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战国七雄
【目标要求】
1.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记住“战国七雄”; 2.了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和著名战役及军事家; 3.理解“合纵”与“连横”的含义。 【课堂热身】
活动1:初读正文、勾划要点、完成填空: 战1.战国的起止时间是:公元前______年---公元前_________年 国七2.战国七雄: 雄 1.武器改进、军队构成变化、攻防技术提高; 战战国时期的国 2.战争规模扩大,争夺激烈; 七 战争 3.发生的著名战役: 雄 4.涌现的重要军事家: 战国时期的1. :“合众势以攻一强”; 外交 2. :“事一强以攻众弱”。 活动2:组内交流、检查、质疑。 【合作探究】
探究一:战国七雄
1.填一填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 A B B C
D D G F E
A F C E G
2.记一记:战国七雄的顺口溜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间 探究二:战国时期的战争
1.阅读课文39页40页小字体内容,完成以下练习:
(1)这两段文字描述了哪两次著名战役及哪两位著名军事家
(2)《战国策》中对战国武器的生动描述:“陆断牛马,水击鹕燕,当敌即斩。”说明了什么?
(3)分析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什么特点?
探究三:合纵与连横
1.看图并根据教材40页内容,用简要语言说明“合纵”与“连横”策略: “合纵”图解: “连横”图解: 燕 赵 齐 秦 魏 韩 秦 燕 赵 齐 魏 韩 楚 楚 “合纵”: “连横”:
2.读课文40页内容,说说,在“合纵”与“连横”之争中,一些研究纵横之术的读书人十分活跃,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谁?你认为上述哪一种策略运用得更成功一些?为什么?
【课堂小结】
1、记住战国七雄及其地理位置
2、说说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和著名战役及军事家;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在这句朝代歌中战国时期是指 ( ) A.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B.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 C.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8世纪 D.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2.下列国家,既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又在春秋时期称过霸,还是战国七雄之一,这个国家是 ( ) A.齐国 A.齐国 A.车兵
B.秦国 B.晋国
C.楚国 C.楚国
D.赵国 D.秦国
D.藤甲兵
3.战国初年,被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的是 ( ) 4.战国时期,七国之间战争不断。主要的兵种有 ( )
B.步兵和骑兵
C.水兵
5.战国时期促使兵种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军事家的思想转变 C.统治者的个人喜好 A. 赵国和齐国
B.环境的变化 D.经济的发展
C. 韩国和魏国 D.秦国和楚国
6.战国七雄中位于版图最西边和最南边的国家是( )
B.魏国和赵国
7.下列战役中,属于战国时期著名战役的是 ( ) ①城濮之战 ②涿鹿之战 ③围魏救赵 ④即墨之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江苏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引自《三字经》,其中的“七雄”是指( )
A.齐、楚、秦、燕、赵、魏、韩 B.楚、秦、赵、宋、魏、齐、韩 C.晋、楚、齐、韩、赵、燕、魏 D.吴、魏、燕、赵、楚、秦、韩
9.除了战争外,下列事件中成为战国纷争重要内容的是 ( ) A.定期朝拜周天子 C.合纵和连横
B.抵御少数民族进扰 D.争夺霸主地位
10.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历史发展呈现的趋势是 ( ) A.国家数目越来越少,天子权力越来越大 B.国家数目越来越多,天子权力越来越小 C.国家数目越来越少,天子权力越来越小 D.国家数目越来越多,天子权力越来越大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
材料一:“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韩非子》 材料二: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战国中后期的哪两项外交策略?请你解释一下这两项策略。
(2) 材料二是哪一个成语的由来?
第七课 战国七雄
【课堂热身】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齐、楚、秦、燕、赵、魏、韩 “围魏救赵”、即墨之战 孙膑、 田单 合纵 连横 【合作探究】
探究一:战国七雄 1、
A 秦 B 燕 C 韩 D 赵 E 楚 F 魏 G 齐
探究二、战国时期的战争 (1)“围魏救赵”、即墨之战 孙膑、田单
(2)随着经济的发展,青铜兵器得到改进而更锋利,此外还出现了铁兵器。 (3)特点:
①战争技术、手段发展:青铜兵器得到改进,铁兵器出现,步兵和骑兵取代车兵。 ②战争规模扩大,争夺激烈。 ③著名战役发生:“围魏救赵”、即墨之战 ④重要军事家的涌现:孙膑、田单。 探究三、合纵与连横 1、“合纵”:合众弱以攻一强 “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
2. 苏秦 张仪 我认为“连横”运用的更成功些,因为秦国用了这个策略,逐渐攻破了其它六国,最终完成了统一。 【达标检测】
1.D 2.A 3.B 4.B 5.D 6.D 7.C 8.A 9.C 10.C 11. (1)“合纵”:战国中后期,秦国日益强大,对东方六国构成严重威胁,齐、楚、燕、韩、赵、魏有“合众弱以攻一强”的意愿,并为此进行了一些合作,包括几国出兵联合进攻秦国.
“连横”:秦国要想向东发展,就必须破坏东方六国的联合,采用各个击破的办法,
分别收买拉拢东方国家服从于自己,“事一强以攻众弱”。 (2)朝秦暮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战国七雄》word导学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