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括号:先算“( )”里面,再算“[ ]”里面的,然后先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脱式计算下面各题:
[458-(85+28)]÷23 75÷[(52+20)÷36]
2、简便运算: 用字母a、b、c表示
乘法交换律:a×b=b×a 例: 25×18×4 =25×4×18 =100×18 =1800
6×63×5 =6×5×63 =30×63 =1890
乘法结合律:(a×b)×c=a×(b×c) 例: (75×25)×4 125×88 =75×(25×4) =125×8×11 =75×100 =1000×11 =7500 =11000
加法交换律:a+b=b+a 例:
472+156+228
=472+228+156
=700+156
=856
加法结合律:(a+b)+c=a+(b+c) 例:
(158+637)+263 900-245-355
=158+(637+263) =900-(245+355)
=158+900 =900-600
=1058 =300
乘法分配律:(a+b)×c=a×c+b×c 例: 25×74+25×26 =25×(74+26) =25×100 =2500
99×99+99
=99×99+99×1 =99×(99+1) =99×100
=9900
25×32×125
=(25×4)×(8×125) =100×1000 =10000
58+154+246+42 =(58+42)+(154+246) =100+400 =500
125×(80-4) =125×80-125×4 =10000-500 =9500
56×102 =56×(100+2) 6 / 10 ×100+56×2 =56
=5600+112 =5712
52×48+24×96 46×55+46×46-46 =52×2×24+24×96 =46×55+46×46-46×1 =24×(52×2+96) =46×(55+46-1)
=24×200 =46×100
=4800 =4600
2、 利用规律直接写算式得数(利用发现的规律继续往下写1个等式) (1)999×2=1998 (2)99×4=396
999×3=2997 999×4=3996 999×4=3996 9999×4=39996 999×5=4995 99999×4=399996 (3)150×20=3000 (4)360×24=8640
150×40= 360×12= 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跟着扩大(或缩小)几倍。 例:两个数的积是625,其中一个因数扩大6倍,另一个因数缩小2倍那么积是( )。
第五单元 图形的变换
1、描述路线时应该注意:起点、方向、长度等都要描述清楚。 2、用有顺序的两个数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就是数对。
3、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时,先写出物体所在纵线序号,再写出物体所在横线的序号,两个序号之间用逗号隔开,并用括号将两个序号括起来。
第六单元 除法
7 / 10
1.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就看被除数的
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如果有余数,余数要比除数小。 2.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
先看被除数前两位,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就看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有余数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 数量关系式:
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4、竖式计算并验算
562÷40= 3045÷50= 3600÷30=
302÷48= 368÷92= 448÷89=
342÷43= 63×87= 456÷46=
5、解决问题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1) 甲地到乙地380千米,小明骑车以19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走完全程需几时? 数量关系式: 列式计算:
(2)小明家到学校相距480米,他步行8分钟就到了,他步行的速度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 列式计算:
(3)一辆火车以1200米分的速度前行,15分钟能行多少米? 数量关系式: 列式计算:
(4)有一份稿件共3600个字,小芳每分可以打90个字,她用多长时间可以打完这份稿件? 数量关系式: 列式计算: 6、看图列式
8 / 10
7、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1)王老师为学校购买80把椅子,花了4000元,平均没把椅子多少元? 数量关系式: 列式计算: 8、
□÷30=270 被除数=商×除数 270×30 □÷50=30220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02×50+20 480÷□=20 除数=被除数÷商 480÷20
566÷□=206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566-6)÷20 □×35=□700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700÷35 52×□=1040 1040÷52 □+352=600 一个加数=积-另一个加数 600-352 415+□=582 582-415 □-320=118 被减数=差+减数 118+320 562-□=139 减数=被减数-差 562-139
9、商不变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
480÷24=20 15÷5=3
(480÷2)÷(24÷2)=20 (15×4)÷(5×4)=3 (480÷3)÷(24÷3)=20 (15×6)÷(5×6)=3
10、简便方法计算:
270÷5÷6 1200÷25 1999+199+19+9
第七单元正负数
9 / 10
1、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在温度前面写上“-”号,如“-2℃”“-12℃”通常读作零下2摄氏度、零下12摄氏度。
2、正确地比较两个零下的温度的高低:0℃和零上的温度高于零下的温度;零下温度的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
例:-21℃>-200℃ 7℃>-7℃
3、正数:比0大的数字都是正数,有的时候我们在正数前面添上“+”号,如+5、+20等等,读作:正五、正二十。
4、负数:比0小的数字都是负数,我们在负数前面提案上“-”号,如-2、-10等等,读作:负二、负十。
5、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第八单元可能性
①“一定”与“不可能”用来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可能”用来描述时间发生的不确定性。
②会用“一定” “可能” “不可能”来描述事情发生的结果。
可能性大 可能性小
10 /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复习提纲知识点(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