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学前教育史笔记(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2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含义:“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从行动中所得的知识才是真实的知识;从行为中所发生的困难,才是真实的问题;从行为中所获得的胜利才是真实的制驭环境的能力”,幼儿只有通过这种实际行动,才能使个体与环境接触,从而产生直接经验,这种经验也可以说是人生的基本经验

——组织原则(3):一是整体性原则;二是兼顾社会和个体两方面的需求;三是注重儿童直接经验的原则 教学方法:起于方法而终于活动的有计划的设计,采取单元教学,根据儿童的学习动机,决定学习目的,再根据目的估量行为内容

——内容:幼儿的工作、游戏、音乐、故事儿歌,以及常识等科。实施时则彻底打破各学科的界限 【概括】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强调通过儿童的实际行为是儿童获得直接经验,采取单元设计的方法,打破学科的界限

3 论幼稚师范的见习和实习:鲜明特点——注重实践,把见习和实习放在突出的重要地位。

——实习的组织:“有系统组织的实习”,条件有四—:步骤;范围;相当的时间;适合的导师与方法。其中步骤有四:参观;见习;试教;辅导

——与传统师范见习的不同(3):空间上;时间上;内容上

第五节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

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陈鹤琴首开《儿童心理学》课程,最早运用观察实验法,系统的研究我国儿童的心理发展,代表作《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

1923年 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是我国第一个幼教,开创了幼教科学研究的先河实验中心 1927年 《我们的主张》提出适合我国国情、儿童心理、教育原理和社会现状的办园主张15条 1928年 蔡元培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上,与陶行知共同提出《注重幼稚教育案》7条 1940年 陈鹤琴任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的校长,全面实验“活教育”以实现其办中国化幼稚教育,由中国人自己培养中国化幼教师资的宏愿 论儿童的发展与教育;论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幼稚教育;论“活教育”及实施原则 一 论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1 儿童期对人生和教育方面的意义:“儿童期实在是预备适应环境的重要时期”“儿童期是发展个人的最好时期”“儿童期含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儿童期是发展能力的时期,二是儿童期具有可以发展的性质,此即所谓可塑性或谓可教性”“幼稚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应当把幼稚期当做整个教育的基础 2 幼儿的心理特点与幼稚教育:他认为幼儿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好动;2)好模仿;3)易受暗示;4)好奇;5)好游戏;6)喜欢成功;7)喜欢合群;8)喜欢野外生活

——陈鹤琴把新生到学前儿童时期分为四个阶段1)新生婴儿期:新生;2)乳儿期:0—1岁左右;3)步儿期:1岁左右—3岁半左右;4)幼儿期:3岁半—6岁左右 ——新生儿的发展与教育

1)发展特点:生理现象;感觉;动作;情绪 2)教育重点:环境;饮食;睡眠 ——乳儿的发展与教育

1)发展特点:各种动作的发展;情绪的表现和发展

2)教育重点:动作的教育;优良情绪的培养——对不良情绪应采用隔离法、抑制法、同化法、更替法等 ——步儿期的发展与教育

1)发展特点:儿童行走的发展;言语的发展; 2)教育重点:行走教育;言语教育 ——幼儿的发展与教育

1)发展特点:思想的活动;社会性的发展——1)儿童很早就发生对于人与人的关系的感觉;2)3岁以后开始发展真正的社会生活;3)对成人给与的帮助或干涉表现反抗;情绪的转变

2)教育重点:实施注意——1)积极代替消极;2)不姑息,不严厉;3)染个头使用自己的手脑;4)让儿童自己有活动的园地;5)发展儿童的好闻心;6)方面和教师要以身作则 二 论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幼稚教育

《家庭教育》——陶行知赞“这本书是儿童幸福的源泉,也是父母幸福的源泉”“以科学的头脑,母亲的心肠做成此书”“中国作父母的必读之书也不为过” 《怎样做父母》

——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内容:

1 要把家庭教育作为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 2 要把科学的了解儿童作为实施家庭教育的依据 3 要把教育功能自然的渗透于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

4 陈鹤琴认为全面提高方面的素质和教育能力,是保证家庭教育的前提条件 ——关于幼稚园教育

1 办好幼稚园的15条主张:1)幼稚园要适应国情;2)儿童教育是幼稚园与家庭共同的责任;3)凡儿童能够学的而又应当学的,我们都应当教他;4)幼稚园的课程可以用自然、社会为中心;5)幼稚园的课程须预先拟定,但临时可以变更;6)幼稚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7)幼稚园要是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8)幼稚园应注重音乐;9)幼稚园应当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10)幼稚园应当采用游戏式的教学法:11)幼稚生的户外活动要多;12)幼稚园多采取小团体的教学法:13)幼稚园的教师应当是儿童的朋友;14)幼稚园的教师应当有充分的训练;15)幼稚园要有种种标准以随时考察儿童的成绩

