(犯罪动机 犯罪手段 危害结果 认罪态度 犯罪对象)
30.《刑法》的溯及力的对象是(未经审判的人 判决尚未确定的人) 31.剥夺政治权利包括(剥夺选举权 剥夺言论自由权 禁止担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禁止担任社会团体负责人)
32.在刑法中、犯罪的形态有(犯罪预备 犯罪未遂 犯罪中止 犯罪既遂)
33. 刑法规定,以下犯罪分子不得假释的有(累犯 因杀人被判处无期徒刑的 因强奸被判处10年以上的 因抢劫被判处10年以的) 34.我国刑法把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 从犯 胁从犯 教唆犯) 35. 下列体现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是(对累犯从重处罚 对应当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法学概论复习题(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