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一、名词解释
1.高血压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独立性疾病,又称为原发性高血压。
2.风湿病:是一种与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其特征性病变是形成风湿性肉芽肿。
3.阿少夫小体:在心肌间质的小血管附近,风湿细胞围绕着纤维素样坏死灶聚集,其间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形成圆形或梭形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称为风湿小体或阿少夫小体。 4.向心性肥大:不伴有心腔扩大的心肌肥大称向心性肥大,多在后负荷过重的基础上发生。
二、简答题
1.简述动脉粥样硬化纤维斑块期的肉眼变化。
眼观:内膜表面出现散在不规则的隆起斑块,直径约0.3~2.5cm。初期为淡黄或黄色,后期可因胶原纤维玻璃样变而呈瓷白色。
2.动脉粥样硬化的继发性病变有哪些?
斑块内出血 斑块破裂 血栓形成 钙化 动脉瘤形成
3.何谓冠心病?其发病原因与哪些因素有关?
因冠状动脉狭窄所致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脏病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耗氧量剧增有关。
4.简述缓进型高血压病机紊乱期病变特点及临床会出现哪些症状? 机能紊乱期是高血压的早期,
基本病变为:全身细小动脉的间歇性痉挛,无血管的器质性病变。
此期可无明显临床表现,仅有血压升高,但波动大,当血压升高时患者可有头昏、头痛、失眠、易怒等症状。
5.高血压性固缩肾肉眼病变特点是什么?
双肾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质量变硬,表面呈均匀弥漫的细颗粒状。切而肾皮质变薄,皮髓质分界不清。
6.简述风湿性心肌炎的特征性病变
主要特征性病变是心肌间质小血管附近形成风湿小体,
多见于室间隔、左室后壁及左室乳头肌等处,可见间质水肿、淋巴细胞浸润,反复发作后间质内有小瘢痕形成。
7.简述风湿病的基本病变 风湿病基本病变分三期:
①变质渗出期:本期特征为结缔组织发生黏液样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 ②增生期:本期特征为风湿性肉芽肿或称风湿小结; ③纤维化期:本期特征为形成瘢痕。
8.风湿性心肌炎早期病变特点如何?
早期瓣膜肿胀,间质有黏液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 内皮细胞变性,尤以闭锁缘为重;
面向血流面的内皮细胞受到瓣膜开关的摩擦、碰撞及血流的冲击,易变性脱落,暴露内皮下胶原,激活凝血系统,形成白色血栓,又称疣状赘生物。
三、论述题
1.试述心肌炎梗死的好发部位及其病理变化
心肌梗死好发部位:最常见的是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供血区,即左室前壁、心尖部、室间隔前2/3区域,占全部心肌梗死的50%。 心肌梗死病理变化:
①肉眼观其形态学改变一般在6小时之后方可出现,是一个渐进性演变过程。 ②一般6小时后肉眼所见坏死灶呈苍白色;
③8~9小时后呈淡黄色,光镜下呈凝固性坏死的形态学改变;
④4天后梗死灶边缘出现充血、出血带,光镜下见带内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 ⑤7天后边缘开始出现肉芽组织;
⑥2~8周梗死灶可机化最终形成瘢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心血管系统疾病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