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少,一些家长在意识上没引起足够重视,没给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没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的收效不大。为此,培养学生每天阅读的习惯、良好的阅读卫生习惯 、专心阅读的习惯、读书动笔的习惯、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带工具书阅读的习惯、有目的地进行阅读的习惯、有序阅读的习惯等,力图构建有效的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形成策略,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小学生阅读的能力,如:理解、分析概括、体会领悟、欣赏评价、积累和创意等能力,让阅读的触角与信念散播开来。阅读经典,阅读方法,阅读思想,阅读精神,让学生与好书为伴,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迫切任务。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基本思路和方法。 1、研究的主要内容: (1)、通过课题研究,分析了解当前小学生的阅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已有的经验,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动机,教会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研究如何指导学生正确和选择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探索针对不同的语言材料进行有效语言积累指导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在有限的阅读中吸取更多的养份,提升语言积累,提高阅读能力。 (3)、创造条件,解决书源,为学生阅读提供可能,在班级内设立图书角,为学生创设读书的良好氛围。对课外阅读经常检查、督促、交流、评价,创建和使用阅读成长记录袋。 (4)、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指导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步培养学
6
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和品质。 (5)、在“教学相长”中提升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厚实文学、文化底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文化品味;在研究实践中掌握开展课外阅读的方法,探索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类型,提高有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能力。 2、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课内外贯通融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动机,教会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一——三年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卫生习惯、每天阅读的习惯、兴趣,能借助工具书阅读;课外能主动阅读。 四——六年级: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学习略读;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有序、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的习惯。 3、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阅读是智力发展的指路明灯”。综观古今中外,许多成功人士,他们在早期都有很浓厚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因此,如果我们在孩子早期就注意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将使他们受益终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觉得只注重教科书是封闭的教学,牺牲了学生个性、是对学生创造能力、自学能力,学习语文兴趣的扼杀,于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阅读教育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因为广泛的
7
阅读不仅可以丰富人的知识,开拓人的视野,而且可以开启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培养人的审美品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是小学生形成阅读能力的需要,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人基本素养的需要! 这一课题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既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又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通过实验,弄清学生阅读障碍的形成原因,找出对策,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锻炼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性情,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构建省时、高效的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基本思路和方法: 根据本校学生实际,分析学生阅读开展情况,指出普遍存在问题。 同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方法,总结出可行的教学策略及可操作的方案,并付诸于实践。通过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及训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途径、方法,为今后广泛深入的研究提供某些基本思路或策略,为教学和学生的自身发展提供服务。 方法:(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3)、实验研究法(4)、课例研究法 (5)、经验总结法 ( 6)、行动研究法。此外还有对比法、个案研究法、行为观察、师生访谈、家长反馈等方法。 三、课题研究负责人近年来的前期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 1、课题研究负责人近年来的前期相关研究成果: 负责人汪春华毕业于锦州师范学院,从事教育工作25年,小学中学高级,近
8
年来,荣获省市国家级优秀论文若干篇;先后参与并承担了市、省、国家级的科研课题:《农村小学隐性教育模式实践与研究》荣获辽阳市“九五”教育科学成果一等奖;《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方式的实践与研究》荣获辽阳市“十.五”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拓展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与研究》荣获辽宁省“十.五”首批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实践与研究》荣获中国教育协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优秀奖 2、主要参考文献: (1)、马笑霞:《阅读教学心理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版。 (2)、曹忠华:《让“培养习惯”成为教师的课堂自觉》,2009年12期 (3)、刘颂堂 《.创新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4)、安恩平 《阅读教学中的探究与实践》[J].教师 教育科研,2006(05):21 (5)、《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例谈》 《教育评论》 2000年第5期 (6)、《语文课程标准》 (7)、《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9
三、完成项目研究的条件和保证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的重要研究课题: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等科研条件。 1、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的重要研究课题: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先后参与并承担了市、省、国家级的科研课题:《农村小学隐性教育模式实践与研究》荣获辽阳市“九五”教育科学成果一等奖;《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方式的实践与研究》荣获辽阳市“十.五”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拓展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与研究》荣获辽宁省“十.五”首批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实践与研究》荣获中国教育协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优秀奖。这些科研成果为本次的科研课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等科研条件。 (1)本课题预计完成时间为一年。学校将提供1万元,支持本课题研究。 (2)、学校硬件设备齐全,教育资源充足,能满足课题研究的需求。学校将提供1万元,支持本课题研究,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
10
四、 课题所在单位、县区、市教育科研所与省科研管理协会的意见 课题所在单位意见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县区教育科研室意见 (县区教育科研室公章) 年 月 日 市教育科研所意见 (市教育科研所公章) 年 月 日 辽宁省教育科研管理协会意见 ( 辽宁省教育科研管理协会公章) 年 月 日
1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结题申请书(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