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交通工具”类与“汽车”类之间的关系属于【 D 】。
A)关联关系 B)实现关系
C)依赖关系 D)泛化(继承)关系 111.在面向对象软件方法中,“类”是【 D 】。
A)具有同类数据的对象的集合 B)具有相同操作的对象的集合 C)具有同类数据的对象的定义
D)具有同类数据和相同操作的对象的定义
112.编码(实现)阶段得到的程序段应该是【 B 】。
A)编辑完成的源程序 B)编译(或汇编)通过的可装配程序 C)可交付使用的程序 D)可运行程序 113.下列所述的测试原则中,错误的是【 D 】。
A)应设计非法输入的测试用例 B)测试用例要给出测试的预期结果
C)因维护修改程序后需回归测试 D)开发小组与测试小组合并
114.一个模块直接控制(调用)的下层模块的数目称为模块的【 B 】。
A)扇入数 B)扇出数 C)宽度 D)作用域 115.模块内部的算法设计在结构化方法的【 C 】阶段进行。
A)系统分析 B)概要设计 C)详细设计 D)编码(实现)
116.经调查,系统分析员给出有问题的初略陈述,其中部分描述如下:某商场的采购部门要求每天开出定购清单,交采购员;仓库管理员将此要还应输入系统,经库存业务(进贷或出贷)处理后输出。从这段描述可知该部分数据流图中的外部项为:【 A 】
A)采购员、仓库管理员 B)定购清单、库存业务 C)库存业务 D)定购清单、采购员 117.下列耦合度表示中,最弱的耦合形式是【 C 】。
A)特征耦合 B)公共耦合 C)数据耦合 D)数据结构
118.在结构化系统分析中,判定表和判定树常用于表达数据流图中的【 A 】。
A)加工 B)数据流 C)数据存储 D)外部项 119.全局数据结构的错误通常在【 C 】中检查。
A)单元测试 B)有效性测试 C)集成(系统)测试 D)确认测试
120.银行计算机储蓄管理信息系统中,根据客户提出的要求(如存款、取款、查询、挂失、咨询等)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的该层数据流图是【 B 】。
A)变换型 B)事务型 C)既不是A也不是B D)不一定
121.用例(Use-case)用来描述系统在事件做出响应时所采取的行动。用例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在一个“订单输入子系统”中,创建新订单和更新订单都需要检查用户帐号是否正确。那么,用例“创建新订单”、“更新订单”与用例“检查用户帐号”之
间是【 A 】关系。
A)包含(include) B)扩展(extend)
C)分类(classification) D)聚集(aggregation)
122.下列关于接口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接口是一种特殊的类
B)所有接口都是有构件型<
C)一个类可以通过实现接口从而支持接口所指定的行为 D)在程序运行的时候,其他对象不仅需要依赖于此接口,还需要知道该类对接口实现的其他信息
123.用例从用户角度描述系统的行为。用例之间可以存在一定的关系。假设在“图书馆管理系统”用例模型中,所有用户使用系统之前必须通过“身份验证”,“身份验证”可以有“密码验证”和“智能卡验证”两种方式,则“身份验证”与“密码验证”和“智能卡验证”之间是【 D 】关系。
A)关联 B)包含 C)扩展 D)泛化
二、填空题
1.软件的定义阶段包括: 问题定义 、 可行性研究 、 需求分析。
2.软件工程釆用层次化的方法,每个层次都包括 过程 、方法、 工具 三要素。 3.使用 快速 原型可以让用户更多、更早地参与需求分析过程。
4.CASE这一术语的英文是___Computer 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 ___,中文含义是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
5.软件测试用例由__测试输入数据___和___对应的预期输出结果___组成。 6.在面向对象方法学中,“方法”就是对象所能执行的【 功能 或 操作 】。 7.数据字典是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其最基本的功能是【 数据定义数据信息集合 】
8.决定软件可维护性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它们是:软件的可测试性、可修改性和【 可理解性 】。
9.在实体-关系图简称E-R图中,数据对象实体用长方形、关系用【 菱形 】、属性用椭圆表示。
10.瀑布模型是由W. Royce于1970年提出来的,瀑布模型又称为软件【 生命周期 或 生存周期 】模型。
11.一般来说,设计软件时应尽量使用数据耦合,减少控制耦合,限制外部环境耦合和公共数据耦合,杜绝【 内容耦合 】。
12.为了验证需求的正确性,一般应从四个方面进行:一致性、现实性、完整性和【 有效性 】。
13.详细描述处理过程常用三种类型的描述工具:【 图形 】、表格和语言。 14.从工程管理的角度,软件设计可分为概要设计和【 详细 】设计两个步骤。
15.流程图也称为程序框图是最常用的一种详细设计表示法,它有顺序、分支和【 循环 】三个基本控制构件。
16.软件【 可用性 或 可使用性 】是指在给定的时间点,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程序成功运行的概率。
17.UML中类与类之间的关系主要包含6种关系,分别是依赖、泛化、关联、实现、聚合、组合。
18.下图中类的名字是:__login__。类中的成员属性是:__ sName sPass __。类中的行为(方法)是:_____ checkUser()______________。
19.类A的一个操作调用类B的一个操作,且这两个类之间不存在其他关系,那么类A和类B之间是【 依赖 或 关联 】关系。