【评价】15条主张阐明了我国幼稚园教育的方向和任务,课程的中心和组织,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教师和幼稚生的关系,幼稚园和家庭的关系及环境设备等。15条主张不仅使20年代末我国的幼稚园有了办园标准,其基本精神对当代幼儿园教育仍有借鉴意义

2 幼稚园的课程理论:1)课程应为目标服务——20年代提出符合幼儿身心特点和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2)课程应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3)课程应实施“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整个的有系统的去教儿童学;4)课程适当采用游戏式、小团体式等的教学方法;5)课程应当又考查儿童成绩的标准

——课程中心制(又称作业中心制)是编制课程的一种方式,指幼儿在园的一天的所有活动,包括教育、教学的各种教材、内容、范围和方法等的安排运用,都围绕自然和社会这个中心,组成一个个单元来实施。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活动性。这种以儿童生活、儿童经验、儿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基本上属于活动课程模式

——编制幼稚园课程的10大原则、9项内容、五指活动及三种编制课程的方法

——1951《幼稚园的课程》中提出了我国单元教学和编制课程应遵循的原则:1)民族的;2)科学的;3)大众的;4)儿童化;5)发展连续的;6)配合形势实际的需要;7)适合儿童身心发展;8)培养五爱国民公德等优良品质;9)陶冶儿童性情;10)培养儿童说话技能

——五指活动课程:课程是整个的,连贯的。五指活动的五个方面是:健康;社会;科学;艺术;语文 ——关于幼稚园课程的编制,陈鹤琴提出了三种方法:1)圆周法;2)直进法;3)混合法 3 幼稚园教师的培养

陈鹤琴认为幼稚师范是幼稚教育的原动力,所以对幼稚师范生有严格要求:首先要求学生去创造生活,使自己成为生活的主人;其次主张培养学生具有敬业、乐业、专业、创业的精神,并注意培养学生从事校内外各种社会活动和教育活动的能力

——1950《怎样做人民的幼稚园教师》就人民的幼稚园教师应有的认识和应具备的条件分述如下:1)政治思想方面;2)业务修养方面——热爱儿童,热爱幼教,了解和精通幼教业务;3)教学技术方面;4)优良品质方面

三 论“活教育”及实施原则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体系包括三大纲领: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以及教学原则、训育原则 1 目的论

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有强健的身体;建设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合作的态度;服务的精神 2 课程论

陈鹤琴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活教育的课程有如下特点:1)以大自然大社会作为主要的教材;2)各科混合或互相关联;3)不受时间的限制;4)内容丰富;5)生气勃勃;6)儿童自己做的7)整个的、有目标的;8)有意义;9)儿童了解的 活教育课程编制有2个原则:一是根据教育部的课程标准;二为根据当地的实际环境的情形 3 方法论

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强调以“做”为中心,“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就让他自己做”

他把教学过程分为四步骤:实验观察 阅读参考 发表创作 批评研讨 教师的责任是:引发,供给 指导 欣赏

4 教学原则

“心理学具体化 教学法大众化”的指导思想,提出活教育的17条教学原则1)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2)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3)你要儿童怎样做,应当教儿童怎样学;4)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5)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6)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7)比较学习法;8)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9)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制裁;10)代替教学法;11)注意环境,利用环境;12)分组学习,共同研究;13)教学游戏法;14)教学故事化;15)教师教教师;16)儿童教儿童;17)精密观察——【概括】活动性原则 儿童主体性原则 教学法多样化原则 利用活教材原则 积极鼓励原则和教学相长的民主性原则 5 训育原则

1)从小到大;2)从人治到法治;3)从法制到心理;4)从对立到一体;5)从不觉到自觉;6)从被动到自动;7)从自我到互助;8)从知到行;9)从形式到精神;10)从分家到合一;11)从隔阂到联络;12)从消极到积极;13)从“空口说”到“以身作则” 活教育与死教育的十大区别(P281)

【评价】陈鹤琴先生开创了我国儿童心理、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并促使家庭教育科学化、幼儿师范教育体系化。他是我国儿童教育和儿童心理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第六节 张宗麟的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