20.在类层次中,子类只继承一个父类的数据结构和方法,则称为单继承;子类继承了多个父类的数据结构和方法,则称为【 多重继承 或 多继承 】。
21.数据字典主要用来描述数据流中的数据实体以及数据元素;数据流图与数据字典共同构成系统的【 逻辑 或 需求 或 功能 】模型。
22.以详细设计说明书为输入,将该输入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翻译成计算机可以理解并最终可运行的代码的过程叫【 编码 或 编程 或 实现 】过程。
23.UML中,从用户角度描述需求通常使用 用例 图,与之配套的文档说明叫 用例描述(或用例规约) 。
24.功能模型表示变化的系统的“功能”性质,指明了系统应该“做什么”。UML提供的【 用例 或 use case 】图是进行需求分析和建立功能模型的强有力的工具。 25.软件【 可靠性 】是指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程序成功运行的概率。 26.需求分析阶段,分析人员要确定对问题的综合需求,其中最主要的是【 功能 】需求。 27.为提高可交互性,一般对所有可能造成损害的用户操作,应坚持要求用户【 确认 】,例如,提问“你确实要删除…?”。
28.用例代表一个系统或系统的一部分行为,是对一组动作序列的描述。UML中,使用 椭圆图形符号 或 椭圆 来表示。
29.用例图两个最核心的元素是 参与者 与 用例 。
30、在UML部署图中,具有计算能力的节点、能够执行软构件的节点,通常被称为 处理器节点 。
31.软件测试既是软件开发阶段的最后一个活动,又是软件质量保证的最后一项措施。
它所用的主要技术是白盒测试和【 黑盒 】测试。 32.黑盒测试又称为【 功能性测试 】,白盒测试也称为【 结构性测试 】。 33.数据流程图按照信息流的类型主要分为【 变换型 】和【 事务型 】两种。
34.软件维护的内容包括校正性维持,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 和【 预防性维护 】。 35.为了便于对照检查,测试用例应由输入数据和预期的【 输出结果 】两部分组成。 36.在结构化分析中,用于描述加工逻辑的主要工具有三种,即:结构化语言、判定表、【 判定树 】。
37.统一过程的5个核心工作流分别是需求工作流、【 分析工作流 】、设计工作流、实现工作流、测试工作流。
38.对象之间通过【 消息 】互相联系,以模拟现实世界中不同事物彼此之间的联系。
39.实体类的提取包括功能建模、【 实体类建模 】和动态建模三个迭代。
40.以详细设计说明书为输入,将该输入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翻译成计算机可以理解并最终可运行的代码的过程叫【 编码 】过程。
41.在类层次中,子类只继承一个父类的数据结构和方法,则称为单继承;子类继承了多个父类的数据结构和方法,则称为【 多重继承 】。
42.在UML中,【 组合 】表示为实心菱形,聚合表示为空心菱形。
43.统一过程的4个阶段分别是【 初始阶段 】、细化阶段、构造阶段、移交阶段。。 44.软件测试既是软件开发阶段的最后一个活动,又是软件质量保证的最后一项措施。【 白盒法 】是从被测试程序的内部逻辑入手来设计测试用例;黑盒法着重测试被测试程序的功能,而不关心内部如何实现其功能的结构,是从用户观点出发的测试。 45. 和包相比,子系统具有更丰富的语义,它能够通过 接口 对外提供行为,分组机制是包和子系统都具有的特点。
三、基本概念题
1.软件
答: 是能够完成预定功能和性能,并对相应数据进行加工的程序和描述程序及其操作
的文档。
或回答: 程序+数据+文档
2.软件工程
答: ①软件工程是开发、运行、维护和修复软件的系统方法。
②建立并使用完善的工程化原则,以较经济的手段获得能在实际机器上有效运行的可靠软件的一系列方法。
③所谓软件工程,提倡的是一种软件开发中的系统思想的具体实现,是一门科学,也被称为是软件产业中的“软”科学。
④IEEE:软件工程是开发、运行、维护和修复软件的系统方法,是一门工程
学科。
⑤软件工程即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和维护软件。
⑥软件工程是把系统的、 有序的、 可量化的方法应用到软件的开发、 运营、和维护上的过程。
以上的任一描述都正确,可酌情给分。
3.软件测试
答: 为寻找错误而运行程序的过程。 或回答:
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4.软件配置
答: ①软件配置,包括需求说明书、设计说明书和源程序清单等。
②软件生存周期各个阶段活动的产物经审批后即可称之为软件配置。 ③软件配置为软件文档和源码
以上的任一描述都正确,可酌情给分。 5.类
答: 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对象的抽象就是类。
6.什么是对象?试着列举三个现实中的例子。 答: ①对象是具有相同状态的一组操作的集合。
②对象是对问题域中某个东西的抽象,这种抽象反映了系统保存有关这个东西的信息和与它交互的能力。
③对象是对属性值和操作的封装。 ④对象是人们要进行研究的任何事物,从最简单的整数到复杂的飞机等均可看作对象,它不仅能表示具体的事物,还能表示抽象的规则、计划或事件。类的具体化就是对象,也可以说类的实例是对象。
⑤对象是某种可被人感知的事物,也可是思维\\感觉或动作所能作用的物质或精神体。
以上的任一描述都正确,可酌情给分。
举例说明:
例如:桌子.椅子.汽车等。
7.测试用例
答: ①测试用例应由输入数据和预期的输出结果两部分组成。
②测试用例是为某个特殊目标而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以便测试某个程序路径或核实是否满足某个特定需求。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6软件工程复习综合题(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