——张宗麟是我国幼教史上男大学生当幼儿园教师的第一人

——论幼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论当时我国幼稚教育的症结和发展方向;论幼稚教育的服务对象;论幼稚园的课程;论幼稚园教师的培养 ——论幼稚园的课程:

1 课程的含义“幼稚园课程者,有广义的说,乃幼稚生在幼稚园的一切之活动也”

张宗麟认为幼稚园课程之分野有两种:一种是以儿童活动分类,包括开始、身体、家庭、社会、技巧活动;另一种以学科分类,包括音乐、游戏、手工、自然等科目。——教师应不可拘泥于某时当教何种课程,而应动静交替的安排好儿童的每一日活动

2 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幼稚园的社会》(30年代)提出关于幼稚园课程的一种主张——1)指出幼稚园各种 活动都应当是倾向于社会性的;2)认为社会化的课程有两个根据,即儿童社会和成人社会,主张成人社会应当尊重儿童社会;3)关于社会化的课程应包括的内容,指出共有7条:1)关于衣食住行等生

活需要和卫生方法,社会组织的观察研究;2)日常礼仪的演习;3)纪念日和节日的研究举行;4)身体各部的认识和简易卫生规律的实践;5)健康和清洁的查察;6)党旗国旗总理遗像的认识;7)集会的演习;4)为了使社会化课程能够更好的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他还强调在实施过程中特别注意以下3点——1)培养儿童具有互助与合作精神;2)培养儿童具有爱和怜的情感;3)培养儿童具有顾到别人的思想。 ——论幼稚园教师的培养,特别指出,幼稚园教师并非为女子之专业,必须有男子加入

【总评】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这几位教育家不顾政治环境的恶劣和经济状况的困难,勇于探索和实践,为中国化、科学化的中国学前教育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他们反对封建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主张尊重和解放儿童,以促进儿童个性的和谐发展;他们反对洋化教育,主张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他们反对理论脱离实际,主张学以致用,崇尚亲身感知亲自实践

第七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9)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学前教育的改革 一 确定学前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发展方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1949 我国首次在初等教育司下设幼儿教育处

——1951 政务院命令公布施行《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产生了新中国第一个学制。共分5部分:幼儿教育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各级政治训练班

——新学制规定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为幼儿园,招收3—7岁的幼儿,并指出幼儿园应在有条件的城市首先建立,然后逐步推广,自1922年壬戌学制定名沿用了30年的“幼稚园”称为“幼儿园”

——制定幼儿园的暂行规程和纲要:1951 教育部制定了《幼儿园暂行规程》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 《暂行规程》中规定幼儿园的双重任务——使他们身心得到发展,同时减轻母亲对幼儿的负担 ——幼儿园教养活动项目:体育;语言;任何环境;图画、手工;音乐;计算

【评价】《暂行规程》和《暂行纲要》的制定和试行,明确规定了幼儿园的双重任务和教养并重的方针,强调了幼儿园的教育目的性和计划性以及各科教学的思想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为全面改革旧教育,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学前教育新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52 教育部颁布试行的《幼儿园暂行规程》规定幼儿园院长应兼任教养员,教养员应对幼儿负全面教养的责任。从此,幼儿园教师的称谓,也就更名为像苏联那样的“教养员”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学前教育的发展

——大跃进主要表现在事业的大发展和以寄宿制为主的办园方针,过早实现学前教育的社会化和全托化,这种大起大落的教训是深刻的

——1956 内务部、教育部、卫生部发出《关于托儿所、幼儿园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在托儿所方面,统一由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幼儿园统一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

第四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学前教育的振兴

——1989 《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1990施行。

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属学校教育的预备阶段。”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使其身心和谐发

展。幼儿园同时为幼儿家长安心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便利条件”[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P327)教育工作原则]

——1989 国家教育委员会《幼儿园管理条例》于1990施行,是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 ——1981 教育部颁发《幼儿园教育纲要》体现了幼儿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形势,收托的形式更为多样和灵活:全日制幼儿园(主要收托形式);寄宿制幼儿园;幼儿学前班;混合班

——不同规格幼儿园的发展:示范性幼儿园 乡(镇)中心幼儿园 一般幼儿园

——认真开展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1978 设置“幼儿教育研究室”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幼儿教育研究机构;1979 中国教育学会幼儿教育研究会在南京成立;1987 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与湖南长沙师范学校联合出版了《学前教育研究》

附 宋庆龄的儿童教育思想和实践(P34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国学前教育史笔记(3)在线全文阅读。

中国学前教育史笔记(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7828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